从2011年开始,《黑镜》一共推出了五季,其剧情内容主要讨论的是未来科技发达可能给人类带来的黑暗面,利用科技来挖掘人性固有缺陷的电视剧,而这正是导演的目的所在。
距离上一季剧集的推出,网友们已经等待了足足两年的时间,可以说《黑镜》第五季的回归本是众望所归,然而口碑却直线下滑,收视率差强人意。

第五季分别有三个故事:《生死搏击》、《碎片》、《瑞秋、杰克与小小阿什莉》。
三章,三个故事,相较于之前《黑镜》的暴力血腥,这季显得更加的柔和。这是Netflix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市场抉择,可艺术创作如果全靠数据指导的话,是不是意味着他已经偏离了内容创作的初心?

《黑镜》第五季,让这个系列彻底跌下了神坛,很多观众都感觉黑镜逐渐变得不那么“黑”了。
在《黑镜》第五季播出前后,“迷你黑镜”也被推出了,名为《我们今后的故事》。
《我们今后的故事》

该系列豆瓣评分7.7,超越了黑镜的第五季。

该剧只有3集,每集只有10分钟,所以整个系列才30分钟!
超级短小精悍了!
但它也胜在短小精悍!
“短片的小体量或许反而在这类高概念的科幻题材更有优势,简单解释就可以做到概念植入。”

第一集讲的是机器人变人,高科技带来的快节奏的生活,男主(人们)每天机械般地重复着起床、刷牙、选衣服穿、泡咖啡、坐地铁、洗碗(工作)、酒吧弹琴(副业)、吃晚饭、弹琴(深造专业)、看电视(娱乐)、睡觉。
但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让他偶尔也会感到孤独。孤独了怎么办呢?于是乎他买了一个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是男的,所以也非常懂男主,在机器人的帮助下,让男主成功追到了他心仪的对象。
然后男主自然就天天和女友在一起了,一起吃饭一起约会,一起出去玩。
可怜的男机器人就落单了。

于是乎,这个机器人自己去买了一个女机器人,它们像男女恋人一样交往。
可惜,女机器没有人类情感指数(只有程序设定),知道的规矩不多,于是它跌落地铁站台,被地铁撞碎了。
结局让人怀疑未来是不是机器人的世界——结果没变成人的还是不遵守人类世界的规则跨黄线。

人诞生之初,没有任何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储备,完全依靠后天的学习获得认知。
但AI机器人就不同了,诞生之初,就可以拥有(储存)大批量的知识。
第一集的机器人,似乎并没有先天的知识储存,他们都在模仿(学习)其他人。

有种沙雕蠢萌感,我想了一下,机器人最后订购一个男同伴不更好?
没想到未来还是异性恋霸权呀。
此外,机器人演得好逼真!而且第一集主演是个人很喜欢的油管音乐红人,没想到不只会搞笑,音乐踩点剪辑很6!

重点是,第一集看完真的有曾经看完《黑镜》之后那种细思极恐的感受!

第二集是一个老婆找人勾引自家老公,然后让男主生不如死的故事。
男主是已婚男子,但是他超级喜欢虚拟交友的游戏,着魔到什么程度呢?已经全然不管不顾自己的老婆孩子,并且在虚拟世界中数次出轨!
老婆气死了,于是找了一个女的,让这个女的也去玩虚拟交友,一步一步套男主上钩,然后最终把男主锁死在里面。

本来还以为是《黑镜 第五季》首集的套路,结果是完全针对现实而言——出轨后被抓包的严重后果(印象中隐隐觉得类似于《黑镜》中的某两集)。
最后这个收尾还是有出乎意料的转折。
虚拟交友不慎会被套牢!网恋需谨慎!

至于第三集,整片都在抽烟,抽烟的朋友看了的话,我就不信你们不点烟。
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健康堪忧,然后这时候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高科技药物MIST,服用了它,你可以排解压力,释放天性……
它就是你健康的选择。

但是,这个药物有极大的副作用!
副作用的话这么强烈FDA是怎么通过的?上瘾的话最后这么容易就戒掉了?所以说只要副作用不大我们借助于药物来控制心理情绪和心理健康是可以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药物其实是新型dupin,禁du公益片。既影射当下西方社会对dupin的过度宽容,又可能真的会言中未来这种电子更新dupin的趋势。

前两个故事比较有意思,第三个故事有点广告的嫌疑。
还值得说道的是,这剧演员的颜值好高啊,连个路边坐着的流浪汉都是大帅哥!

30分钟,我很快就看完了。
没有对白,时间紧凑,在音乐的加持下,剧情节奏也有明显提升。虽然道理还是黑镜那种陈词滥调,但这种表现形式比黑镜好看多了。
看完后只想吐槽黑镜第五季:看看人家十分钟不到就讲好的故事也不比你差,你非要拖到六七十分钟,是时候改变了,不能总吃老底儿啊!

from《我们今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