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EE数据库连接技术:从JDBC到Spring的实践指南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在J2EE应用程序开发中,连接数据库是一项关键任务。本文介绍了几种连接数据库的技术,包括JDBC、JNDI、DataSource、EJB、JPA、Hibernate以及Spring框架的JDBC和Data模块。每种技术根据复杂性进行了排序,从基本的JDBC开始到高级的Spring框架结束。文章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点和适用场景,帮助开发者选择适合其需求的数据库连接策略。 j2ee编程连接数据库的几种方法

1. J2EE编程与数据库连接概述

1.1 J2EE编程环境介绍

在企业级应用中,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2EE,现称为Jakarta E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平台。它提供了一系列服务、APIs和运行环境,使得开发者能够创建可伸缩、安全、多层的网络应用程序。J2EE架构支持多层服务模型,其中包括客户端层、Web层、业务逻辑层以及企业信息系统层。

1.2 数据库连接的重要性

对于J2EE应用来说,与数据库的有效连接是必不可少的。数据库存储企业数据,支持应用执行查询、更新、删除和插入数据等操作。随着数据量的增长,高效且稳定的数据连接机制变得尤为关键。直接的数据库连接允许应用程序通过标准的SQL语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1.3 J2EE数据库连接技术概览

在J2EE中,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数据库连接,包括使用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JNDI(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EJB(Enterprise JavaBeans)和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技术等。每种技术都有其适用场景和优势,它们共同构成了J2EE数据库编程的丰富工具集,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数据库访问方法。接下来的章节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实现细节。

2. JDBC在数据库连接中的应用

2.1 JDBC的基本使用方法

2.1.1 JDBC驱动的加载与连接的建立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Java语言中用于实现数据库连接和操作的一个标准应用程序接口(API)。在Java应用程序中,使用JDBC可以方便地与多种数据库进行通信,无论是关系型数据库还是非关系型数据库。使用JDBC之前,首先需要确保已经添加了合适的JDBC驱动到项目依赖中。

要开始使用JDBC,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 加载JDBC驱动: 在代码中使用 Class.forName() 方法动态加载数据库对应的JDBC驱动。这是因为Java虚拟机需要在运行时将JDBC驱动程序类加载到内存中,确保数据库连接操作可以顺利进行。

  2. 建立数据库连接: 使用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 方法建立到数据库的连接。这通常需要数据库的URL(统一资源定位符),以及用于验证连接的用户名和密码。

以下是一个使用JDBC连接MySQL数据库的基本示例代码: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public class JDBCDemo {
    static final String DB_URL = "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db";
    static final String USER = "yourusername";
    static final String PASS = "yourpasswor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nection conn = null;
        try {
            // 加载并注册JDBC驱动
            Class.forName("com.mysql.cj.jdbc.Driver");
            // 建立数据库连接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DB_URL, USER, PASS);
            // 连接成功后的操作
            System.out.println("Connected database successfully...");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Where is your JDBC driver?");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Connection failed.");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 关闭资源
            try {
                if (conn != null) conn.clos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导入了 java.sql.Connection java.sql.DriverManager java.sql.SQLException 三个类。然后通过 Class.forName() 方法加载了MySQL的JDBC驱动。接着使用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 方法建立了数据库连接。最后,我们检查了 conn 是否为 null ,如果不为 null ,则在 finally 块中关闭了数据库连接。

2.1.2 SQL语句的执行与结果集处理

一旦建立了数据库连接,接下来就可以执行SQL语句了。执行SQL语句主要涉及到三个步骤:

  1. 创建Statement对象: 通过连接对象 conn createStatement() 方法可以创建一个 Statement 实例,然后利用这个实例来执行SQL语句。

  2. 执行SQL语句并获取结果集: 可以通过 Statement 对象的 executeQuery() 方法执行查询语句,并返回一个 ResultSet 对象,该对象包含了查询的结果。对于非查询的SQL语句(如INSERT, UPDATE, DELETE),则使用 executeUpdate() 方法执行,并返回一个代表受影响行数的整数。

  3. 处理结果集: 遍历 ResultSet 对象,并从中读取数据。

下面是一个执行SQL查询的示例代码: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 ...

Connection conn = null;
Statement stmt = null;
ResultSet rs = null;
try {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DB_URL, USER, PASS);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String sql = "SELECT id, name, age FROM users";
    rs = stmt.executeQuery(sql);
    // 处理结果集
    while(rs.next()) {
        int id = rs.getInt("id");
        String name = rs.getString("name");
        int age = rs.getInt("age");
        System.out.println("ID: " + id + ", Name: " + name + ", Age: " + age);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if (rs != null) rs.close();
        if (stmt != null) stmt.close();
        if (conn != null) conn.clos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通过 createStatement() 方法创建了一个 Statement 对象。然后使用 executeQuery() 方法执行了一个查询语句,并通过 ResultSet 对象遍历了查询结果。最后,在 finally 块中关闭了所有的数据库资源。

处理SQL语句和结果集是JDBC编程的核心部分,而为了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实际开发中通常会使用 PreparedStatement 代替 Statement ,以利用预编译和参数化查询的优势。

2.2 JDBC的优势及应用挑战

2.2.1 JDBC标准化与跨数据库兼容性

JDBC作为Java的标准API,它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其标准性和跨数据库兼容性。JDBC定义了一套丰富的接口,这些接口几乎涵盖了所有数据库操作的场景,例如执行SQL语句、获取结果集、事务处理等。由于JDBC是Java的一部分,它允许Java开发者能够在不同的数据库之间迁移而不需重写大量代码。

此外,为了支持不同数据库的特性,JDBC还定义了一套驱动程序接口(Driver),它包括四类驱动:

  1. JDBC-ODBC桥驱动:这属于JDBC 1.0时代的遗留驱动,现在已经不推荐使用了。
  2. 本地API驱动:通过本地代码来实现JDBC接口,性能较好但不具备跨平台能力。
  3. JDBC网络桥驱动:将JDBC调用转换为中间件服务器上的数据库访问。
  4. 本地协议驱动:这是最常见的一类驱动,它通过Java直接与数据库通信。

跨数据库兼容性意味着,只要数据库提供JDBC驱动,Java应用程序就可以使用统一的方式与数据库交互。开发者只需要关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不必深入了解每种数据库的特殊操作。

2.2.2 连接池管理与性能优化

尽管JDBC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操作功能,但它也有许多应用挑战。其中一个主要挑战是性能问题。在Web应用和服务中,频繁地打开和关闭数据库连接将严重影响性能和资源的利用。为此,JDBC支持连接池的管理来优化性能。

连接池的基本概念是: 有一组预先建立并处于待命状态的数据库连接。当应用程序需要执行数据库操作时,可以从中取出一个连接,执行完操作后,再将连接归还给连接池,而不是直接关闭。

这种方式的优点包括:

  • 减少连接建立的时间: 因为连接已经建立好,所以获取连接的速度更快。
  • 减少资源的消耗: 避免了频繁的连接建立和销毁,减少了内存和数据库服务器的负载。
  • 管理方便: 可以通过连接池设置超时时间、最大连接数等参数来控制资源使用。

实现连接池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使用第三方库如Apache DBCP、C3P0或者HikariCP。也可以使用Java EE中提供的JNDI DataSource来实现连接池管理。

以下是一个使用C3P0连接池的配置示例:

<c3p0-config>
    <default-config>
        <property name="driverClass">com.mysql.jdbc.Driver</property>
        <property name="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b</property>
        <property name="user">username</property>
        <property name="password">password</property>

        <!-- 连接池配置 -->
        <property name="initialPoolSize">5</property>
        <property name="minPoolSize">5</property>
        <property name="maxPoolSize">20</property>
        <property name="checkoutTimeout">2000</property>
        <property name="acquireRetryAttempts">0</property>
    </default-config>
</c3p0-config>

在这个配置文件中,我们定义了数据库连接的相关信息,包括数据库URL、用户名、密码,以及连接池的一些配置参数,如初始连接数、最小连接数、最大连接数等。

2.2.3 资源泄露与异常处理的策略

资源泄露是使用JDBC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手动管理资源时,开发者需要确保在finally块中关闭所有的资源,比如 ResultSet Statement Connection 对象。为了防止遗漏关闭资源导致内存泄露,开发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使用try-with-resources语句: 自Java 7开始,引入了try-with-resources语句,使得资源管理更加方便。只要资源实现了AutoCloseable接口,就可以在try块中声明,并在try块结束后自动关闭。

  • 封装资源管理逻辑: 将关闭资源的代码封装在方法中,这样可以减少代码冗余,并且易于维护。

  • 使用连接池: 当使用连接池时,通常连接池库会负责管理连接的生命周期,因此开发者不需要担心资源泄露的问题。

异常处理也是JDBC编程中的重要环节。开发者需要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异常,包括SQL异常、连接异常等。合理地使用try-catch-finally结构来捕获和处理异常,同时在catch块中记录和处理异常信息,以便调试和维护。

下面是一个使用try-with-resources语句和try-catch结构处理异常的示例: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public class JDBCDemo {
    // ...

    public void queryDatabase() {
        String url = "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b";
        String user =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password";

        try (
            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 password);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ResultSet rs = stmt.executeQuery("SELECT * FROM users")
        ) {
            while (rs.next()) {
                // 处理查询结果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 处理可能的SQL异常
            e.printStackTrace();
        }
        // try-with-resources语句会自动关闭资源
    }
}

通过上述策略,开发者可以有效地管理JDBC资源,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3. JNDI与DataSource在数据库连接管理中的角色

在复杂的Java企业级应用中,数据库连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资源查找、分配、管理和释放等多个方面。本章将详细探讨JNDI(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和DataSource在数据库连接管理中的作用及其高级功能,以及如何通过它们实现数据库连接的优化。

3.1 JNDI在数据库查找与绑定中的应用

Java命名和目录接口(JNDI)为Java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方式来访问命名和目录服务。它支持多种命名和目录服务,包括文件系统、DNS、LDAP、数据库等。在数据库连接管理中,JNDI充当着一个中间层的角色,实现了数据库资源的统一命名和查找。

3.1.1 JNDI命名服务与资源查找

JNDI提供了一种抽象机制,通过它可以访问不同类型的命名和目录服务。在数据库连接场景中,开发者可以使用JNDI来查找和绑定数据库连接。

Context ctx = new InitialContext();
DataSource ds = (DataSource) ctx.lookup("java:comp/env/jdbc/MyDataSource");
Connection conn = ds.getConnection();

在上述代码中, InitialContext 类用于初始化JNDI命名环境。通过调用 lookup 方法,程序可以根据定义在环境中的名称查找相应的 DataSource 对象。

3.1.2 环境命名上下文的配置与使用

JNDI环境命名上下文(Environment Naming Context)是JNDI应用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开发者可以通过它来组织和管理应用程序中使用的资源。

Properties env = new Properties();
env.put(Context.INITIAL_CONTEXT_FACTORY, "com.sun.jndi.fscontext.RefFSContextFactory");
env.put(Context.PROVIDER_URL, "file:///C:/JNDIContext");
InitialContext ctx = new InitialContext(env);

在此代码块中, Properties 对象用于存储环境变量,其中包括初始化上下文工厂和提供者URL。这些设置决定了JNDI如何连接到命名服务。 InitialContext 随后利用这些参数创建命名上下文。

3.2 DataSource的高级功能与性能提升

DataSource接口是JDBC 2.0规范引入的,它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方式用于获取数据库连接。通过实现此接口,开发者可以获得连接池、事务控制等高级功能。

3.2.1 DataSource接口与连接池实现

连接池是管理数据库连接的一种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因为它减少了创建和销毁连接的开销。DataSource接口的实现通常包含了连接池的功能。

BasicDataSource dataSource = new BasicDataSource();
dataSource.set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b");
dataSource.setUsername("user");
dataSource.setPassword("password");
dataSource.setInitialSize(5);
dataSource.setMaxTotal(10);
Connection conn = dataSource.getConnection();

在此代码段中,使用了 BasicDataSource 类的实例来配置连接池。 setUrl setUsername setPassword 方法用于设置数据库连接的细节。 setInitialSize setMaxTotal 方法用于配置连接池的初始连接数和最大连接数。

3.2.2 DataSource属性的配置与优化

通过合理配置DataSource的属性,可以进一步优化数据库连接的性能。这包括设置连接超时、验证查询以及自动提交行为等。

dataSource.setConnectionProperties("oracle.net.recvTimeout=30000;oracle.net.sendTimeout=30000");
dataSource.setValidationQuery("SELECT 1 FROM DUAL");
dataSource.setDefaultAutoCommit(false);

在上面的代码中,通过 setConnectionProperties 方法设置了网络读写超时时间, setValidationQuery 方法定义了用于检查数据库连接有效性的SQL查询,而 setDefaultAutoCommit 方法则关闭了自动提交,使开发者能更好地控制事务边界。

3.2.3 应用层与服务层数据源的分离策略

为了保持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通常建议将数据源的配置放在服务层。这样,应用层就无需关心数据源的实现细节,只需要通过服务层来获取和使用数据源。

public class DatabaseService {
    private DataSource dataSource;

    public DatabaseService(DataSource dataSource) {
        this.dataSource = dataSource;
    }

    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
        return dataSource.getConnection();
    }
}

// 应用层
DatabaseService service = new DatabaseService(getDataSourceFromServiceLayer());
Connection conn = service.getConnection();

通过将数据源作为参数传递给服务层的 DatabaseService 类,应用层的代码就可以通过服务层的接口来获取和使用数据源,而不必直接依赖于数据源的实现。

为了进一步分离关注点,可以考虑使用依赖注入框架,如Spring,来管理和注入数据源对象,简化开发和测试流程。

这一章节深入解析了JNDI和DataSource在数据库连接管理中的应用和高级特性。通过JNDI实现数据库资源的查找与绑定,以及通过 DataSource 实现连接池和优化,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库操作的效率和性能。同时,本章还提供了实用的代码示例和参数说明,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数据库连接管理。随着下一章节的探讨,我们将继续深入到 EJB 和 ORM 技术,以及 Spring 框架下的数据库编程简化与高级特性,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J2EE编程与数据库连接解决方案。

4. EJB与ORM技术在数据库操作中的应用

4.1 EJB容器的数据库透明访问与事务管理

4.1.1 EJB的Session Bean与Entity Bean的介绍

EJB(Enterprise JavaBeans)是一种用于开发和部署企业级应用的组件架构,它在J2EE中扮演了核心角色。EJB容器提供了对事务、安全、生命周期和资源访问的管理。在EJB技术中,Session Beans 和 Entity Beans 是两种主要的组件类型。

  • Session Beans 代表与客户端对话的单个用户事务。它们可以是无状态的或有状态的。无状态Session Beans不需要维护客户端之间的状态,因此更易于管理。有状态Session Beans维护了客户端的状态信息,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多次方法调用之间保持状态。

  • Entity Beans 代表了数据库中的持久化数据。它们在数据库中保存其状态,并且在多个客户端之间共享。Entity Beans分为CMP(Container-Managed Persistence)和BMP(Bean-Managed Persistence)两种,前者由EJB容器管理其持久化逻辑,而后者由开发者编写代码来管理持久化逻辑。

4.1.2 容器管理的持久化与事务处理

EJB容器提供了一种机制来管理数据的持久化和事务处理,这显著简化了企业应用的开发。容器管理的持久化是指容器(EJB服务器)负责将Entity Beans的状态持久化到数据库中,开发者不需要编写特定的代码来处理数据库操作。

事务管理在EJB中也是通过容器提供的服务来实现的。EJB容器负责事务边界和传播属性的管理,支持多种事务属性,如Required、RequiresNew、Mandatory、NotSupported和Supports。通过这种方式,开发者能够确保事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EJB容器通过声明式事务管理允许开发者通过在部署描述符中指定事务属性,来控制事务的行为,而无需在业务逻辑中显式编写事务控制代码。这种做法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2 JPA与Hibernate的ORM特性

4.2.1 ORM框架的基本概念与优势

对象关系映射(Object-Relational Mapping,简称ORM)是Java领域中一种常用的数据库持久化技术,它将关系数据库中的表记录映射到Java对象中,使开发者能够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操作数据库。

ORM框架的主要优势包括:

  • 数据模型抽象 :ORM框架隐藏了SQL操作细节,使开发者能够专注于Java对象的业务逻辑。

  • 减少代码量 :通过自动生成SQL语句,开发者可以减少编写大量SQL代码的工作量。

  • 提高开发效率 :开发者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处理数据库操作,提高编码的直观性和效率。

  • 数据模型与数据库解耦 :业务逻辑代码与数据库特定细节分离,使得应用的维护和数据库的迁移变得更加容易。

4.2.2 JPA与Hibernate的核心功能与映射技术

Java持久化API(Java Persistence API,简称JPA)是Java EE 5.0规范的一部分,用于实现ORM。JPA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持久化框架,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注解或XML配置来映射Java类到数据库表。

Hibernate是一个流行的ORM框架,它实现了JPA规范,并提供额外的功能和优化。Hibernate支持以下映射技术:

  • 对象关系映射 :通过注解或配置文件,Hibernate能够将Java类映射到数据库表。

  • 查询语言 :Hibernate提供了HQL(Hibernate Query Language)和Criteria API,允许开发者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执行查询。

  • 缓存机制 :Hibernate提供了二级缓存来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提高性能。

4.2.3 ORM在业务逻辑层的应用与性能考量

在业务逻辑层使用ORM框架时,开发者应考虑以下几点来优化性能:

  • 合理配置缓存 :适当使用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可以减少数据库的访问次数,但也要注意避免脏读或缓存过时数据的问题。

  • 优化查询 :使用HQL或者Criteria API编写查询时,应避免N+1查询问题和过度复杂的数据查询。

  • 利用懒加载和急加载 :懒加载(懒惰初始化)可以在初次访问相关对象时才加载数据,以提高初始化性能;急加载(预先抓取)则在初次访问时加载相关数据,以减少后续的数据库访问。

  • 数据库事务优化 :合理安排事务的大小和范围,避免长时间的数据库锁定。

通过使用JPA和Hibernate,开发者可以在遵守最佳实践的同时实现数据库的持久化操作,同时享受到ORM框架带来的便捷和性能优势。然而,熟悉底层数据库操作和理解ORM框架的工作原理对于提升ORM应用性能至关重要。

5. Spring框架下的数据库编程简化与高级特性

5.1 Spring JDBC模块的模板类和回调机制

Spring框架为简化数据库编程提供了JDBC模块,这一模块通过模板类和回调机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操作能力。Spring JDBC模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抽象,它还提供了异常处理、资源管理和事务处理等功能。

5.1.1 Spring JDBC模板的使用与优势

Spring JDBC模块的 JdbcTemplate 是其核心组件之一,它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来执行SQL语句,并处理结果集。使用 JdbcTemplate 可以显著减少模板代码(boilerplate code),开发者无需手动管理数据库连接和资源的释放。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 JdbcTemplate 来查询用户信息: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jdbc.core.JdbcTemplat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jdbc.core.RowMapper;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JdbcTemplate jdbcTemplate;

    public UserService(JdbcTemplate jdbcTemplate) {
        this.jdbcTemplate = jdbcTemplate;
    }

    public List<User> findAllUsers() {
        return jdbcTemplate.query("SELECT * FROM users", new UserRowMapper());
    }
}

class UserRowMapper implements RowMapper<User> {
    @Override
    public User mapRow(ResultSet rs, int rowNum) throws SQLException {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Id(rs.getLong("id"));
        user.setName(rs.getString("name"));
        user.setEmail(rs.getString("email"));
        return user;
    }
}

在上面的代码中, UserService 类使用了 JdbcTemplate 来查询用户表,查询结果由 UserRowMapper 转换为 User 对象列表。使用 JdbcTemplate 的优势在于它自动关闭资源,并且对异常进行了处理,减少了样板代码,并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5.1.2 JdbcTemplate的高级特性与扩展

JdbcTemplate 提供了许多高级特性,例如批处理、命名参数的使用、自定义SQL函数等。这些特性让数据库编程更加灵活和强大。

以批处理为例,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 JdbcTemplate 进行批量插入操作: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jdbc.core.JdbcTemplate;

public class BatchUserInsertion {
    private JdbcTemplate jdbcTemplate;

    public BatchUserInsertion(JdbcTemplate jdbcTemplate) {
        this.jdbcTemplate = jdbcTemplate;
    }

    public void insertUsers(List<User> users) {
        String sql = "INSERT INTO users (name, email) VALUES (?, ?)";
        jdbcTemplate.batchUpdate(sql, new BatchPreparedStatementSetter() {
            public void setValues(PreparedStatement ps, int i) throws SQLException {
                User user = users.get(i);
                ps.setString(1, user.getName());
                ps.setString(2, user.getEmail());
            }

            public int getBatchSize() {
                return users.size();
            }
        });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 BatchPreparedStatementSetter 的匿名实现,为每个批处理中的插入操作设置具体的参数值。 JdbcTemplate 管理了所有的数据库连接细节,包括开启、提交和关闭事务。

5.1.3 自定义回调与简化错误处理

Spring JDBC还支持自定义回调接口,如 ResultSetExtractor RowCallbackHandler 等,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实现更加复杂的查询和结果处理逻辑。

为了简化错误处理,Spring为 JdbcTemplate 中的所有操作提供了错误回调接口,例如 BatchUpdateException 用于处理批量更新操作中发生的异常。

通过自定义回调和简化错误处理,Spring JDBC使开发者能够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同时避免了编写大量的模板代码和重复的异常处理逻辑。

通过上述内容,本节介绍了Spring JDBC模块提供的简化数据库编程的模板类和回调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这些高级特性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在下一节中,我们将探讨Spring Data如何通过注解查询和依赖注入来进一步简化数据库编程。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在J2EE应用程序开发中,连接数据库是一项关键任务。本文介绍了几种连接数据库的技术,包括JDBC、JNDI、DataSource、EJB、JPA、Hibernate以及Spring框架的JDBC和Data模块。每种技术根据复杂性进行了排序,从基本的JDBC开始到高级的Spring框架结束。文章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点和适用场景,帮助开发者选择适合其需求的数据库连接策略。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