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das遥感图像几何校正_遥感信息模型_第二课

970dc93d6a09fcb3134e50b13c257e5e.png

由于版权原因,第二章起无PPT,但是我闲的时候会尽力做一份好看大方美观的PPT。

遥感信息模型_第一章笔记及PPT​github.com

第一章:遥感应用预备知识

1.1.1 大气层结构和大气成分

1.大气层结构

大气的垂直分布:

5333107cf9312bef930c7019bf3f86a4.png

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是对流层平流层

2.大气成分

1)气体分子

  • 常定成分:(氮、氧、氩、微量惰性气体)
  • 可变成分:(液态和固态水、二氧化碳、臭氧)

2)气溶胶

气溶胶是悬浮于地球大气中,直径介于10-3~10微米的分子团、液态或固态粒子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分布在距地面5km以内的大气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沉降速度小。

  • 气溶胶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1. 从生命周期来看,几天到几周;影响集中在排放源附近;全球分布集中在北半球。
  2. 从时间来看,主要影响白昼的太阳辐射,而且夏季低纬度影响较大。
  3. 从与下垫面的关系,气溶胶对辐射的影响与下垫面的光学性质关系密切,可以分为海洋型、大陆乡村型、城市型等。
  4. 气溶胶数量表示为气溶胶光学厚度,也可用能见度表示;并且随时间、空间变化,一般陆地大于海洋、城市和工业大于乡村。
  5. 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浓度、组成、粒子尺度)与光学特性(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率)有不确性相关。

1.1.2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传输

1、电磁波谱

紫外:波长10nm~0.4um,监测气体污染和海面油膜污染。

可见光:0.4um~0.76um,人眼唯一能看见的波谱区,进行自然资源与环境调查。

红外:0.76um~1000um,近红外(0.76~3um)对探测植被和水体有特殊效果。热红外(3~15um)可以夜间成像,用于军事侦察、城市热岛、森林火灾等。超远红外(15~1000um),绝大部分被CO2吸收。

微波:0.1~100cm,又可分为毫米波(1-10毫米)、厘米波(10-100毫米)、分米波(0.1-1m)。 微波能穿透云雾成像,全天候工作,在测绘制图、自然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应用效果较好。

2、大气对电磁辐射传输的影响

电磁波进入大气层之后,与大气中的不同成分发生相互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气的影响(散射、吸收、反射和折射)。

※其中,散射、吸收和反射使得辐射受到衰减,被合称为大气衰减。

大气的折射则改变电磁辐射的传输方向。

2.1 散射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大气的散射主要发生在可见光波段,是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

2.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中吸收太阳与地球大气辐射能的气体主要是水汽、二氧化碳、臭氧、氧分子。

水汽: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介质。到处都是吸收带。主要的吸收带处在红外和可见光的红光部分。因此,水对红外遥感有极大的影响。

二氧化碳:吸收作用主要在红外区内,波长大于14um的超远红外波谱几乎全部被吸收。

臭氧:主要集中0.2-0.32μm,该部分完全吸收。

氧分子:有吸收作用,但吸收较弱。

2.3 反射

镜面反射、漫反射、方向反射。

反射主要发生在云层顶部,取决于云量,而且各波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尽量选择无云的天气接收遥感信号。

2.4 大气折射

折射是由于电磁波在密度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因此,大气折射与大气密度相关。密度越大折射越强。

  • 改变太阳辐射方向,不改变辐射强度。
  • 引起严重的几何误差,通过斯涅耳定律计算并有效的消除</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