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L1中,简要概述了计算摄影学的研究范围以及相机内部图像处理的流程。
本文将离开相机内部构件,将目光转移到相机是如何收集光线并在光线聚焦在CCD或者CMOs传感器上。这篇文章会针对两个简单光学成像系统加以介绍:
- 针孔相机模型
- 透镜相机模型
- 分析他们的异同点。
1. 针孔相机(Pinhole Camera) Model
针孔相机(Pinhole camera)利用小孔成像原理, 是一个不需要镜头光学成像系统。针孔相机的模型也十分简单,包括: 拍照物体(real-world object), 光栅与针孔(barrier and pinhole,相当于相机镜头), 和成像平面 (image plane, 相机传感器)。
如下图所示:

针孔相机理解有两个关键点: 针孔直径(Pinhole diameter) 和焦距(focal length)
1.1 针孔的大小
- 针孔: 相当于相机的镜头。针孔的存在限制了光线的传播路径,光线直线传播通过针孔在成像平面(image plane)上形成一个亮斑,物体在成像平面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针孔直径越大,对光的限制就越少,越多的光线会进入相机,到达image plane 上同一个点的光的入射路径不一样,从而导致相位不一致,在image plane上会形成模糊的点。当针孔直径变小,光程差会变小,在image plane上的成像会越来越清晰。换句话说,针孔的大小影响着图像的分辨率,针孔越小,成像越清晰,但由于进入相机的光线变少了,成像会变暗。反之,针孔越大,成像会变得模糊,但进入相机的光线变多,成像相对明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