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是OSI七层模型中第二层的一部分,负责在物理网络介质上传输数据帧。这一层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LLC子层提供了高层协议与不同类型的MAC子层之间的接口,它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数据链路连接,以及执行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LLC子层还处理上层数据的封装,将网络层的数据包封装成帧,并在接收端拆封这些帧,将数据传递给网络层。此外,LLC子层还提供多路复用功能,允许不同的上层协议使用同一个MAC子层。

### 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MAC子层直接与物理层交互,管理对物理介质的访问,确保多个设备能够在共享介质上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不发生冲突。在以太网中,MAC子层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机制来协调数据的发送,在全双工模式下则不需要CSMA/CD,因为每个方向上的数据流都是独立的。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
- **地址处理**:MAC子层使用硬件地址(即MAC地址)来识别网络上的设备。每个以太网设备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48位MAC地址。
- **帧的封装和解封装**:MAC子层负责在发送时将LLC层的数据封装成以太网帧,并在接收时将帧解封装,提取出LLC层的数据。
- **帧的发送和接收**:MAC子层处理帧的发送和接收,包括处理帧前导码、帧开始定界符、目的和源MAC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填充字段以及帧校验序列(FCS)。

### 数据帧结构

以太网的数据帧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前导码(Preamble)**:一系列的101010...1010位,用于接收方同步。
- **帧开始定界符(SFD)**:标志帧的开始。
- **目的MAC地址(Destination MAC)**:接收方的MAC地址。
- **源MAC地址(Source MAC)**:发送方的MAC地址。
- **类型/长度字段(Type/Length)**:指示上层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
- **数据字段(Data)**:包含上层(网络层)的负载数据。
- **填充字段(Padding)**:如果数据字段不足一定长度(通常是46字节),则用填充位填充至最小长度。
- **帧校验序列(FCS)**:循环冗余校验(CRC)值,用于检测传输错误。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通过上述机制确保数据在网络介质上的正确传输,是构建现代局域网(LAN)的关键技术之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