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闪电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是寒冷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12月1日,刘其慧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单元复习课。

01设置前置作业,让学生学起来

教师根据本单元几何知识点多、需要提高作图能力以及学生在新授中的比较薄弱的地方用心地设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复习课的前置作业。用思维导图或手抄报的形式从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对应图形、我的例子、我的提醒或疑问来整理本个单元的相关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02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说出来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学习方式,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通过组内的四人互助学习,保证所有学生学得更好,促进中间学生和后进生向上转化。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小组合作要求如下:
1.按4至1号的顺序发言。
2.认真倾听,发言完毕及时纠错补充。
3.交流完毕,举手示意。

03 展示点拨总结,让学生写下来

上台汇报的学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观察、倾听、思考、点评,在点评中进行纠正、追问、补充、完善、归纳,深化知识理解和掌握。接下来,老师带着学生们把本单元的重难点进行总结、板书、作图。

04激励评价检测,让学生做出来。

针对单元复习学生自己出题,教师设计或遴选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对学生进行检测。由于在小组汇报展示过程中,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补充、质疑的知识点多,故当堂课只做了课堂检测题,没有时间再来交流了。期待下节课精彩继续……

教学设计


各部分名称,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预设6:四边形间的关系 韦恩图和表格(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预设动画:平行四边形—梯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诶!四边形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两个特殊成员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来看一组动画。你有什么感受?平行四边形是怎么变成梯形的?平行四边形又是怎么变成三角形的?以后我们还会继续研究它们更多的知识。 2 .整理归类行成树状结构 师:诶,看着有点杂乱无章的,能不能像数学书上学习的顺序那样整理一下。生说,师摆出知识点卡,并把学生的图相对应贴上。 师:我们数学知识也可以像语文一样来分段落,如果让你来分的划分几大段?(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两大块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吗?(生说)是啊!我们从研究两条线的位置关系(线)到由线组成的两个平面图形(面)知识之间相辅相成,打好这些基础将来的学习中还会由面组成各种立体图形(体)。 介绍其他整理图,出示:倒的树状图,表格图。 ( 四)激励评价巩固——做出来 师:接下来,让我们带着新的收获,正确地理解,请你拿出随堂测一起来练一练吧 (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复习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大家不仅对如何整理一单元的知识有了了解,还在整理复习过程中对知识之间的联系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古人云“温故而知新。”


课后研思

在工作室主持人的带领下,我们对这节课进行了研讨。
复习课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之独特的功能。加强知识梳理是复习课的途径,完善认知结构是复习课的核心,有效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尝试梳理本单元相关的知识点,还要在梳理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从对图形的表象认识上升到本质特征的理解。同时为学生搭建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平台,在思辨中清晰各个知识点,并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适度拓展应用,达到熟练程度。
课堂的容量大、时间紧、内容多,课堂结构需进一步优化。重点抓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是它们都有无数条高,梯形所有的高都相等,而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应的底和高,以及四边形间的关系,使学生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在哪(有四个直角),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特殊在哪(四条边都相等)。
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画出指定底边上的高,进一步强化作图能力。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工作室的成员深深的懂得:复习课要从“点”出发,设计利于联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沿“线”梳理,抓住核心知识,设计利于整合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依“面”再探,关注基本问题,设计利于融合的问题,拓宽学生的认识视角。立“体”思考,挖掘数学文化,设计利于育人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以学生的需要为教学起点,制订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推进学习过程。通过设计有效的活动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让学生与知识对话,从学习发生、发展到知识建构,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