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那些事-理论篇-8-SAP项目中的挖坑和填坑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所有帮助的话,您的顺手点赞和转发将是对作者持续发文的重要动力,您的支持和鼓励很重要!


所有文章在公众号“MZ信息化咨询杂谈”同步更新!


郑重声明:本博客所发文章全部为原创,其他地方所看到同样文章如无授权,均为盗用!以下为本篇正文(文章是多年以来积累所写,以前主要发布于知乎,后续陆续发布到此博客):


在SAP项目实施过程中,做顾问这一行的人都熟知一个词(应该叫两个词啦),叫“挖坑”和“填坑”。


所谓“挖坑”,就是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出现了一些系统上的问题,这些问题目前不影响业务运行,不过将来业务扩展或者用户发现了,就会成为一个“坑”,就是埋下了一个“隐患”。


所谓“填坑”,就是前面的顾问做完项目撤退了,后面的顾问需要去处理前面顾问遗留的一些问题;或者说前面一个阶段的项目结束了,后期项目做推广或者深化应用、系统优化过程中需要处理前面系统设计、业务流程设计和现在方案有冲突的地方,即把前面留下的“坑”填起来。


很形象吧,所以SAP的实施顾问相互之间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在哪里哪里填坑呢”或者说“掉到坑里爬不上来了”,也会出现“这个坑挖的有点大啊”,“坑不好填啊”这样的说法。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这算是项目中自我戏谑的一种说法吧。因为项目中出现问题总是难免的,有些是因为经验所限,有些是没有注意,有些是没有想到,有些本身就是系统层面不好解决的业务问题。笔者相信绝大部分的顾问是不会故意去“挖坑”的,这涉及职业道德问题。如果在圈内,大家都知道了的话,可能在这一行就会比较难以继续工作下去。


     接下来,我们这一篇就聊聊一般常见的坑吧。

  1. 流程问题。


    这种问题看似简单,却难以解决。主要是流程问题和业务本身、部门关系、甚至和个人利益(流程讨论中一定不要忽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这对流程有重大的影响,甚至最后需要妥协)紧密关联。
    流程变化可能是因为上线后流程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在实施过程中的前期对某个流程讨论不够清楚所导致的,流程问题可大可小,这种问题要“填坑”,还是要从梳理流程开始。
    就是还是要先确定流程,并同时考虑流程对系统操作和方案的影响,如果流程变化会导致某些人员岗位职责的影响,需要提前和企业高层进行提醒并提前准备方案,流程确定后再考虑系统方案的调整。
    总的来说,流程问题并不单单是系统层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从企业实际业务本身、领导态度、部门关系、个人利益等层面综合考量为主。
     顺便简单谈几点笔者对流程的看法,第一个是关于流程是什么?企业的愿景是企业想成为什么,企业的目标是什么(短期、中期、长期),企业的使命是企业为什么存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企业的价值观是是为了实现愿景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流程应该说是属于企业价值观的部分,即个流程规定了事情怎么做。
    第二个是流程怎么设计,笔者认为流程最重要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流程的简洁,一个是流程的闭环。我们可以观察企业的流程,通常来说,可行性高的流程往往是简洁的,同时为了避免事情有头无尾,流程一定是闭环的。
    在和企业讨论流程时,我们可以把握这两点去讨论流程,去设计流程,会显得我们比较专业:)。
    第三个是流程的特殊性,每个企业在某一个流程中都会有些特殊性,或者说有一些特殊业务不能被标准流程包括。对于这些特殊流程,笔者的意见就是如果这个特殊业务偶尔发生(比如一年有个一两次,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只是认为可能发生),就随它去吧,不要花费精力去讨论它,流程能够涵盖95%左右甚至是80%-90%标准业务就可以了。如果想设计一个涵盖所有可能情况的流程,那就是自己为难自己了。这体现了在设计流程时的重要性原则。

  2. 系统配置问题。


    这种问题对于有经验的顾问来说相对容易解决,不过需要注意因为系统
    配置更改对前期单据的影响,尤其是未清单据的影响,而不是仅仅考虑对将来业务的影响。
    当然,有些核心的配置也是很难更改的,比如财务上核算的币种,控制范围的货币类型等。
    看到了吧,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还要从时空的角度来说,时间要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空间上则要考虑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
    说起来,是挺不容易的,做起来其实更不容易,在这里为我们SAP顾问点个赞!
    笔者个人经验,对于难以更改或者根本不可能更改的系统配置,直接说不行,别难为自己。如果一定要更改,务必说清楚对业务造成的影响,别到时自己背锅。

  3. 系统操作问题。


    这个层面的问题最容易解决,告诉用户应如何操作以及后续如何避免操作失误即可。适当的时候可以有些奖惩机制以提高用户的操作准确度。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顾问能做的就是这些操作问题说明原因,并注明问题对其他部门造成的影响,比如生产报工数据不准确对生产成本核算造成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要说明如何避免这类问题后续如何避免,这一点是体现顾问专业性的。也就是问题原因、问题影响、如何改进三点,这三点应体现在顾问对问题的处理中。

  4. 开发问题。


    不管是功能性开发,增强性开发,表单还是报表的开发,都需要和开发顾问一起协商解决。
    笔者认为开发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务必注意组织级别的限定以及权限的检查,以免造成大范围的影响,尤其是在很多公司都使用统一套生产系统的环境下。
    还有一点就是制定专业的、严格的开发规则,这也非常重要。
    在这里分享一个小技巧,就是开发报表是可以调用系统标准报表再进行简单取值进行开发的,这样的好处是利用标准报表为主体,风险较小,开发效率高,且容易核对,建议大家在开发报表时多多使用。


     

  5. SAP系统的Bug问题。



    到目前为止,SAP成熟的版本Bug应该说是很少的,有可能是SAP标准逻辑不支持的业务,比如据笔者所知,SAP对于委外的委托方有标准的方案,对于受托方则没有标准的方案。
    因此对于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为主的加工出口型企业,有的时候就需要在现有的标准功能基础上考虑变通的方案。
    那么这种情况下,要么我们通过开发或者变通的方案解决,要么接受SAP目前的逻辑。还有的时候SAP还是需要打note才能支持某一个点的功能,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查询note并请Basis顾问打note了。

      记得白岩松写过一本书《痛并快乐着》,在笔者看来,SAP顾问也是如此吧。人类追求快乐没错,不过如果只有快乐,没有任何痛苦,那还叫人生吗?生活的本质就是痛并快乐吧。


     的确,SAP顾问这一行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也是比较大的,需要比较好的身体和心态去完成工作。


     随着从事行业的时间越长,我们更多的需要学会从业务角度出发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从系统角度出发解决问题。


      实际上,从业多年以后,会慢慢发现,很多的事情,如果单纯用系统解决,会很难,因为业务的确是变化多端的,再厉害的系统也赶不上千变万化的业务。就


      像再厉害的画师也难以完全画出大自然的壮美,相信很多驴友都有类似的感觉,要不然怎么会有“美不胜收”这个词呢。


      但是如果通过规范业务流程或者说我们不用一定要系统覆盖所有的业务情况,而是系统能够覆盖到企业90-95%的业务,其他业务则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特殊处理我们就理解为手工处理啦),那么就会简单很多。


    说到底,系统只是个工具(就算是系统蕴含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也得是首先是认同这个思想并接受这个思想,然后使用系统去实践这个思想),我们不可能指望系统能解决企业中的所有问题,这是不切实际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信息化要上个台阶,首先还得从企业基础管理抓起。


     有句话叫做“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套用一下,SAP这个行业就是“铁打的项目流水的顾问”,顾问就在“挖坑”和“填坑”之间不断的成长!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张机立断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