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2551总线收发器芯片作用_Vector的CAN/CAN FD总线电子教程(英文翻译)

首先感谢Vector公司的分享。以下是原网址。由于原文图片有版权限制,暂只翻译文字。其实Vector制作的图片非常精良,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下。当然,后期我也会贴很多开源的图在文中,让大家便于理解。一定一定。

https://elearning.vector.com/mod/page/view.php?id=333​elearning.vector.com

为什么Vector官网有日文版和韩文版???当然我看了下韩文版翻译的也挺应付的。罢了。

注:斜体字是笔者为了大家方便理解添加的话。

2. 为何使用CAN总线 Motivation for CAN

(本小节为便于理解,有简化)

汽车电子化的大趋势下,ECU之间需要进行协调性的数据传输,最初这种数据传输是一对一的,显然这会导致密集的布线工作。于是20世纪80年代初,博世开始开发一种串行通信系统,它被命名为CAN(控制器局域网络)。

使用CAN总线之后,所有的ECU可以进行手拉手的连接,大大减少布线长度和难度。

即使在今天,CAN仍然运用在动力总成/底盘/舒适区域的ECU联网服务中。最最重要的是,CAN具有数据传输非常可靠的特点,可以满足目标使用区域的实时要求。

自从引入CAN总线以来,汽车中的复杂线束已经成为过去。CAN不仅简化了项目规划和安装,还减少了布线重量和空间要求。

3. CAN的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CAN技术自1994年以来已经形成标准化,并由四个ISO文件加以描述。ISO 11898-1描述了CAN协议。

关于数据通信参考模型(OSI),CAN协议ISO 11898-1仅涵盖数据链路层(MAC-媒体访问控制 Medium Access Control,LLC-逻辑链路控制 Logical Link Control)和物理层(PLS-物理信令 Physical Signaling)。

CAN协议ISO 11898-1以硬件实现。这部分我们叫它CAN控制器。不同的CAN控制器在处理CAN报文的方式上有所不同。这些差异表现在对象层中。带对象存储的CAN控制器(所谓的Full CAN控制器)和没有对象存储的CAN控制器(所谓的Basic CAN控制器)之间存在区别。

我理解的这个Full CAN控制器应该是集成了CAN控制器的MCU。Basic CAN控制器指SJA1000、MCP2515等外挂式CAN控制器,可用以解决选定芯片CAN口不足的问题。

ISO 11898-2和ISO 11898-3涵盖了用于OSI的两个子层:PMA(物理媒体附件,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和PMS(物理媒体规范,Physical Medium Specification)。它们描述了两个不同的CAN物理层:高速CAN物理层和低速CAN物理层。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对电压和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因为低速这个词有歧义,国内通常称呼这种默认电平不为2.5V的low-speed CAN为容错CAN,它因为能做到其中一条CAN线短路仍能正常工作而得名。

ISO 11898-3(容错CAN)允许数据速率最高可达125 kbit/s。它主要用于汽车的舒适区域。

ISO 11898-2(高速CAN)允许数据速率高达1 Mbit/s。因此,ISO 11898-2主要用于汽车的动力总成和底盘区域。

当然,有些车厂会设计多条高速CAN,而完全不使用容错CAN。

物理层的MDI(介质相关接口,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子层没有标准。CiA DS-102(CiA:CAN in Automation,不是CIA)仅建议使用特定的连接器(SUB-D9,9针接头)以及与特定的引脚分配。

比如全球通用的SUB-D9引脚中,2都代表CAN_L,7都代表CAN_H,3都代表GND。

ISO 11898-1定义了事件驱动的通信。如果总线负载较高,则可能会导致延迟,尤其是对于优先级较低的CAN报文。为了确保CAN网络中的确定性通信,可以使用ISO 11898-4协议。ISO 11898-4协议是数据链路层的扩展,为基于CAN的网络添加了时间触发通信选项。

“Standard and Implementation”图显示了ISO/OSI数据通信参考模型,CAN标准及其实现之间的关系。(该图未在此贴出,请前往原网址查看)

4.CAN网络 CAN Network

CAN总线的结构:CAN网络由许多CAN节点组成,这些节点通过物理传输介质(我们能看见的CAN总线)链接在一起。实际上,CAN网络通常基于线性拓扑,线性拓扑上连接了许多ECU(电控单元)。这些ECU通过CAN接口连接在一起。无源星形拓扑可以用作替代方案。

CAN总线的网络各个节点可以排成一字长蛇阵。

CAN的物理层: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 UTP)是应用中最常用的物理传输介质,在其上发生对称信号传输。通常,非屏蔽双绞线具有0.34

和0.6
之间的导线横截面。线路电阻应小于60mΩ。

CAN的边界条件:最大数据速率为1 Mbit / s。允许最大网络扩展约40米。在CAN网络的末端,总线终端电阻有助于防止瞬态现象(反射)。ISO 11898将CAN节点的最大数量指定为32。

5.CAN节点 CAN Node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提高,软件的数量和复杂性也在迅速增长。一些豪华车已经拥有超过1000个软件的功能。在许多总线系统中,有超过70个电控单元(ECU)同时工作。在CAN网络中执行其任务的ECU我们称之为CAN节点

在开发ECU组网的初期,CAN接口的完整实现仅涉及一个简单的CAN驱动程序 —— 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简单的硬件独立接口 —— 再搭配上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就可以了。如今,CAN接口的实现不可能没有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功能和诊断功能。同时,日益庞大、复杂的ECU软件,使得ECU的基础结构必须实现标准化。

统一的、具有一致性的软件减少了开发工作量并简化了维护工作量。它还有助于提高不同车辆平台之间以及OEM(代工)和供应商之间软件组件的复用性和互换性。

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ture)为ECU软件提供了一个参考架构。该参考架构的核心是AUTOSAR Runtime Environment(RTE),它完全将车辆网络与应用程序的软件组件分离。运行环境(RTE)以基础软件的形式为软件组件提供统一的服务。从下到上,它由三个层次组成:微控制器抽象层(Microcontroller Abstraction Layer),ECU抽象层(ECU Abstraction Layer),服务层(Service Layer)。

教程中的原图(先欠着)描述了现代CAN节点的结构。“通信服务”这个区域很有意思。AUTOSAR COM(Communication)提供标准的通信服务,诊断服务(Diagnostic COM Manager)和网络管理服务(Generic NM / CAN NM)。PDU路由器(PDU: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处理各个通信层之间的内部节点通信,并协调AUTOSAR COM,Diagnostic COM Manager和CAN TP(传输协议层)之间的通信。

6.CAN控制器 CAN Controller

想要参与CAN通信的电控单元(ECU)需要CAN接口。CAN接口包括CAN控制器CAN收发器。CAN控制器满足CAN协议规定的通信功能,大大减轻了主机的负担。

CAN收发器通过物理传输介质与CAN控制器相连接。通常,这两个组件通过光耦或者磁耦器件进行隔离,因此尽管CAN总线上的过载电压可能会损坏CAN收发器,但CAN控制器和底层主机不会损坏。

国内的CAN卡大家拆开的话都会发现这种在硬件上做的隔离,这样做即便CAN总线接了大电压,大概率只会烧毁CAN收发器,主芯片通常没问题。

在CAN网络中,CAN节点的每个发送或接收的CAN报文数量不同。发送和接收的频率也有很大差异。例如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