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金融大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完整指南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本文以花旗金融大厦为例,深入探讨建筑行业中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要素。涵盖了工程目标明确、工程进度详尽规划、资源合理分配、安全质量控制、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沟通协调流程。通过这个案例,读者可以掌握从项目启动到竣工全过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要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花旗金融大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 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目标明确

在任何项目管理过程中,明确的工程目标是成功的基础。它不仅是项目启动和规划的前提,也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指导方针。为了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有效性,我们需要首先对工程目标进行明确的设定。

1.1 工程目标的设定原则

工程目标应当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测量(Measurable)、可达成(Achievable)、相关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这意味着目标要清晰具体、量化可评估、可实际完成、与项目总体目标相关联,并且有明确的完成时间框架。

1.2 如何明确工程目标

为确保工程目标的明确性,组织者需要与各相关部门合作,通过会议讨论和专家咨询等方式,细化项目的范围、规模、成本、时间、质量和技术等关键因素。同时,必须考虑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等因素,以确保目标的实现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

通过上述步骤,工程目标将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接下来的工程进度规划、资源分配、安全质量控制、环境保护和沟通协调等方面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2. 工程进度的详尽规划

工程进度规划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确保了施工活动按计划进行,通过时间的控制来合理分配资源,最终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制定和控制工程进度计划,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2.1 工程进度计划的制定

工程进度计划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时间安排的蓝图。它将整个工程分解为许多较小的任务,并为每个任务分配时间资源。正确和高效的进度计划制定可以显著提升工程效率和质量,降低资源浪费。

2.1.1 工程进度计划的重要性

进度计划不仅影响施工成本和质量,还关系到项目能否按期完成。一个详尽的进度计划可以帮助项目管理团队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进度计划的细节性、透明性和可操作性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2.1.2 制定工程进度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制定工程进度计划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工程分解:将整个工程拆分成多个小任务或工作包,并明确每个任务的目标、输入和输出。
  2. 任务排序:确定各个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依赖性。
  3. 估算时间:为每个任务估算完成所需的时间,并考虑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4. 制作时间表:使用如甘特图(Gantt Chart)等工具,将任务和时间映射到时间表上。
  5. 分配资源:依据任务的时间表,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材料和设备。
  6. 调整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计划的实际可执行性。
gantt
    title 工程进度计划示例
    dateFormat  YYYY-MM-DD
    section 设计阶段
    设计工作    :done, des1, 2023-01-01, 30d
    审核批准    :active, des2, after des1, 10d
    section 施工阶段
    土建施工    :crit, active, constr1, after des2, 60d
    结构建设    :crit, constr2, after constr1, 30d
    安装设备    :constr3, after constr2, 20d
    section 完工阶段
    项目完工    :milestone, done, w1, after constr3, 10d
    竣工验收    :active, w2, after w1, 15d

代码逻辑解读: - 上述甘特图代码使用了Mermaid语法,展示了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进度规划。 - 每个阶段(例如设计、施工、完工)包含了具体的工作任务(例如设计工作、土建施工)。 - 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例如审核批准发生在设计工作之后)通过 after 关键字表示。 - crit 关键字标记了关键任务,表示这些任务对整个工程进度有决定性影响。 - 这个进度计划的甘特图可以帮助项目管理团队直观地监控和调整工程进度。

2.2 工程进度的控制和调整

即使是最精心的计划也可能遇到不可预见的事件,这时候就需要对进度进行控制和调整,以确保项目目标不受影响。

2.2.1 工程进度的监控方法

工程进度的监控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实时跟踪:通过周报、月报和现场监督,获取实时的进度信息。
  2. 比较计划与实际: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存在偏差。
  3. 识别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如资源不足、技术问题等。
  4. 纠正措施: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确保工程按照计划进行。

2.2.2 工程进度的调整策略

进度调整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优先级重新排序:调整任务的执行顺序,优先完成关键路径上的任务。
  2. 资源重新分配:根据实际情况和任务优先级,调整资源分配。
  3. 工期延长:如果不可避免地需要延长工期,需及时通知所有相关方并进行协商。
  4. 制定应急计划:为可能出现的问题预留时间,当问题发生时,可以迅速启动应急措施。

以上各章节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对工程进度详尽规划的全面覆盖。通过科学的规划方法和有效的进度控制,工程管理者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工程目标的圆满完成。

3. 人力资源、材料设备和资金预算的合理分配

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材料设备和资金预算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这一章节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关键资源的管理策略。

3.1 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

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活跃和多变的因素。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是项目成功的核心。本小节将分析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并介绍招聘和培训的最佳实践。

3.1.1 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规划人力资源首先要确定项目的人员需求,包括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和数量。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岗位类型涵盖技术、行政、后勤等多个领域。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效率原则 :根据项目需求合理安排人员,避免人浮于事或人手不足。
  • 适应性原则 :人力资源的配置应适应项目进度和工作强度的变化。
  • 成本控制原则 :合理规划人员结构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保证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方法有:

  • 岗位分析 :分析各岗位职责、技能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
  • 需求预测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项目特点预测人员需求。
  • 招募计划 :制定招聘时间表、来源和选拔标准。
  • 培训与发展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

3.1.2 人力资源的招聘和培训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招聘过程需要考虑候选人的技能、经验、团队合作能力和文化适应性等多个方面。有效的招聘策略包括:

  • 多渠道招聘 :利用网络平台、招聘会、内部推荐等多种途径。
  • 结构化面试 :采用标准化的问题和评分体系,保证招聘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 背景调查 :对候选人进行背景调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员工培训是保持团队竞争力和项目效率的关键。培训计划应该包括:

  • 入职培训 :为新员工提供公司文化和项目知识介绍。
  • 在职培训 :根据项目需求提供技能提升和职业资格认证。
  • 领导力培训 :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

3.2 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

材料设备采购的效率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和成本。合理的采购策略和精细化的管理方法能够确保材料设备的及时供应和最佳使用。

3.2.1 材料设备采购的策略和方法

采购策略应基于项目需求、预算和供应商能力制定。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策略和方法:

  • 成本效益分析 :对不同供应商的成本、交货时间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 批量采购与供应商合作 :通过批量采购降低成本,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和服务。
  • 及时采购 :避免过多库存和资金占用,实现按需采购。

采购流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下:

| 问题 | 解决方案 | |-------------|---------------------------------------------| | 供应不稳定 | 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 | 材料质量不达标 | 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 | | 物流延迟 | 合理安排运输计划,选择多个物流方案备选。 |

3.2.2 材料设备的存储和维护

材料设备的存储和维护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存储策略包括:

  • 分区域管理 :不同类型的材料设备应放在不同的仓库区域。
  • 标签系统 :对所有材料设备进行标签管理,记录入库时间、来源和使用状态。
  • 定期盘点 :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确保记录与实际相符。

对于设备的维护,需要建立以下制度:

  • 定期检查 :定期对设备进行功能和安全检查。
  • 预防性维护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维护计划,预防故障。
  • 故障应急处理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以减少故障对项目的影响。

3.3 资金预算的编制和控制

资金是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血脉。资金预算的编制和控制对整个项目的经济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3.1 资金预算的编制方法

资金预算的编制需要依据项目的整体计划和各个阶段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制过程中,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 直接成本 :包括材料、人工、设备使用等与项目直接相关的支出。
  • 间接成本 :管理费用、临时设施费用、保险费等与项目间接相关的支出。
  • 风险预备金 :为应对不可预见事件而设置的备用金。

资金预算编制步骤包括:

  1. 成本估算 :详细计算每个工作单元的成本。
  2. 编制预算表 :按照项目阶段和成本类型编制预算。
  3. 审核和批准 :预算草案需经过项目管理层的审核和批准。

3.3.2 资金的使用和控制

资金的使用和控制需要严格的财务管理措施。为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

  • 成本核算 :建立严格的成本核算制度,确保每一笔支出都有记录和凭证。
  • 资金流动监控 :实时监控资金流动情况,分析资金使用效率。
  • 成本控制 :通过成本分析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控制项目成本。

资金控制流程可以使用以下示例流程图进行展示:

graph LR
    A[开始] --> B[编制资金预算]
    B --> C[提交审批]
    C --> D[审批通过]
    D --> E[执行资金支出]
    E --> F[成本核算]
    F --> G[资金流动监控]
    G -->|发现问题| H[调整策略]
    G -->|一切正常| I[继续执行]
    H --> I
    I --> J[资金使用报告]
    J --> K[结束]

通过对资金的合理预算编制和有效控制,项目管理者可以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财务目标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风险。

在人力资源、材料设备和资金预算管理方面,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将有助于提升施工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下一章我们将探讨施工项目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策略,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和质量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4. 安全与质量控制策略

安全与质量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完成以及企业的声誉。本章将对安全与质量控制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4.1 安全控制策略

安全控制是预防事故发生和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实施有效的安全控制策略,需要从风险识别到监督实施的各个环节入手。

4.1.1 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它涉及到对施工过程中潜在危险的识别和对危险程度的评估。安全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识别和评估:

  1. 危险源辨识 :全面识别施工过程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化学品、恶劣天气等。
  2. 风险评估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
  3. 风险分类 :将风险分为可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对不可接受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在实施风险评估时,常用的工具包括风险矩阵(见表4-1)。风险矩阵能够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flowchart LR
    A[风险辨识] --> B[风险评估]
    B --> C[风险分类]
    C --> D[制定控制措施]
    style D fill:#f9f,stroke:#333,stroke-width:4px

4.1.2 安全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

在安全风险评估之后,关键是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 安全培训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安全制度的建立 :建立并完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安全标准。
  3. 安全检查和监督 :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安全检查表示例: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负责人 |
| ---- | -------------- | -------------------------------------- | ------ |
| 1    | 个人防护设备   | 所有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 安全员 |
| 2    | 机械设备安全   | 所有机械设备是否定期维护和检查         | 维修员 |
| ...  | ...            | ...                                    | ...    |

4.2 质量控制策略

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符合预定标准和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环节。质量控制需要从质量标准的制定到质量问题处理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

4.2.1 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质量标准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它的制定需要结合国家规范、行业标准以及项目特定要求。以下是质量标准制定的步骤:

  1. 需求分析 :分析项目需求,确定质量目标。
  2. 标准制定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3. 执行与监督 :确保所有施工活动都符合质量标准,实施质量监督。

质量标准的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借助质量检测工具(如随机抽样检查、质检报告)来确保施工质量。

4.2.2 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改进

质量问题的处理应遵循以下步骤:

  1. 问题识别 :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2. 原因分析 :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3. 处理措施 :根据问题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4. 效果验证 :实施处理措施后,验证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5. 持续改进 :将处理经验转化为预防措施,防止同类质量问题再次发生。
一个质量问题处理的流程图如下:

```mermaid
flowchart LR
    A[问题识别] --> B[原因分析]
    B --> C[处理措施]
    C --> D[效果验证]
    D --> E[持续改进]

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是一个循环过程,需要不断地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评价和调整,以确保施工质量不断提升。

通过上述措施,施工项目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同时,达成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环境保护措施和绿色建筑标准

5.1 环境保护措施

5.1.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目标

环境保护是现代工程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对于建筑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上,更在于通过有效的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项目可持续性,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环境保护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减少建筑废料的产生、控制施工扬尘和噪声、节能减排以及保护施工现场的生态多样性。实现这些目标能够帮助施工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能降低因环境污染带来的潜在经济风险和法律责任。

5.1.2 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监督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施工项目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和监督方法的展示:

措施实施:

  1. 施工现场的封闭管理 :通过安装围挡和隔音屏减少扬尘和噪音的扩散。
  2. 材料堆放的规范管理 :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区域,定期洒水保持扬尘在控制范围内。
  3. 废弃物的分类处理 :对施工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并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
  4. 清洁能源的使用 :在可行的情况下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5. 水土保持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壤不被雨水侵蚀,并减少地面径流。

监督方法:

  1. 定期检查 :制定检查计划,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 使用环保监测设备 :应用噪声监测器、扬尘监测器等设备实时监控环境参数。
  3. 环保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4. 环境影响评估 :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环保措施。
  5. 第三方审核 :引入第三方审核机构对施工现场的环保措施进行审核。

5.1.3 示例代码块

以下是一段模拟施工现场环境监测的代码块,该代码能够模拟收集施工现场的噪声和扬尘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中。

import random
import time

# 假设这是一个模拟环境监测的函数
def simulate_environmental_monitoring():
    # 模拟噪声监测值(分贝)
    noise_level = random.uniform(50, 100)
    # 模拟扬尘监测值(微克/立方米)
    dust_level = random.uniform(50, 200)
    # 将监测结果存储到数据库中(模拟)
    database_store(noise_level, dust_level)

# 模拟数据库存储函数
def database_store(noise_level, dust_level):
    print(f"噪声水平: {noise_level} dB, 扬尘水平: {dust_level} µg/m³")
    # 这里可以添加实际的数据库存储逻辑

# 模拟监测过程
while True:
    simulate_environmental_monitoring()
    time.sleep(3600)  # 每小时进行一次模拟监测

参数说明: - simulate_environmental_monitoring 函数模拟了环境监测过程,它会随机生成噪声和扬尘数据。 - database_store 函数模拟了数据库存储过程,将生成的监测数据打印出来。 - 循环中的 time.sleep(3600) 代表每小时执行一次模拟的监测。

5.1.4 环境保护的优化方式

环境保护措施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和环境条件进行优化调整。比如,不同地区的环保要求不尽相同,需要定制化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创新来提高措施的效率和效果。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或者研发新型环保材料等。

5.2 绿色建筑标准

5.2.1 绿色建筑的定义和标准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高效利用资源(如水、能源、材料等),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标准则是一系列针对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指标。

这些标准不仅包括了建筑的能效表现,还涵盖了室内空气质量、水资源利用、土地使用、材料选择和废物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达到这些标准,绿色建筑有助于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质量。

5.2.2 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方法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绿色建筑的方法涉及到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 能源效率 :设计高效的建筑外壳和系统,降低能源消耗,采用可再生能源。
  2. 水资源管理 :合理规划水资源的使用和回收,如雨水收集系统和灰水处理系统。
  3. 材料选择 :优选环境影响小、可回收或可再生的材料。
  4. 室内环境质量 :确保室内通风良好,使用低排放的建筑材料和家具。
  5. 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污染和废物产生。

5.2.3 表格展示

下面是一个示例表格,展示了绿色建筑标准中的一些关键性能指标(KPIs):

| 性能指标 | 要求描述 | 监测方法 | | ------------ | ------------------------------------------------------ | -------------------------------------------------- | | 能效标准 | 建筑整体能源使用比基准建筑减少 30% 或以上 | 能源使用记录、审计报告 | | 室内空气品质 | CO2浓度控制在1000ppm以下,甲醛等有害物质浓度符合标准 | 室内空气品质测试、传感器监测 | | 水资源利用 | 室内水使用量比传统建筑减少 20% 或以上 | 水表记录、水资源审计 | | 材料使用 | 至少50%的建筑材料为环保材料 | 材料采购记录、环保材料认证报告 | | 废物管理 | 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至少达到 50% | 废物分类记录、回收率计算 |

通过实现上述KPIs,可以确保建筑项目符合绿色建筑的国际标准,如LEED、BREEAM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的环境效益,还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通过本章节的介绍,我们深入理解了环境保护措施和绿色建筑标准在现代施工项目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下一章节,我们将探讨沟通与协调流程的重要性及其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6. 沟通与协调流程的重要性

6.1 沟通流程的设计和实施

6.1.1 沟通流程的重要性

沟通是任何项目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尤其是对于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有效的沟通流程可以确保信息在所有项目参与方之间顺畅流通。这不仅仅包括从项目经理到一线工人的信息传递,也涵盖了承包商、供应商、监管机构以及客户等多方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清晰的沟通流程,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一个良好的沟通流程可以保证关键信息的及时更新,让各利益相关者可以实时获取到项目的最新进展。此外,沟通流程还有助于建立和维护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尊重,这对于团队合作和士气都是极其重要的。

6.1.2 设计和实施有效沟通流程的方法

设计一个有效的沟通流程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 识别沟通需求: 首先,项目团队需要识别所有项目利益相关者,并明确他们的信息需求。这包括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类型的信息、信息的频率、信息的详细程度以及沟通的最佳方式。

  • 确定沟通方式: 沟通可以通过会议、电子邮件、项目管理软件、报告、直接对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型和受众的不同,应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 制定沟通计划: 沟通计划应详细说明何时、如何、向谁传递信息。计划应包括沟通频率、格式、负责人和受众。

  • 建立反馈机制: 反馈是沟通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团队应该建立明确的反馈渠道和流程,确保信息接收者可以方便地提供反馈。

  • 培训与指导: 确保所有团队成员理解沟通流程的重要性,并熟悉所采用的沟通工具和方法。

  • 监督和调整: 定期监督沟通流程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持续改进沟通流程是保持项目成功的重要部分。

6.2 协调流程的构建和优化

6.2.1 协调流程的作用和重要性

协调流程在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协调可以涉及到资源分配、工作计划、任务优先级以及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等多个方面。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和变化是常态,有效的协调流程可以确保项目团队能够迅速响应这些变化,调整计划以保持项目目标的达成。

协调流程的作用在于:

  • 提高效率: 通过优化资源分配和工作流程,协调流程可以减少浪费,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 促进团队合作: 协调流程有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

  • 防止冲突: 良好的协调机制可以帮助预防和及时解决潜在的冲突,维持项目平稳进行。

6.2.2 构建和优化协调流程的策略和方法

构建和优化协调流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

  • 明确角色和责任: 为项目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分配清晰的角色和责任,确保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职责范围。

  • 建立统一的协调平台: 利用项目管理软件等工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平台,所有项目相关的更新和变更都能在此平台上进行记录和共享。

  • 定期协调会议: 安排定期的协调会议,确保团队成员之间有规律的交流和讨论。这些会议应高效且针对性强。

  • 灵活调整: 制定的协调流程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在遇到项目延期、资源短缺等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调整。

  • 持续改进: 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团队成员关于协调流程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断对流程进行优化。

通过构建一个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流程,项目团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高效和灵活,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本文以花旗金融大厦为例,深入探讨建筑行业中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要素。涵盖了工程目标明确、工程进度详尽规划、资源合理分配、安全质量控制、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沟通协调流程。通过这个案例,读者可以掌握从项目启动到竣工全过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要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