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零:Java基础

java基础面试


一:基础面试

1. 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区别

面向过程:
1)优点: 性能比面向对象高,因为类调用时需要实例化,开销比较大,比较消耗资源。而单片机、嵌入式开发、linux/unux 等一般采用面向过程开发,性能是很重要因素
2)缺点:没有面向对象以维护,易复用,易扩展。
面向对象
1)优点: 易维护、易复用、易扩展,由于面向对象有封装、继承、多态性的特
性,可以设计出低耦合的系统,使系统更加灵活、更加易于维护。
2)缺点:性能低。

2. JDK>JRE>JVM

  • JDK: Java Development Kit,Java开发工具包,提供了Java的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
    包含了编译Java源文件的编译器Javac,还有调试和分析的工具。
  • JRE: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ava运行环境,包含Java虚拟机及一些基础类库
  • JVM: 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提供执行字节码文件的能力
    所以,如果只是运行Java程序,只需要安装JRE即可。
    另外注意,JVM是实现Java跨平台的核心,但JVM本身并不是跨平台的,
    不同的平台需要安装不同的JVM
  • .class->机器码 这一步。在这一步 jvm 类加载器首先加载字节码文件,然后通过解释器逐行解释执行,这种方式的执行速度会相对比较慢。而且,有些方法和代码块是经常需要被调用的,也就是所谓的热点代码,所以后面引进了 JIT 编译器。
  • JIT 属于运行时编译。当 JIT 编译器完成第一次编译后,其会将字节码对应的机器码保存下来,下次可以直接使用。而我们知道,机器码的运行效率肯定是高于 Java 解释器的。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经常会说 Java 是编译与解释共存的语言。
  • HotSpot 采用了惰性评估(Lazy Evaluation)的做法,根据二八定律,消耗大部分
    系统资源的只有那一小部分的代码(热点代码),而这也就是 JIT 所需要编译
    的部分。JVM 会根据代码每次被执行的情况收集信息并相应地做出一些优化,
    因此执行的次数越多,它的速度就越快。
  • JDK 9 引入了一种新的编译模式AOT(Ahead of Time Compilation),它是直接将字节码编译成机器码,这样就避免了 JIT 预热等各方面的开销。JDK 支持分层编译和 AOT 协作使用。但是 ,AOT 编译器的编译质量是肯定比不上 JIT 编译器的。

总结:Java 虚拟机(JVM)是运行 Java 字节码的虚拟机。JVM 有针对不同系
统的特定实现(Windows,Linux,macOS),目的是使用相同的字节码,它们
都会给出相同的结果。字节码和不同系统的 JVM 实现是 Java 语言“一次编
译,随处可以运行”的关键所在。

3. Java和C++区别

  • 都是面向对象的语言,都支持封装、继承和多态
  • Java 不提供指针来直接访问内存,程序内存更加安全
  • Java 的类是单继承的,C++ 支持多重继承;虽然 Java 的类不可以多
    继承,但是接口可以多继承。
  • Java 有自动内存管理机制,不需要程序员手动释放无用内存

4. Java 程序的主类、应用程序和小程序的主类

一个程序中可以有多个类,但只能有一个类是主类。在 Java 应用程序中,这
个主类是指包含 main()方法的类。而在 Java 小程序中,这个主类是一个继
承自系统类 JApplet 或 Applet 的子类。应用程序的主类不一定要求是 public
类,但小程序的主类要求必须是 public 类。主类是 Java 程序执行的入口点。

5. Java 应用程序与小程序之间有那些差别

应用程序是从主线程启动(也就是 main() 方法)。applet 小程序没有
main 方法,主要是嵌在浏览器页面上运行(调用 init()线程或者 run()来启动),嵌
入浏览器这点跟 flash 的小游戏类似。

6. 字符型常量和字符串常量的区别

  1. 形式上: 字符常量是单引号引起的一个字符 字符串常量是双引号引起的
    若干个字符
  2. 含义上: 字符常量相当于一个整形值( ASCII 值),可以参加表达式运算 ,字
    符串常量代表一个地址值(该字符串在内存中存放位置)
  3. 占内存大小 :字符常量只占 2 个字节 ,字符串常量占若干个字节(至少一个
    字符结束标志) (注意: char 在 Java 中占两个字节)

7. 构造器 Constructor 是否可被 override

继承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父类的私有属性和构造方法并不能被继承,所以
Constructor 也就不能被 override(重写),但是可以 overload(重载),所以
你可以看到一个类中有多个构造函数的情况。

8. 重载和重写的区别

重载:发生在同一个类中,方法名必须相同,参数类型不同、个数不同、顺序
不同,方法返回值和访问修饰符可以不同,发生在编译时。
重写:发生在父子类中,方法名、参数列表必须相同,返回值范围小于等于父
类,抛出的异常范围小于等于父类,访问修饰符范围大于等于父类;如果父类
方法访问修饰符为 private 则子类就不能重写该方法。

9. Java 面向对象编程三大特性: 封装 继承 多态

封装
封装把一个对象的属性私有化,同时提供一些可以被外界访问的属性的方法,
如果属性不想被外界访问,我们大可不必提供方法给外界访问。但是如果一个
类没有提供给外界访问的方法,那么这个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继承
继承是使用已存在的类的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类的技术,新类的定义可以增加
新的数据或新的功能,也可以用父类的功能,但不能选择性地继承父类。通过
使用继承我们能够非常方便地复用以前的代码。

  1. 子类拥有父类非 private 的属性和方法。
  2. 子类可以拥有自己属性和方法,即子类可以对父类进行扩展。
  3. 子类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父类的方法。(以后介绍)。

多态
所谓多态就是指程序中定义的引用变量所指向的具体类型和通过该引用变量发
出的方法调用在编程时并不确定,而是在程序运行期间才确定,即一个引用变
量倒底会指向哪个类的实例对象,该引用变量发出的方法调用到底是哪个类中
实现的方法,必须在由程序运行期间才能决定。
在 Java 中有两种形式可以实现多态:继承(多个子类对同一方法的重写)和接
口(实现接口并覆盖接口中同一方法)。

9. String StringBuffer 和 StringBuilder 的区别是什么 String 为什么是不可变

String 类中使用 final 关键字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private
final char value[],所以 String 对象是不可变的。
StringBuilder 与StringBuffer 都继承自 AbstractStringBuilder 类,在 AbstractStringBuilder 中
也是使用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 char[] value 但是没有用 final 关键字修饰,所以这两种对象都是可变的。
线程安全性
String 中的对象是不可变的,也就可以理解为常量,线程安全。

AbstractStringBuilder 是 StringBuilder 与 StringBuffer 的公共父类,定义了一些字符串的基本操作,如 expandCapacity、append、insert、indexOf 等公共方法。
StringBuffer 对方法加了同步锁或者对调用的方法加了同步锁,所以是线程安全的。
StringBuilder 并没有对方法进行加同步锁,所以是非线程安全的。

性能
每次对 String 类型进行改变的时候,都会生成一个新的 String 对象,然后将指针指向新的 String 对象。
StringBuffer 每次都会对 StringBuffer 对象本身进行操作,而不是生成新的对象并改变对象引用。相同情况下使用StringBuilder 相比使用 StringBuffer 仅能获得 10%~15% 左右的性能提升,但却要冒多线程不安全的风险。

  1. 操作少量的数据 = String
  2. 单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下操作大量数据 = StringBuilder
  3. 多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下操作大量数据 = StringBuffer

10.自动装箱与拆箱

基本类型终究不是对象,往重了说不满足面向对象的开发思想,往轻了说就是使用不方便
装箱:将基本类型用它们对应的引用类型包装起来;
拆箱:将包装类型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

11. Java 中定义一个不做事且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的作用

Java 程序在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之前,如果没有用 super() 来调用父类特定的构造方法,则会调用父类中“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因此,如果父类中只定义了有参数的构造方法,而在子类的构造方法中又没有用 super() 来调用父类中特定的构造方法,则编译时将发生错误,因为 Java 程序在父类中找不到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可供执行。解决办法是在父类里加上一个不做事且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

12. 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是什么

  1. 接口的方法默认是 public,所有方法在接口中不能有实现(Java 8 开始接口方法可以有默认实现),抽象类可以有非抽象的方法
  2. 接口中的实例变量默认是 final 类型的,而抽象类中则不一定
  3. 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最多只能实现一个抽象类
  4. 一个类实现接口的话要实现接口的所有方法,而抽象类不一定
  5. 接口不能用 new 实例化,但可以声明,但是必须引用一个实现该接口的对象。 从设计层面来说,抽象是对类的抽象,是一种模板设计,接口是行为的抽象,是一种行为的规范。

13. 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的区别有那些

  1. 从语法形式上,看成员变量是属于类的,而局部变量是在方法中定义的变量或是方法的参数;成员变量可以被 public,private,static 等修饰符所修饰,而局部变量不能被访问控制修饰符及 static 所修饰;但是,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都能被 final 所修饰;
  2. 从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来看,成员变量是对象的一部分,而对象存在于堆内存,局部变量存在于栈内存
  3. 从变量在内存中的生存时间上看,成员变量是对象的一部分,它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存在,而局部变量随着方法的调用而自动消失。
  4. 成员变量如果没有被赋初值,则会自动以类型的默认值而赋值(一种情况例外被 final 修饰的成员变量也必须显示地赋值);而局部变量则不会自动赋值。

14. 创建一个对象用什么运算符?对象实体与对象引用有何不同?

new 运算符,new 创建对象实例(对象实例在堆内存中),对象引用指向对象实例(对象引用存放在栈内存中)。一个对象引用可以指向 0 个或 1 个对象(一根绳子可以不系气球,也可以系一个气球);一个对象可以有 n 个引用指向它(可以用 n 条绳子系住一个气球)。多对多

15. 什么是方法的返回值?返回值在类的方法里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的返回值是指我们获取到的某个方法体中的代码执行后产生的结果!(前提是该方法可能产生结果)。返回值的作用:接收出结果,使得它可以用于其他的操作!

16. 一个类的构造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若一个类没有声明构造方法,该程序能正确执行吗 ?为什么?

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类对象的初始化工作。可以执行。因为一个类即使没有声明构造方法也会有默认的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17. 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有何不同

  1. 在外部调用静态方法时,可以使用"类名.方法名"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对象名.方法名"的方式。而实例方法只有后面这种方式。也就是说,调用静态方法可以无需创建对象。
  2. 静态方法在访问本类的成员时,只允许访问静态成员(即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方法),而不允许访问实例成员变量和实例方法;实例方法则无此限制。

16. == 与 equals(重要)

  • == : 它的作用是判断两个对象的地址是不是相等。即,判断两个对象是不是同一个对象。(基本数据类型 ==比较的是值,引用数据类型 == 比较的是内存地址)
  • equals() : 它的作用也是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但它一般有两种使用情况:
    1)情况 1:类没有覆盖 equals() 方法。则通过 equals() 比较该类的两个对象时,等价于通过“==”比较这两个对象。
    2)情况 2:类覆盖了 equals() 方法。一般,我们都覆盖 equals() 方法来两个对象的内容相等;若它们的内容相等,则返回 true (即,认为这两个对象相等)。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a = new String("ab"); // a 为一个引用
 String b = new String("ab"); // b 为另一个引用,对象的内容一样
 String aa = "ab"; // 放在常量池中
 String bb = "ab"; // 从常量池中查找
 if (aa == bb) // true 
 System.out.println("aa==bb");
 if (a == b) // false,非同一对象
 System.out.println("a==b");
 if (a.equals(b)) // true
 System.out.println("aEQb");
 if (42 == 42.0) { // true
 System.out.println("true");
 }
 } }
  • String 中的 equals 方法是被重写过的,因为 object 的 equals 方法是
    比较的对象的内存地址,而 String 的 equals 方法比较的是对象的值。
  • 当创建 String 类型的对象时,虚拟机会在常量池中查找有没有已经存
    在的值和要创建的值相同的对象,如果有就把它赋给当前引用。如果没
    有就在常量池中重新创建一个 String 对象。

17. hashCode 与 equals(重要)

“你重写过 hashcode 和 equals 么,为什么重写 equals时必须重写 hashCode 方法?”
hashCode()介绍
hashCode() 的作用是获取哈希码,也称为散列码;它实际上是返回一个 int 整数。这个哈希码的作用是确定该对象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hashCode() 定义在 JDK 的 Object.java 中,这就意味着 Java 中的任何类都包含有 hashCode() 函数。散列表存储的是键值对(key-value),它的特点是:能根据“键”快速的检索出对应的“值”。这其中就利用到了散列码!(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对象)
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我们以“HashSet 如何检查重复”为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当你把对象加入 HashSet 时,HashSet 会先计算对象的 hashcode 值来判断对象加入的位置,同时也会与其他已经加入的对象的 hashcode 值作比较,如果没有相符的 hashcode,HashSet 会假设对象没有重复出现。但是如果发现有相同 hashcode 值的对象,这时会调用 equals()方法来检查 hashcode 相等的对象是否真的相同。如果两者相同,HashSet 就不会让其加入操作成功。
如果不同的话,就会重新散列到其他位置。(摘自我的 Java 启蒙书《Headfirst java》第二版)。这样我们就大大减少了 equals 的次数,相应就大大提高了执行速度。
hashCode()与 equals()的相关规定

  1. 如果两个对象相等,则 hashcode 一定也是相同的
  2. 两个对象相等,对两个对象分别调用 equals 方法都返回 true
  3. 两个对象有相同的 hashcode 值,它们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4. 因此,equals 方法被覆盖过,则 hashCode 方法也必须被覆盖
  5. hashCode() 的默认行为是对堆上的对象产生独特值。如果没有重写hashCode(),则该 class 的两个对象无论如何都不会相等(即使这两个对象指向相同的数据)

18. 线程的基本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程创建之后它将处于 NEW(新建) 状态,调用 start() 方法后开始运行,线程这时候处于 READY(就绪) 状态。可运行状态的线程获得了 cpu 时间片(timeslice)后就处于 RUNNING(运行) 状态。
当线程执行 wait()方法之后,线程进入 **WAITING(等待)**状态。进入等待状态的线程需要依靠其他线程的通知才能够返回到运行状态,而 TIME_WAITING(超时等待) 状态相当于在等待状态的基础上增加了超时限制,比如通过 sleep(long millis)方法或 wait(long millis)方法可以将 Java 线程置于 TIMED WAITING 状态。当超时时间到达后 Java 线程将会返回到 RUNNABLE 状态。当线程调用同步方法时,在没有获取到锁的情况下,线程将会进入到 BLOCKED(阻塞) 状态。线程在执行 Runnable 的run()方法之后将会进入到 TERMINATED(终止) 状态。

19. 于 final 关键字的一些总结

final 关键字主要用在三个地方:变量、方法、类。

  1. 对于一个 final 变量,如果是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则其数值一旦在初始化之后便不能更改;如果是引用类型的变量,则在对其初始化之后便不能再让其指向另一个对象。
  2. 当用 final 修饰一个类时,表明这个类不能被继承。final 类中的所有成员方法都会被隐式地指定为 final 方法。
  3. 使用 final 方法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把方法锁定,以防任何继承类修改它的含义;第二个原因是效率。在早期的 Java 实现版本中,会将final 方法转为内嵌调用。但是如果方法过于庞大,可能看不到内嵌调用带来的任何性能提升(现在的 Java 版本已经不需要使用 final 方法进行这些优化了)。类中所有的 private 方法都隐式地指定为 final。

20. Java 中的异常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 Java 中,所有的异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java.lang 包中的 Throwable类。
Throwable: 有两个重要的子类:Exception(异常) 和 Error(错误) ,二者都是 Java 异常处理的重要子类,各自都包含大量子类。
Error(错误):是程序无法处理的错误,表示运行应用程序中较严重问题。大多数错误与代码编写者执行的操作无关,而表示代码运行时 JVM(Java 虚拟机)出现的问题。例如,Java 虚拟机运行错误(Virtual MachineError),当JVM 不再有继续执行操作所需的内存资源时,将出现 OutOfMemoryError。这些异常发生时,Java 虚拟机(JVM)一般会选择线程终止。
这些错误表示故障发生于虚拟机自身、或者发生在虚拟机试图执行应用时,如Java 虚拟机运行错误(Virtual MachineError)、类定义错误(NoClassDefFoundError)等。这些错误是不可查的,因为它们在应用程序的控制和处理能力之 外,而且绝大多数是程序运行时不允许出现的状况。对于设计合理的应用程序来说,即使确实发生了错误,本质上也不应该试图去处理它所引起的异常状况。在 Java 中,错误通过 Error 的子类描述。
Exception(异常):是程序本身可以处理的异常。Exception 类有一个重要的子类 RuntimeException。RuntimeException 异常由 Java 虚拟机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要访问的变量没有引用任何对象时,抛出该异常)、
ArithmeticException(算术运算异常,一个整数除以 0 时,抛出该异常)和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下标越界异常)。
注意:异常和错误的区别:异常能被程序本身可以处理,错误是无法处理。

Throwable 类常用方法

  •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返回异常发生时的详细信息
  • public string toString():返回异常发生时的简要描述
  • public string getLocalizedMessage():返回异常对象的本地化信息。使用 Throwable 的子类覆盖这个方法,可以声称本地化信息。如果子类没有覆盖该方法,则该方法返回的信息与getMessage()返回的结果相同
  • public void printStackTrace():在控制台上打印 Throwable 对象封装的异常信息异常处理总结
  • try 块:用于捕获异常。其后可接零个或多个 catch 块,如果没有 catch块,则必须跟一个 finally 块。
  • catch 块:用于处理 try 捕获到的异常。
  • finally 块:无论是否捕获或处理异常,finally 块里的语句都会被执行。当在 try 块或 catch 块中遇到 return 语句时,finally 语句块将在***方法返回之前***被执行。

在以下 4 种特殊情况下,finally 块不会被执行:

  1. 在 finally 语句块中发生了异常。
  2. 在前面的代码中用了 System.exit()退出程序。
  3. 程序所在的线程死亡。
  4. 关闭 CPU。

21. Java 序列化中如果有些字段不想进行序列化 怎么办

不想进行序列化的变量,使用 transient关键字修饰。
transient 关键字的作用是:阻止实例中那些用此关键字修饰的的变量序列化;
当对象被反序列化时,被 transient 修饰的变量值不会被持久化和恢复。
transient 只能修饰变量,不能修饰类和方法。

22. 获取用键盘输入常用的的两种方法

1. Scanner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s = input.nextLine();
input.close();

2. BufferedReader
BufferedReader input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String s =input.readLine();

二:集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terator,所有的集合类,都实现了Iterator接口,这是一个用于遍历集合中元素的接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方法:
1.hasNext()是否还有下一个元素。
2.next()返回下一个元素。
3.remove()删除当前元素。

1. 说说常见的集合有哪些吧?

Map接口和Collection接口是所有集合框架的父接口:

  1. Collection接口的子接口包括:Set接口和List接口
    1). Set接口的实现类主要有:HashSet、TreeSet、LinkedHashSet等
    2). List接口的实现类主要有:ArrayList、LinkedList、Stack以及Vector等
  2. Map接口的实现类主要有:HashMap、TreeMap、Hashtable、ConcurrentHashMap以及Properties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HashMap与HashTable的区别?

  1. HashMap没有考虑同步,是线程不安全的;Hashtable使用了synchronized关键字,是线程安全的;

  2. HashMap允许K/V都为null;后者K/V都不允许为null;

  3. HashMap继承自AbstractMap类;而Hashtable继承自Dictionary类;

3. HashMap的put方法的具体流程?

JDK 1.8 以前 HashMap 的实现是 数组+链表,即使哈希函数取得再好,也很难达到元素百分百均匀分布。
当 HashMap 中有大量的元素都存放到同一个桶中时,这个桶下有一条长长的链表,这个时候 HashMap 就相当于一个单链表,假如单链表有 n 个元素,遍历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n),完全失去了它的优势。
针对这种情况,JDK 1.8 中引入了 红黑树(查找时间复杂度为 O(logn))来优化这个问题(链表长度大于 8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因为HashMap在初始化的时候, 没有初始化table, 所以在第一次插入时需要初始化table;
  2. 判断table[(n - 1) & hash]是否为空, 如果为空则证明是首节点, 直接插入即可;
  3. 若不为空, 则需判断挂载的是链表还是红黑树, 若是红黑树, 则走红黑树的插入;
  4. 遍历链表, 如果key相同且hash相同, 则直接退出循环;
  5. 如果已经到了尾节点, 则直接插入, 再判断链表的长度是否大于8; 若大于8需要转成红黑树;
  6. 退出循环后再判断相同key能否覆盖, 能覆盖时直接覆盖, 并返回结果;
  7. 插入完成后再判断HashMap.size 是否大于 threshold; 为真时需要扩容;
  8. HashMap::put正常插入的返回结果都为null;
  9. HashMap::put流程中的afterNodeAccess(), afterNodeInsertion()无需关注, 这是LinkedHashMap的处理;

4. HashMap的扩容操作是怎么实现的?

resize()方法。 1.初始化哈希表;2.当前数组容量过小,需要扩容
初始化容量 2的4次幂=16,加载因子为0.75

5. HashMap是怎么解决哈希冲突的?

  • 根据同一散列函数计算出的散列值如果不同,那么输入值肯定也不同。但是,根据同一散列函数计算出的散列值如果相同,输入值不一定相同。
  • 当两个不同的输入值,根据同一散列函数计算出相同的散列值的现象,我们就把它叫做碰撞(哈希碰撞)。
  • Java中,保存数据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数据结构:数组和链表。数组的特点是:寻址容易,插入和删除困难;链表的特点是:寻址困难,但插入和删除容易;所以我们将数组和链表结合在一起,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使用一种叫做链地址法的方式可以解决哈希冲突:
  • 上面提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如果使用hashCode取余,那么相当于参与运算的只有hashCode的低位,高位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的,所以我们的思路就是让hashCode取值出的高位也参与运算,进一步降低hash碰撞的概率,使得数据分布更平均,我们把这样的操作称为扰动,在JDK 1.8中的hash()函数如下: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与自己右移16位进行异或运算(高低位异或)
}
  1. 使用链地址法(使用散列表)来链接拥有相同hash值的数据;
  2. 使用2次扰动函数(hash函数)来降低哈希冲突的概率,使得数据分布更平均;
  3. 引入红黑树进一步降低遍历的时间复杂度,使得遍历更快;

7. HashMap为什么不直接使用hashCode()处理后的哈希值直接作为table的下标?

hashCode()方法返回的是int整数类型,其范围为-(2 ^ 31)~(2 ^ 31 - 1),约有40亿个映射空间,而HashMap的容量范围是在16(初始化默认值)~2 ^ 30,HashMap通常情况下是取不到最大值的,并且设备上也难以提供这么多的存储空间,从而导致通过hashCode()计算出的哈希值可能不在数组大小范围内,进而无法匹配存储位置

那怎么解决呢?

HashMap自己实现了自己的hash()方法,通过两次扰动使得它自己的哈希值高低位自行进行异或运算,降低哈希碰撞概率也使得数据分布更平均;
在保证数组长度为2的幂次方的时候,使用hash()运算之后的值与运算(&)(数组长度 - 1)来获取数组下标的方式进行存储,这样一来是比取余操作更加有效率,二来也是因为只有当数组长度为2的幂次方时,h&(length-1)才等价于h%length,三来解决了“哈希值与数组大小范围不匹配”的问题;

面试官:为什么数组长度要保证为2的幂次方呢?

只有当数组长度为2的幂次方时,h&(length-1)才等价于h%length,即实现了key的定位,2的幂次方也可以减少冲突次数,提高HashMap的查询效率;
如果 length 为 2 的次幂 则 length-1 转化为二进制必定是 11111……的形式,在于 h 的二进制与操作效率会非常的快,而且空间不浪费;如果 length 不是 2 的次幂,比如 length 为 15,则 length - 1 为 14,对应的二进制为 1110,在于 h 与操作,最后一位都为 0 ,而 0001,0011,0101,1001,1011,0111,1101 这几个位置永远都不能存放元素了,空间浪费相当大,更糟的是这种情况中,数组可以使用的位置比数组长度小了很多,这意味着进一步增加了碰撞的几率,减慢了查询的效率!这样就会造成空间的浪费。

面试官:那为什么是两次扰动呢?

答:这样就是加大哈希值低位的随机性,使得分布更均匀,从而提高对应数组存储下标位置的随机性&均匀性,最终减少Hash冲突,两次就够了,已经达到了高位低位同时参与运算的目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为什么HashMap中String、Integer这样的包装类适合作为K?

String、Integer等包装类的特性能够保证Hash值的不可更改性和计算准确性,能够有效的减少Hash碰撞的几率

都是final类型,即不可变性,保证key的不可更改性,不会存在获取hash值不同的情况
内部已重写了equals()、hashCode()等方法,遵守了HashMap内部的规范(不清楚可以去上面看看putValue的过程),不容易出现Hash值计算错误的情况;

面试官:如果我想要让自己的Object作为K应该怎么办呢?

答:重写hashCode()和equals()方法

重写hashCode()是因为需要计算存储数据的存储位置,需要注意不要试图从散列码计算中排除掉一个对象的关键部分来提高性能,这样虽然能更快但可能会导致更多的Hash碰撞;

重写equals()方法,需要遵守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一致性以及对于任何非null的引用值x,x.equals(null)必须返回false的这几个特性,目的是为了保证key在哈希表中的唯一性;

9. ConcurrentHashMap和Hashtable的区别?

ConcurrentHashMap 结合了 HashMap 和 HashTable 二者的优势。HashMap 没有考虑同步,HashTable 考虑了同步的问题。但是 HashTable 在每次同步执行时都要锁住整个结构。 ConcurrentHashMap 锁的方式是稍微细粒度的。

10. List 和Set 区别

List , Set 都是继承自 Collection 接口
List 特点:元素有放入顺序,元素可重复 , Set 特点:元素无放入顺序,元素不可重复,重复元素会覆盖掉,(元素虽然无放入顺序,但是元素在set中的位置是有该元素的 HashCode 决定的,其位置其实是固定的,加入Set 的 Object 必须定义 equals ()方法 ,另外list支持for循环,也就是通过下标来遍历,也可以用迭代器,但是set只能用迭代,因为他无序,无法用下标来取得想要的值。)
Set和List对比 Set:检索元素效率低下,删除和插入效率高,插入和删除不会引起元素位置改变。
List:和数组类似,List可以动态增长,查找元素效率高,插入删除元素效率低,因为会引起其他元素位置改变

11. HashSet 是如何保证不重复的

向 HashSet 中 add ()元素时,判断元素是否存在的依据,不仅要比较hash值,同时还要结合 equles 方法比较。HashSet 中的 add ()方法会使用 HashMap 的 add ()方法。以下是 HashSet 部分源码: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PRESENT = new Object(); 
private transient HashMap<E,Object> map; 
public HashSet() { 
map = new HashMap<>(); 
}
public boolean add(E e) { return map.put(e, PRESENT)==null; }

HashMap 的 key 是唯一的,由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 HashSet 添加进去的值就是作为 HashMap 的key。所以不会
重复( HashMap 比较key是否相等是先比较 hashcode 在比较 equals )。

12. final finally finalize

final可以修饰类、变量、方法,修饰类表示该类不能被继承、修饰方法表示该方法不能被重写、修饰变量表示该变量是一个常量不能被重新赋值。
finally一般作用在try-catch代码块中,在处理异常的时候,通常我们将一定要执行的代码方法finally代码块中,表示不管是否出现异常,该代码块都会执行,一般用来存放一些关闭资源的代码。
finalize是一个方法,属于Object类的一个方法,而Object类是所有类的父类,该方法一般由垃圾回收器来调用,当我们调用 System.gc() 方法的时候,由垃圾回收器调用finalize(),回收垃圾,一个对象是否可回收的最后判断。

13. 对象的四种引用

  • 强引用 只要引用存在,垃圾回收器永远不会回收
Object obj = new Object(); 
User user=new User();
可直接通过obj取得对应的对象 如 obj.equels(new Object()); 而这样 obj 对象对后面 new Object 的一个强引用,只有当 obj 这个引用被释放之后,对象才会被释放掉,这也是我们经常所用到的编码形式。
  • 软引用,非必须引用,内存溢出之前进行回收 ,可以通过以下代码实现
Object obj = new Object(); 
SoftReference<Object> sf = new SoftReference<Object>(obj); 
obj = null; 
sf.get();//有时候会返回null

这时候sf是对obj的一个软引用,通过sf.get()方法可以取到这个对象,当然,当这个对象被标记为需要回收的对象时,则返回null; 软引用主要用户实现类似缓存的功能,在内存足够的情况下直接通过软引用取值,无需从繁忙的真实来源查询数据,提升速度;当内存不足时,自动删除这部分缓存数据,从真正的来源查询这些数据。

14. Java获取反射的三种方法

  1. 通过new对象实现反射机制
  2. 通过路径实现反射机制
  3. 通过类名实现反射机制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int id; 
String name; 
protected boolean sex; 
public float score; }

public class Get { 
	//获取反射机制三种方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方式一(通过建立对象)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Class classobj1 = stu.getClass(); 								  System.out.println(classobj1.getName()); 
		//方式二(所在通过路径-相对路径) 
		Class classobj2 = Class.forName("fanshe.Student"); 	System.out.println(classobj2.getName()); 
		//方式三(通过类名) 
		Class classobj3 = Student.class; System.out.println(classobj3.getName()); } }

Java反射机制

Java 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获得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属性和方法。这种在运行时动态的获取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 Java 的反射机制。
Class 类与 java.lang.reflect 类库一起对反射的概念进行了支持,该类库包含了 Field,Method,Constructor 类 (每个类都实现了 Member 接口)。这些类型的对象时由 JVM 在运行时创建的,用以表示未知类里对应的成员。
这样你就可以使用 Constructor 创建新的对象,用 get() 和 set() 方法读取和修改与 Field 对象关联的字段,用invoke() 方法调用与 Method 对象关联的方法。另外,还可以调用 getFields() getMethods() 和 getConstructors() 等很便利的方法,以返回表示字段,方法,以及构造器的对象的数组。这样匿名对象的信息就能在运行时被完全确定下来,而在编译时不需要知道任何事情。

import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Reflec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Class clazz = null; 
	clazz = Class.forName("com.jas.reflect.Fruit"); 	
	Constructor<Fruit> constructor1 = clazz.getConstructor(); 	
	Constructor<Fruit> constructor2 = clazz.getConstructor(String.class); 
	Fruit fruit1 = constructor1.newInstance(); 
	Fruit fruit2 = constructor2.newInstance("Apple"); 
	} 
}
class Fruit{
 public Fruit(){ System.out.println("无参构造器 Run..........."); }
 public Fruit(String type){ System.out.println("有参构造器 Run..........." + type); } 
}

运行结果: 无参构造器 Run……….. 有参构造器 Run………..Apple

15. Arrays.sort 和 Collections.sort 实现原理 和区别

Collection和Collections区别
java.util.Collection 是一个集合接口。它提供了对集合对象进行基本操作的通用接口方法。
java.util.Collections 是针对集合类的一个帮助类,他提供一系列静态方法实现对各种集合的搜索、排序、线程安全等操作。 然后还有混排(Shuffling)、反转(Reverse)、替换所有的元素(fill)、拷贝(copy)、返回Collections中最小元素(min)、返回Collections中最大元素(max)、返回指定源列表中最后一次出现指定目标列表的起始位置(lastIndexOfSubList )、返回指定源列表中第一次出现指定目标列表的起始位置( IndexOfSubList )、根据指定的距离循环移动指定列表中的元素(Rotate);

事实上Collections.sort方法底层就是调用的array.sort方法,

基于 LinkedHashMap 的访问顺序的特点,可构造一个 LRU(Least Recently Used) 最近最少使用简单缓存。也有一些开源的缓存产品如 ehcache 的淘汰策略( LRU )就是在 LinkedHashMap 上扩展的。

16. Cloneable 接口实现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7. wait 和sleep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8. 数组在内存中如何分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上图可知,静态初始化方式,程序员虽然没有指定数组长度,但是系统已经自动帮我们给分配了,而动态初始化方式,程序员虽然没有显示的指定初始化值,但是因为 Java 数组是引用类型的变量,所以系统也为每个元素分配了初始化值 null ,当然不同类型的初始化值也是不一样的,假设是基本类型int类型,那么为系统分配的初始化值也是对应的默认值0。

三. io流

1. 分类:

流向分为: 输入流和输出流 程序(内存)<----------->文件(硬盘)

处理数据单元:字节流 和字符流
字节流:每次读取(写出)一个字节,当传输的资源文件有中文时,就会出现乱码。
字符流:每次读取(写出)两个字节,有中文时,使用该流就可以正确传输显示中文

流的角色:节点流和处理流
节点流:从或向一个特定的地方(节点)读写数据。如FileInputStream。
处理流(包装流):是对一个已存在的流的连接和封装,通过所封装的流的功能调用实现数据读写。如BufferedReader。处理流的构造方法总是要带一个其他的流对象做参数。一个流对象经过其他流的多次包装,称为流的链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字节流和字符流哪个好

  1. 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字节流会更好,因为大多数时候 IO 操作都是直接操作磁盘文件,所以这些流在传输时都是以字节的方式进行的(图片等都是按字节存储的)

  2. 如果对于操作需要通过 IO 在内存中频繁处理字符串的情况使用字符流会好些,因为字符流具备缓冲区,提高了性能

3. 什么是缓冲区?有什么作用?

  1. 缓冲区就是一段特殊的内存区域,很多情况下当程序需要频繁地操作一个资源(如文件或数据库)则性能会很低,所以为了提升性能就可以将一部分数据暂时读写到缓存区,以后直接从此区域中读写数据即可,这样就显著提升了性能。
  2. 对于 Java 字符流的操作都是在缓冲区操作的,所以如果我们想在字符流操作中主动将缓冲区刷新到文件则可以使用 flush() 方法操作。

4. 什么是Java序列化,如何实现Java序列化?

  1. 序列化就是一种用来处理对象流的机制,将对象的内容进行流化。可以对流化后的对象进行读写操作,可以将流化后的对象传输于网络之间。序列化是为了解决在对象流读写操作时所引发的问题.
  2. 序列化的实现:将需要被序列化的类实现Serialize接口,没有需要实现的方法,此接口只是为了标注对象可被序列化的,然后使用一个输出流(如:FileOutputStream)来构造一个ObjectOutputStream(对象流)对象,再使用ObjectOutputStream对象的write(Object obj)方法就可以将参数obj的对象写出.

5. PrintStream、BufferedWriter、PrintWriter的比较?

  1. PrintStream类的输出功能非常强大,通常如果需要输出文本内容,都应该将输出流包装成PrintStream后进行输出。它还提供其他两项功能。与其他输出流不同,PrintStream 永远不会抛出 IOException;而是,异常情况仅设置可通过 checkError 方法测试的内部标志。另外,为了自动刷新,可以创建一个 PrintStream
  2. BufferedWriter:将文本写入字符输出流,缓冲各个字符从而提供单个字符,数组和字符串的高效写入。通过write()方法可以将获取到的字符输出,然后通过newLine()进行换行操作。BufferedWriter中的字符流必须通过调用flush方法才能将其刷出去。并且BufferedWriter只能对字符流进行操作。如果要对字节流操作,则使用BufferedInputStream
  3. PrintWriter的println方法自动添加换行,不会抛异常,若关心异常,需要调用checkError方法看是否有异常发生,PrintWriter构造方法可指定参数,实现自动刷新缓存(autoflush)

6. 流 关闭,处理流,多个流?

  • 流一旦打开就必须关闭,使用close方法
  • 放入finally语句块中(finally 语句一定会执行)
  • 调用的处理流就关闭处理流
  • 多个流互相调用只关闭最外层的流

7.BIO 同步阻塞io

服务端创建一个ServerSocket, 然后就是客户端用一个Socket去连接服务端的那个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接收到了一个的连接请求就创建一个Socket和一个线程去跟那个Socket进行通讯。

接着客户端和服务端就进行阻塞式的通信,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服务端Socket进行处理后返回响应。在响应返回前,客户端那边就阻塞等待,上门事情也做不了。
这种方式的缺点:每次一个客户端接入,都需要在服务端创建一个线程来服务这个客户端
这样大量客户端来的时候,就会造成服务端的线程数量可能达到了几千甚至几万,这样就可能会造成服务端过载过高,最后崩溃死掉。

Acceptor(设计模式),多线程和线程池

8. NIO 同步非阻塞io, Reactor 模型

相当于就是一个线程处理大量的客户端的请求,通过一个线程轮询大量的channel,每次就获取一批有事件的channel,然后对每个请求启动一个线程处理即可。这里的核心就是非阻塞,就那个selector一个线程就可以不停轮询channel,所有客户端请求都不会阻塞,直接就会进来,大不了就是等待一下排着队而已。

这里面优化BIO的核心就是,一个客户端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有数据进行交互,没有必要死耗着一个线程不放,所以客户端选择了让线程歇一歇,只有客户端有相应的操作的时候才发起通知,创建一个线程来处理请求。

8. AIO 异步非阻塞io,Proactor

每个连接发送过来的请求,都会绑定一个Buffer,然后通知操作系统去完成异步的读,这个时间你就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
等到操作系统完成读之后,就会调用你的接口,给你操作系统异步读完的数据。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拿到数据进行处理,将数据往回写,在往回写的过程,同样是给操作系统一个Buffer,让操作系统去完成写,写完了来通知你,这俩个过程都有buffer存在,数据都是通过buffer来完成读写。
这里面的主要的区别在于将数据写入的缓冲区后,就不去管它,剩下的去交给操作系统去完成。操作系统写回数据也是一样,写到Buffer里面,写完后通知客户端来进行读取数据。

//静态变量 属于整个类所有,而不是某个对象所有,即被类的所有对象所共享
//由于静态全局变量的作用域限于一个源文件内,只能为该源文件内的函数公用,因此可以避免在其他源文件中引起错误。
//static全局变量与普通的全局变量的区别是static全局变量只初始化一次,防止在其他文件单元被引用
public class TestTwo {
      //以下四个变量都是成员变量(全局变量)
      int num ;                         //属于基本数据类型的实例变量
      Integer obj ;                     //属于引用数据类型的实例变量
      static char ch = 'A';             //类变量(静态变量)
      final double constant= 12.6;      //属于常量的实例变量
     
      public void display(){
             //以下两个属于该方法的局部变量,必须先赋值才能使用,作用范围仅限于函数体之内
             int age = 1;
             String name = "Tom";
             System.out.println("name:"+name+";age: "+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num);           //这句会报错,因为num变量属于实例变量,只有将Test实例化之后才能使用
             System.out.println(Test.ch);       //这句则不会报错,因为ch属于类变量,不用实例化Test也能使用
            
             Test test = new Test();
             System.out.println(test.num);      //num为基本数据类型,打印出的默认值为0
             System.out.println(test.obj);      //obj为引用数据类型,打印出的默认值为null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