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自1985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产能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家,但水泥行业也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在水泥生产各环节特别是煅烧工段,将产生大量的颗粒物、SO2、NOx等污染物。自火电厂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以来,NOx执行50 mg/Nm3的超低排放标准,而同时期的水泥行业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NOx排放限值为400 mg/Nm3(特别排放限值320 mg/Nm3),单位烟气量NOx排放量是火电行业的6.4~8倍。水泥工业NOx排放总量已经跃居工业污染源排放总量首位,减排压力巨大。根据河北省公布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NOx排放限值拟收严到小于50 mg/Nm3的超低排放目标,已成为国内水泥行业标准发展的风向标。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联合制定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标准,基本完成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浙江省已启动《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的编制,初步拟定指标中Ⅰ阶段(2022年起)NOx排放浓度限值执行100 mg/Nm3,Ⅱ阶段(2025年6月底前)NOx排放浓度限值执行50 mg/Nm3[2]。
因此,开展水泥炉窑NOx深度治理技术研究和试点成为必要,对解决NOx的减排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1 智能SNCR脱硝技术由于传统的SNCR脱硝因为采用化学计量比进行控制,是相对简单的闭环控制,存在响应滞后、脱硝系统的灵敏度、稳定性不高等问题,特别在适应生产负荷波动时响应不足,必要时还需借助手动控制。
智能SNCR脱硝[3]技术基本原理与传统SNCR脱硝类似,通过喷入氨基还原剂,与烟气中NOx反应生成无污染的N2和H2O。其控制原理却大不相同:是基于目前最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现有SNCR脱硝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其技术要点如下:(1)通过对于生产工艺过程更加广泛地监测数据和对生产工况的变化实时跟踪,借助曲线拟合实现对NOx生成浓度的预测,通常可以实现提前3 min预测;(2)改变传统SNCR脱硝技术相对扁平化的喷枪布置,将喷枪布置在更加宽的温度窗口区间,采用分层级安装可独立控制的喷枪组(见图1),实时跟踪工况,及时调整并分别控制氨水的喷射位置及喷射量,从而达到提高脱硝效率、减少氨水用量、降低氨逃逸的目的;(3)在控制方案上:完全改变传统SNCR脱硝闭环控制,通过单一化学计量比辅以辅助参数计算氨水流量的方式,通过收集到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