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拨
这个话题在圈内已是老生常谈,各平台上也会经常冒出该字眼,部分不了解的同学可能好奇,多拨到底有什么用,真能达到想象中那样,网速翻倍?

教长并不想把文章变成“硬科普、纯教程”,深入简出的帮各位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后,不再对“多拨”一词云里雾里。
原 理
理想中,路由一次拨号,便能获取一个 IP,运营商端口便会分配对应的带宽。(大白话)
将路由器的端口模拟成多个拨号端口,然后进行多次拨号,获取多个 IP,并与运营商宽带端口相通,从而实现网速叠加。
目前“多拨”主要指的是两种,分别是「虚拟多拨」和「实线多拨」,教长拆分来讲。
⊗ 虚拟多拨,这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常见的有「单线多拨」和「双线多拨」等等。

拿少数的宽带和账号,使用 OpenWRT 等固件模拟多个端口一同拨号,从而获得更多的“虚拟”宽带,随后进行负载均衡,以此获得网速叠加。
⊗ 实线多拨。该方法通常用于家里有多条宽带的用户,将多个宽带负载均衡(可以是不同运营商),从而提升网速。

利弊分析
多拨适合你吗?教长可以肯定的回答,多拨不适合绝大部分人。
现在宽带运营商提供的宽带速率已不低,百兆已经相当普及,若有更高的需求,花点小钱提升一下也无妨,多拨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实属鸡肋。
如果你非要试一试,请看你是否符合下方列举的条件:
⊗ 有现成可刷 OpenWRT 等支持多拨固件的路由
⊗ 当地运营商的宽带是否支持多拨(虚拟多拨)
⊗ 家里是否有多条宽带,或另办宽带很便宜(实线多拨)
个人认为,「虚拟多拨」不稳定性远高于「实线多拨」,经常会出现端口掉线等情况,而且很多地区即使能获得多 IP,但网速并不会超过原有的速率。估计是运营商已有限制,这与早前 EPON 光猫刚普及时相比,难度大了不止一点点。
想薅运营商的羊毛,自己怕是得先折腾掉几两肉。

相比之下,「实线多拨」要来的可靠些许,至少没有地区限制,也不会经常掉线,毕竟其仅是将已有的宽带「融合」。该方法更正确的使用方式是:使用运营商自带的光猫拨号,然后分别接入「负载均衡」的路由中进行融合。
所以该方法重点在于“负载均衡”,拨号仅是顺带,称之为「实线融合」貌似更为恰当。
实际效果
不管是「虚拟多拨」还是「实线多拨」,它们带来的宽带提升并没有那么融洽,其 IP 和 DNS 等网络环境不一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
下载速度的叠加还算凑合,其仅能在支持多线程下载的工具上体现出来,例如迅雷等等。上传速度的叠加就鸡肋许多了,多数上传环境仅支持单线程,多点上传十分少见。
教长折腾「虚拟多拨」和「实线多拨」已有多年,总结下来,还是单宽带用的舒服,部分宽带运营商也有额外的加速包可供购买,相当安逸。

当然,也有情况例外,譬如你现有的宽带速率无法满足使用,但升级或提速的价格远超新装的费用,这时你可以另办理一条宽带,从而试试「实线多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