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linux内核文件,Linux内核分析 - 网络[十三]:校验和

内核版本:2.6.34

报文的IP校验和、ICMP校验和、TCP/UDP校验和使用相同的算法,在RFC1071中定义,网上这方面的资料和例子很多,就不解释算法流程了,而是侧重于在实现的变化和技巧。

The

checksum algorithm is simply to add up all the 16-bit words in one's

complement and then to take the one's complement of the sum.

校验和的计算可以分为两步:累加、取反。这个划分很重要,它大大减少了校验和计算的消耗。校验和计算首要要明确一点:校验和计算是很耗时的!原因并不在于

算法复杂,而是在于输入数据的庞大,试想传送500M文件,则内核要校验500M字节的数据,并且对于每个报文,都是要进行校验和。所以协议栈的校验和实

现并不是简单明了的,使用了很多方法来规避这种开销。

第一:推迟校验和计算

按照协议的规定,报文到达每一层,首先验证校验和是否正确,丢弃掉不正确的报文,再才会进行后续操作。对于传输层下的协议,内核是这样做的,因为IP只需

要校验IP报头,最多60字节;而对于网络层上的协议,内核就不是这样做的,ICMP/TCP/UDP都需要校验报文的内容,而这部分消耗是很大的。

以UDP为例,在报文传递到UDP处理时,它并不会去验证校验和是否正确,而是直接将报文skb插入到相应socket的接收队列

sk_receive_queue中。等到真正有程序要接收这个报文,从接收队列中取出时,内核才去计算校验和。考量下这种做法,由于推迟了校验和计算,

因此很多错误的报文都被接收了,它们会占用处理报文的流程,直到报文准备进入用户空间时,这时候才计算了校验和,发现错误并丢弃掉。这样看似乎平白无故增

加了开销,必竟校验和的计算是一定要进行的。但这样做,将校验和计算推迟到了拷贝报文到用户空间时,这两个操作的绑定是很关键的。本来,校验和计算要遍历

一次报文,而拷贝又要遍历一次报文,这样就是两次遍历操作,合并后用一次遍历搞定,它所节约的开销是远远多于额外支付的。

第二:分离校验和计算步骤

开始提到校验和的计算分为两步:累加、取反,将这两步分开后,会发现校验和是可以一部分一部分计算的,最后再用每部分计算的值求和取反。这个特性在另一方

面对拷贝和校验和计算同时进行提供了支持。并且,由于报文可能是分片重组的,这样报文内容并不是一起存储在线性地址空间中,而是将分片挂在第一个分片

skb的frag_list上,这部分内容是存储在非线性地址空间的。因此,拷贝会一个分片一个分片的进行,由于校验和计算的划分,它也可以一个分片一个

分片的计算。csum_partial()和csum_fold()就是为此而生的,前者计算累加,后者计算取反。

所以一般校验和会这样计算,skb_checksum()计算skb的累加和,并和之前已经计算出的累加和skb->csum相加,然后csum_fold()对最后结果取反,就是得到的校验和。

sum = csum_fold(skb_checksum(skb, 0, len, skb->csum));

第三:改进校验和计算      RFC1071中校验和计算是每16bit为单位的,但实际在累加这一步是可以调整的,内核计算是每32bit计算的,单位越大,循环就少,效率也自然会高。下面要说明的是32bit累加与16bit累加结果是一致的。

假设要计算8个字节的校验和,这8字节按每16bit分成4份:1,2,3,4。左边是每16bit累加的过程,右边是每32bit累加的过程:

uid-26675482-id-4067121.html

会出现疑惑的地方就是累加的进位问题,左边16bit累加进位加到sum中,右边32bit累加进位也要加到sum中,至于2,4相加产生的进位,和

16bit累加进位的结果是一样的。下面就是32bit累加的代码段,w>result判断是否产生了进位,假设X+Y=Z产生了进位溢出,则X&

lt;Z且Y

unsignedintcarry = 0;

do{

unsigned intw = *(unsignedint*) buff;

count--;

buff += 4;

result += carry;

result += w;

carry = (w > result);

} while(count);

result += carry;

result = (result & 0xffff) + (result >> 16);

第四:校验和计算技巧

节省校验和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计算校验和,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可行的,比如大流量发包时或局域网中,这时效率比正确性更为重要。

skb->ip_summed参数就是为此目的,CHECKSUM_UNNECESSARY就跳过校验和计算。或者用户在发包时设置校验和字段

checksum=0,也会跳过校验和计算。

skb->ip_summed = CHECKSUM_UNNECESSARY;

另外为了加速校验和计算,很多网卡都提供了硬件计算校验和,特别的,linux使用了skb->ip_summed和skb->csum来使

用硬件计算能力来帮助校验TCP/UDP报文。CHECKSUM_COMPLETE表示硬件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存储在skb->csum中。

skb->ip_summed == CHECKSUM_COMPLETE;

在很多芯片的实现上,校验和的计算代码都是用汇编来实现了,这也是出于校验和计算的效率考虑。

最后,简单分析下校验和计算的两个核心函数。

do_csum() 校验和累加

校验和计算的主体部分是32bit为单位计算的,并假设buff起始地址是对齐过的,长度也是对齐过的。因此,传入的buff要进行处理以满足假设。

uid-26675482-id-4067121.html

保证计算的起始地址是字节对齐

这里的对齐有16bit对齐和32bit对齐。起始地址是对齐是为了效率,比如起始地址是奇数,那么累加时用16bit或32bit就很可能跨越一个int范围,即读一个数要两次内存操作;对齐后读一个数都只用一次内存操作。

如果不是偶数字节,则odd=1,处理掉第一个字节,使超地址变成偶数。

odd = 1 & (unsignedlong) buff;

if(odd) {

#ifdef __LITTLE_ENDIAN

result += (*buff <

#else

result = *buff;

#endif

len--;

buff++;

}

当然处理掉第一个字节后,从buff计算校验和与从buf+1计算校验和结果显然是不同的,下面这步在校验和计算完成后,就是为了处理这种差异的。

if(odd)

result = ((result >> 8) & 0xff) | ((result & 0xff) <

还是以例子说明,一个5字节的buff,起始地址addr(1)=0x1,下面是传统计算和从偶数地址开始计算的对比,要注意的是累加进程中是循环进位

的,即溢出的进位会加到最低位。因此,无论哪种方法,1,3,5累加进位会加到2+4中,而2,4累加进位会加到1+3+5中,这也是最后调换前后

8bit的值就可以保证两者相等原因。

uid-26675482-id-4067121.html

保证计算的长度是偶数字节

长度对齐理由很简单,累加是以16bit为单位的,因此主体部分只计算偶数字节,如果有多余的一个字节len & 1,则进行如下处理。

if(len & 1)

#ifdef __LITTLE_ENDIAN

result += *buff;

#else

result += (*buff <

#endif

最后是计算的主体部分,可以看到,它并不是单纯的16bit累加,而是用32bit累加do-while循环。当然,为了进行32bit累加,要将起始地址处理成32bit对齐,长度也要处理成32bit对齐。

count = len >> 1;/* nr of 16-bit words.. */

if(count) {

if(2 & (unsignedlong) buff) {

result += *(unsigned short*) buff;

count--;

len -= 2;

buff += 2;

}

count >>= 1;  /* nr of 32-bit words.. */

if(count) {

unsigned intcarry = 0;

do{

unsigned intw = *(unsignedint*) buff;

count--;

buff += 4;

result += carry;

result += w;

carry = (w > result);

} while(count);

result += carry;

result = (result & 0xffff) + (result >> 16);

}

if(len & 2) {

result += *(unsigned short*) buff;

buff += 2;

}

}

csum_fold() 校验和取反

取反操作很简单,~sum

staticinline__sum16 csum_fold(__wsum csum)

{

u32 sum = (__force u32)csum;

sum = (sum & 0xffff) + (sum >> 16);

sum = (sum & 0xffff) + (sum >> 16);

return(__force __sum16)~sum;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