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三大内存_Java三大内存区域

今天看了一个斯坦福的讲Java基础的公开课,叫《编程方法学》的公开课,涉及到Java编程中的三大内存区域,觉得讲得挺好的,自己在这里重构一下知识点。

java编程中内存的三大区域:

1.存static/final常量的静态/常量存储区,姑且称它为special区域

2.heap堆区域:存放Dynamic Variable,如new创建出来的对象

3.stack栈区域:存放函数的参数,以及local variable

java虚拟机都会自动回收这些区域里面不再被使用的空间

b14524cd880a2678d67d49c601e66454.png

(三大内存区域模型图)

栈是从上往下不断压栈,堆从上往下拓展。

下面简单说一下视频中讲到的一个例子:

public class Point{

private int px;

private int py;

Point(){

this.px = 0;

this.py = 0;

}

Point(int x, int y){

this.px = x;

this.py = y;

}

public void move(int x,int y){

this.px += x;

this.py += 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oint p1 = new Point(2,3);

Point p2 = new Point(4,5);

p1.move(1, 1);

}

}

我们从main函数里面的代码开始看起,首先p1和p2都是main函数作用域里面的两个局部变量,它们表示的是对象的引用。上面说到,局部变量存放在栈区,所以在栈区压栈给p1,p2分配空间,因为它们指向的是对象空间,所以空间里的值存放的是映射到实际对象空间的地址。然后程序new了两个Point对象,每个对象都需要分配三块区域:

一个是成员属性px,一个是成员属性py,还有一个是用于存放对象的其他信息(包括说由1000地址怎么获取到px的值等等)。然后构造函数会把这px和py空间里面的值初始化为响应的值。

effd7d6fd79f91d4cc0e6d3f35f20358.png

然后执行p1.move()函数,程序会首先保存当前上下文,然后跳转到响应的函数地址去执行代码。操作的是p1对象,先在栈区存放this指针的值(也就是指向p1对象堆空间的地址1000[其实是首地址,然后通过首地址和那个others区域可找到相应的属性]),然后函数有两个参数,同样在栈区存放着两个参数的值1、1。然后程序跳转到p1对象堆空间中去把px属性和py的属性值分别加1。函数执行结束,刚才执行函数时分配的栈区空间全部收回,通过出栈的方式从栈顶一个个清理空间,然后恢复上下文,继续执行往下代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