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汉中真跑团
(本文文字枯燥,毫无趣味。除非确有癖好,大可略过)
2017年9月至今,我正式跑步一年。开始的几个月用手机”悦跑圈”记录,自17年12月底起,主要用佳明Forerunner935手表记录了绝大多数跑步数据。现予以小结,同时就最后6个月佳明记录数据作简要分析,作为例子,试图认识自我、科学跑步,以使跑步水平能有提高。
因本人对相关专业知识一知半解,错误多多,恳请指出。
第一 部分 一年来跑步情况
遵循“跑一休一”原则,全年记录跑步次数183次,总跑量 2747KM。月平均跑量229KM,单次平均15KM。

各月跑量大都在220~250KM,月跑量均匀;全年按日期看,跑步次数均匀。

对于一个年近50、体重80KG的我,全年约90%的单次跑步平均配速在5'00~6'00,全年平均配速5'49''。
这个值与我三四月份参加都江堰和杨凌马拉松比赛的配速高度吻合,也很接近日常跑步的有氧跑配速。真的是“平时怎么练的,比赛就是什么样”。

假定我跑步1KM消耗热量70大卡,全年跑步共消耗热量192,290大卡。若只用脂肪供能,1g脂肪的热量9大卡,不考虑热能利用率和跑步期间身体的基础代谢率,理论上因跑步全年共消耗脂肪超过21KG。
想想看,这一年若不跑步,在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等不变条件下,我可能会比现有体重重21KG。而实际是,去年3至8月半年健身房锻炼减重8KG后,在稍加注意饮食的情况下,跑步以来减重3KG。虽然体脂仍高,但体型有明显变化,体能也觉提升。后期日常跑步10~15KM比前期配速提升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