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95件、国家授权6件,中国平安领跑区块链“专利申请战”

随着数字货币的狂欢归于平静,基于数字货币底层架构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越来越被全球各行业巨头瞄准。从国家到企业,在区块链技术领域展开的专利权竞争日趋激烈。

近日,记者通过权威渠道查询并梳理后发现,从2009年至今,全球公开的区块链相关的专利家族约3500个,专利申请数超过5000件,中国企业占一半。在国内,平安、腾讯、华为、阿里、百度、国家电网等企业近年来都在抢占区块链技术高地,通过数量的对比,区块链领域真正的“隐性冠军”浮出水面,公开资料统计显示,中国平安(57.200, 0.62, 1.10%)区块链专利申请达到95件,其中海外专利申请24件,超过BATJ中任何一家。

专利申请拉开争先赛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区块链专利争先赛正在打响。无论是BATJ等互联网巨头,还是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金融巨头,都在持续发力。

平安集团在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上领跑国内所有金融科技公司,而相关资料进一步显示,平安的区块链专利大多掌握在旗下金融科技独角兽——金融壹账通手中。相比BATJ,金融壹账通在大众视野中相对低调,但在金融科技业内,金融壹账通一直以来都以实力说话。根据其官方资料,作为国内最早开发并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企业,金融壹账通不仅拥有业界首屈一指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在隐私、速度、安全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更是实现了区块链在金融、房产、汽车、医疗、基建和环保六大生态圈中的应用。

直到最近,海外媒体的报道让金融壹账通在区块链领域的实力展现在聚光灯下。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香港金管局将于9月上线一个区块链支持的贸易融资平台,将包括汇丰和渣打在内的多家银行连接起来。平安金融壹账通成功获聘为香港贸易融资平台的技术服务提供商,为该平台的生产部署提供支持。据了解,金融壹账通在香港金管局项目直面上的竞争对手是包括与埃森哲、R3等在内的世界顶级技术公司。

因此,业内人士对于金融壹账通在区块链专利领域的领跑并不意外,在业界看来,金融壹账通与腾讯、阿里、百度等机构在区块链技术的专攻方向上早已“分道扬镳”。

记者通过各类公开数据比较发现,今年以来,腾讯向商标局申请了“infcoin”、“波币”、“波丸”、“Qbanking”、“Linkbankin”、“波洞星球”、“波洞星” 等多件和区块链相关的商标;360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平台“图刻”;百度早在今年4月就上线了区块链项目“图腾”,并且在7月份申请了多件“图腾”商标;阿里则从2016年就开始注册区块链项目相关的商标,在阿里名下的“蚂蚁区块链”商标有19件,目前阿里以蚂蚁金服名义在全球申请的区块链专利有54件。

与腾讯主攻游戏、阿里主攻公益慈善、互联网商品溯源、云平台司法数据存储等相比,金融壹账通的区块链技术强调场景应用,目前仅金融相关场景就有支付、清结算、保险、资产交易、贷款、供应链金融等,在全国企业部署的节点超过37000个。

专利授权更具含金量

“专利数量有两个维度,除了申请数量这一指标,还应关注获得授权的数量,这是更有含金量的一个指标。”国内一位“千人计划”专家向记者透露。

那在获得授权的专利领域,国内企业座次如何?

根据公开公告的资料查询,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8日,国内获得区块链授权专利前三位的企业分别是国家电网公司、金融壹账通和北京众享比特科技(见下图)。在我们熟知的BATJ中,仅有腾讯与微众银行联合体获得一项国家专利授权,阿里和蚂蚁金服虽然申请数量较多,但目前暂无专利获得授权。

“就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而言,可能各家针对的不同,但是就技术专利的权威性来说,能够得到国家授权,就是一种背书。”对此,国内资深区块链行业专家表示。

可以预见,当下中国企业在区块链专利申请赛道上的你追我赶,瞄准的是获得更多专利授权,不断夯实技术底层,进而在下一步区块链时代“协议标准”的建立过程中获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当然,迈向“中国标准”最终是为了借助科技进步实现“弯道超车”,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企业的“技术抢占”和“专利争夺”都是良性竞争,不管是平安的专利数还是阿里的专利数,最终是要放在全球视野中去和国外对手比拼较量的,区块链有了平安、有了BATJ才造就“一潭活水”,未来,我们乐意见到更多区块链领域的专利大牛浮出水面。

阅读原文


温馨提示

①   以上数据均来源51BB8财经

官方网站:www.51bb8.com

②  行情资讯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

请注意防范风险,谨慎投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有这样一类成功者:他们经商致富,于居室外置庭院,院中有亭翼然,亭上挂一面额。此时倘有人将“醉翁亭”题至编额中。主人公拍手称快道:“妙哉!”而若将“饮酒亭”题至匾额中,主人则不假思索道:“俗哉!”此类人追求文人本题。但实际上胸无点墨,只管把自己强行嵌入“雅”的框架中,就如同大观园中只顾赏花却不懂花的“伪君子”,总不免贻笑大方。 自古以来,世上总有各种困在框架里而不自知的人。他们如流水般虚浮,惯于遵从过去的经验或偏听一家之言,拘泥于既定枢架范式中。这些框架如同牢笼,让人的思维日渐固化,仿佛被“囚”于牢笼中,不见天日。归根结底,还是人本身缺乏硬实力所致。 在崇尚理学的明清时期,几乎所有人都成了封建社会值硬刻板的“木偶人”。可曹雪芹却通过笔下两个鲜明的角色,跳出了框架的束缚。此二人便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不仅才华横溢,也在教育的熏陶中造就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因时因地制宜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思维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教会一个人不要只顾跟随者,而要学会超越者,我愿称之为“宝黛思维”。 春秋时期的美女西施,天生丽质,举手投足间都流露着妩媚与柔情,而那些仰慕西施不顾现实加以效仿的人,不仅失去自己的特点,还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在全民创造短视频的热潮中,李子柒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创新,以最具时代特征的形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由此可见,我们为人处世应当学习“宝黛思维”,以因地制宜为前提,实破框架束缚,勇于创新,方能成事。 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真正的好玉,还得用心细“攻”,而非“一锤定音”,强行为之套上框架。只有培养并运用“宝黛思维”,才不会在山清水秀时自我陶醉而落入俗套,才不会在山穷水尽时野驴技穷而止步不前。只有跳出框架的人,才能知所进,知所惧,知所适。识时务。 “宝黛思维”可激发人的潜力,帮助我们脱去少年的程格。少年的我们唯有善用“宝黛思维”,方可跳出“囚人”的框架,释放知识和人生的光彩。 总结大意
02-17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