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琪老师说:


· 第一步:审题
在我们身边有形形色色的人,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特点一定是不同的。有特点的人可以是:有高尚的品质的人,也可以是有缺点的,调皮的淘气的人,有特长的人、能干的人,也可以是有某种习惯的人,还可以是幽默风趣的人等。每个人的特点都不少,今天我们要选一个人最突出的特点来写。
要想写出人物特点,就要选择典型事例,将人物在事例中的表现写出来。要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出人物最突出的特点。
· 第二步:选材
1、抓典型,显特点。
要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就要围绕人物特点,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写。2、抓特点,写外貌。
外貌描写,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写,必须学会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要抓住外貌中有特色的地方写,眼睛有特色,就重点写眼睛,鼻子有特色,就着重写鼻子。灵活地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绍,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过程中多次描写,力求用较少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人以鲜活之感。 a、外貌描写要准。“准”就是要捕捉人物总貌,勾勒轮廓,准确地确定人物的年龄、身份。 b、外貌描写要精。“精”就是要重点观察,局部细描,写出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以便我们缩小目标,让读者如见其人。 c、外貌描写要深。“深”就是选择能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个性特征、气质情感的外貌特征重点描写,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物的特征。3、抓细节,显情感。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具体的细节描写中,会更加突出,彰显出来,因此要抓好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表达出情感。4、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腔,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5、准确的动作描写。
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 第三步:构思
我们在这里简要列出作文提纲。1、开头
要写好这篇习作,我们首先要考虑在开头部分该怎样引出人物。引出人物的方式有很多种。
(1)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引出; (2)可以先从人物的外貌描写入手,再自然引出; (3)可以概括人物在某一方面的特点,后面再用具体的事例展开来写。 如:高大健壮的身材,一张严肃的方脸,炯炯有神的眼睛上方镶着一对粗剑眉,这就是我的爸爸。他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2、中间
中间在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中体现人物特点。
(1)选用典型事例,把人物写具体;
(2)重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借此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特点。
(3)可以写一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3、结尾
总结特点,表达感想。 (1)可以用自然收尾的方式来结尾; (2)可以总结一下人物的特点,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想。 如:以后我一定要像XXX一样,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学的时候好好学,做个活泼好学的男子汉。· 第四步:表达
好词:描写外貌的词语:
虎头虎脑 眉清目秀 面黄肌瘦 亭亭玉立 骨瘦如柴
虎背熊腰 满面红光 白发苍苍 浓眉大眼 慈眉善目
描写心情的词语:
心花怒放 归心似箭 心旷神怡 忧心忡忡 惊魂未定
心如刀割 怒火中烧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描写动作的词语:
蹑手蹑脚 张牙舞爪 手忙脚乱 步履蹒跚 正襟危坐
大步流星 大摇大摆 横冲直撞 侧耳倾听 来回踱步
好句:①记得有一次妈妈要参加同学聚会,她把整个衣柜里的衣服翻出来,这件试试,那件试试,全部试完了,都没有找到满意的衣服。
②她圆圆的脸蛋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小巧玲珑的鼻子微微上翘;一张樱桃小嘴,说起话来有条有理,使人心悦诚服。
③徐老师一声令下,只见王依凡手里的绳子像彩环一样飞舞起来,她的马尾辫也在脑后随着她蹦跳的节奏有规律地甩来甩去。她轻轻一抬脚,绳子就从她脚下一闪而过,她跳得飞快,轻如飞燕。
④只见他右手捏着筷子,翘着兰花指,还将手腕向上翻了一翻。那机灵的小眼睛还不忘冲我和妈妈抛来几个媚眼,我和妈妈都被他这搞笑的样子逗乐了。
⑤只见他手腕轻轻一抖,锅里的食物随着他的手,有节奏地翻滚起来,越翻越高。然后,他把炒勺猛地一颠,锅被举到半空中,火苗“轰”的一下蹿得老高。最后,他把一个生鸡蛋轻轻一磕、打散,均匀地倒进锅里,再一翻、一颠、一捞,一份香喷喷的炒米粉就做成了,那手艺真绝!
以下提供了《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相关例文以及图文解读,供大家参考!
参考例文一
爱唠叨的妈妈我的妈妈有一双弯弯的眉毛,眼睛大大的,转来转去,炯炯有神。妈妈还有一个好看的鼻子,鼻子下面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她呀,可真是我们家里的“唠叨大王”。
这不,早上我还在做着好梦,她就在我的旁边的大吼大叫的:“起床!快起床!太阳晒到屁股上了!”唉!本来还想再睡一会儿懒觉,妈妈又拍了我一下屁股,说:“快起来上学,要迟到了。”听到这,我只好无可奈何地起床了。不然不知道还要唠叨多久。我刚进洗手间,耳边又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快点,别拖拖拉拉的。”“洗好了没?”“快吃饭!”……
我背起书包,刚要去上学,那熟悉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今天很冷,衣服多穿些。”说着,将衣服递给了我。“路上车很多,过马路要当心!要看没有车才能过去”“冷不冷?”“千万别着凉呀!”……我赶紧跑出来,心想:唉,妈,您也太唠叨了吧,这些话你已经说过千万次了哪一次不是这样说的呀!回头一看,妈妈还站在那里唠叨着……
中午放学刚回到家里,那熟悉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有没有作业”“作业多不多”……我听厌了,便说:“妈,我们家有没有棉花啊?”妈妈问:“要干吗?”“要塞住耳朵呀!不然您一整天就这样唠叨,我都快烦死了。”妈妈便解释说:“我这样做全是为了你呀。如果你生病了怎么办,上课迟到怎么办?”……唉!连解释都那么啰嗦!
爸爸回来了,便坐在沙发上抽起烟来。妈妈看见了,就走到爸爸身边,说:“死老头,还抽,还抽,再抽就变成了黑心肝……”我朝爸爸看了一眼,爸爸那无奈的眼神,让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心想:爸爸呀!你真可怜啊!怎么会去惹我们家的“唠叨大王”生气呀!这回你可惨了。
你说,我妈妈是不是可号称“唠叨大王”了?不过,我知道妈妈都是因为爱我们,所以这也是我们家甜蜜的“唠叨”。
参考例文二
捣蛋的弟弟 我弟弟是一个捣蛋的小家伙,别看他人都已经十一二岁了,骨子里却老是透着一种未褪去的捣蛋因子。我来给你讲一下他的光荣事迹吧! 天气已经逐渐变冷了,我起床时老是慢吞吞的,闭着眼睛抓衣服穿。弟弟知道我这个毛病,对妈妈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可以治好姐姐的老毛病的!”又话锋一转,“不过,你要答应我无论我做了什么你都不可以骂我。”妈妈虽然感到很奇怪,但看弟弟这么有信心就答应让他试一试。得到了妈妈的认可,弟弟威风极了,连看我都是一副“你完了”的眼神。 星期一到了,我还是改不了老毛病,拿着昨天晚上摆放好的已经分好正反的衣服,蒙着头穿上了,连看也没有看一眼。 到了学校,我发现周围的同学看着我时都是用着一种奇怪的眼神。难道我脸上有脏东西吗?我照了一下镜子,不对啊!什么也没有。那是怎么回事呢? 好朋友说:“倩倩,你看一下你后背上贴的是什么,连裤子上也贴了。”我脱了外套一看,上面贴了好多的猪头贴,一定是小弟干的,回去饶不了他。 下午,我怒火三丈地找到弟弟,指着外套上的东西,问:“是不是你干的?”他回答:“是我干的又怎样啊,反正老妈不会怪我,哼,谁怕谁啊。” 你看,弟弟是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啊!参考例文三
我的谢老师 我的班主任老师姓谢,单名菲。她高高瘦瘦的,挺直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衣着十分得体,显得斯斯文文。好一个雅而亮的名字,好一个漂亮的身材,好一个非凡气质的老师!她不但教给我们很多知识,教育我们怎么做人,还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谢老师优点多多,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带班“三宝”——细、严、爱。 细,是谢老师给我们的第一个感触。谢老师每次改作业的时候,总是细心地改,错比较多的地方,就会抽出时间来讲评,直到我们会为止。记得有一次,上课铃响起之后,谢老师拿着英语活动用书走到教室门口,鼻梁上那副眼镜在日光灯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老师将作业发了下来,我翻开一看,令我感到吃惊,我觉得没问题的作业(家长检查过的)居然也能查出错误来,我不得不佩服谢老师改作业时的认真和仔细。 严,是谢老师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我们班原先是个不守纪律、学习成绩不好的班级。但是谢老师来到我们班后,抓常规,抓纪律,抓习惯养成。制定了很多班规班约,每一项班规,谢老师从不含糊,更不随意。一次傍晚放学,班里一位男生故意不扫地,背起书包就走,被谢老师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最后,谢老师亲自坐镇,在严厉的监督下扫完了地。 爱,是谢老师留给我们最美的记忆。爱,是春风;爱是雨露。谢老师给我们的爱如春风般温柔,如雨露般甜润。她像妈妈一样疼爱着我们,又像知心姐姐一样关心帮助着我们。以前,妈妈总是说我很聪明但就是胆小,进了这个班级以后,谢老师总是鼓励我回答问题,还给我创造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以前在老家,我的成绩不怎么好,来到厦门,谢老师一直给我鼓励,给我信心。现在,我的成绩跃升到班级前茅了,爸爸妈妈都夸我进步了。 谢老师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呵护着我们,严格要求我们。她那“三宝”有如神奇的金箍棒,点石成金,点树成林。 我爱“三宝”!我爱藏着“三宝”的谢老师!参考例文四
不一般的老爷爷街上又飘来烤红薯的香味,我不禁想起了那个老爷爷。在我们学校门口的东侧,有一位卖烤红薯的老爷爷,跟别人相比,他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老爷爷大概60岁,虽然天天跟煤炭打交道,但是他经常穿着一套白衣白裤,干干净净的,衬着他那张黝黑的脸,给人一种干净质朴的感觉。
老爷爷烤红薯,火候把握得很好。大大小小的红薯,放在烤炉里,什么时候哪个红薯要翻身了,哪个红薯要出炉了,他只要用手摸一摸,捏一捏,就一清二楚。他烤的红薯不生不煳,诱人的香味常常透过教室的窗户钻进我们的鼻子里。
老爷爷从不吆喝,可他的烤炉前,一到放学就围满了孩子。你爱吃甜甜软软的红心薯,还是香香粉粉的白心薯,只要你买过一次,他就不会弄错。下次再来时,他拣出的红薯,保准合你的心意。
老爷爷非常讲究。他的炉子旁边有一个自制的垃圾桶,在他摊位周围的空地上找不到一点儿垃圾。不管哪个孩子把剥的红薯皮扔在地上,他都会弯着腰捡起来。下次那个扔红薯皮的孩子来了,老爷爷准会笑着说:“你剥的红薯皮,放到我这儿,我来收拾。你要知道,你是一个有文化的学生呀!”我每天放学回家,总会看见老爷爷的垃圾桶里堆得冒出尖儿来的红薯皮。
现在,我有三年没有见到老爷爷了,可是他的白衣黑脸、香喷喷的烤红薯,还有那个自制的垃圾桶,我都还记得。
图文解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