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话题。
在前两篇文字中,笔者就事论事将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常见问题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产生(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岗位(场所)未设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未经过充分、科学的技术论证。
3、职业病防护设施缺乏有效、动态的维护、检修,不能保证其有效运行。
4、未开展职业病防护设施相关性能的检测,实际运行效果未验证。
并将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拆分为以下三个“原因”:
(1)未认识到其存在职业病危害;
(2)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不掌握;
(3)不掌握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技术,也就是我们常常所的“无法设置!”。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第三个“原因”:不掌握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技术,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法设置!”。
“无法设置”、“这个没法做”等等是职业卫生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然而,许多工作场所果真是“无法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吗?笔者认为,所谓的“无法设置”不外乎几方面的因素:
其一、不掌握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相关技术;其二、在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方面存在各种困难,也许是资金的困难,也许是别的因素;其三、“无法设置”只是一个托词而已。
我们再来看三个例子。
例一:等离子切割工作岗位
等离子切割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弧光辐射(包括红外线辐射、可见光辐射和混合紫外线辐射,尤其是紫外线辐射,其强度远远大于电焊作业等其他电弧产生的光辐射。)、臭氧、氮氧化物、金属烟尘(金属氧化物烟尘)、噪声和高频电磁场。
此现场没有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甚至劳动者配备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极不规范,职业病风险较大。与用人单位管理人员沟通,给出的答复就是这种作业“无法设置”防护设施。
那么,我们来探讨等离子切割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一些技术问题。
一、尘毒的防护。
可以采取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采取折叠罩、移动罩、或者伸缩房的整体除尘的形式。
折叠罩示意图:
关于移动罩和伸缩房的示意,限于篇幅的原因,就不再插图了,各位同仁可以进一步研究。
第二种形式:可采用随切割头移动的追随式收尘罩进行局部除尘净化。
第三种形式:采用下吸式收尘罩进行除尘净化
二、噪声的控制
可能的话,尽可能采用自动切割,操作者在隔声室内工作
也可以采用水中切割,利用水来吸收噪声。水中切割比干式切割可降低噪声20dB(A)左右。也可采用加水帘割炬的方式进行切割,水帘的水量较大,约需要70~80L/min,噪声强度也可减低20dB(A)左右。
把工件置于水平位置切割可以有效降低噪声。
三、弧光辐射的防护
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佩戴外,在劳动者操作位设置适当高度的防弧光围挡,颜色可根据不同弧光的辐射强度进行选择,一般选择深茶色或橘黄色。
例二:一个岩棉生产企业清包作业场所。劳动者使用风铲将岩棉包内的耐火材料进行清理,以便为下一个工序(修包)做准备。
由图中可见(本来是有一段视频的,笔者能力有限,插不进视频,只能用图片替代了):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较大,扬尘严重,劳动者接触较强的手传振动,而且,他们佩戴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尽人意。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这样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认识是:“没办法”,“就是这种作业方式,能怎么办呢?”
能怎么办呢?
这种工作方式,噪声和手传振动控制难度极大,主要依托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但粉尘的控制还是有办法的,只是一个“没办法”成了托词而已。
正确的除尘方式是这样的:
例三:某制药厂某车间内有几十个这样的驰放气排气口,噪声强度在100dB(A)左右,这样排气口是否真的没有办法设置防噪声设施?次例作为给大家留下的扩展思考。本文就不再让笔者自己的思路局限大家的思路了。
总之,许多工作场所“无法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其多数原因是不掌握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相关技术,也不排除一些别有目的的原因以“无法设置”作为借口。
今天的内容就讨论到这里,随后继续讨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未经过充分、科学的技术论证”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