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中的虚拟社区:真实连接还是戏剧效果?
背景简介
社交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也影响了社会结构的形成。社交网络站点(SNSs)如MySpace和Facebook被设计用于连接人与人,但它们是否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本篇博文将探讨社交网络站点作为虚拟社区的功能与局限性。
社交网络站点作为虚拟社区的问题
社交网络站点被寄予厚望,用户期望通过这些平台建立有意义的社会联系。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人意。研究表明,用户可能对社交网络的应用程序抱有过高的期望。他们可能认为,只要创建一个个人资料,就能自动建立起友谊和社区感。但当技术未能满足这种期望时,用户往往会感到失望,并逐渐离开。
社交网络站点的戏剧效果
社交网络站点常常被看作是戏剧形式的一部分,尤其是当用户行为更接近于传统大众媒体的观众或听众时。MySpace名人转向更传统大众媒体的案例,以及广告、电影预告片等材料的增加,似乎表明社交媒体的内容正在变得更加标准化,用户也越来越被动。
真实的虚拟社区
尽管虚拟社区在MySpace上并非如预期的那么频繁出现,但仍有一定比例的用户通过社交网络站点建立了足够的身份和社交联系。这些活跃的用户与参与度较低的用户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更广泛地利用了现有的线下网络,尤其是本地网络。互动媒体的“临界质量”理论表明,当其他人采用一种新的互动媒体时,人们更有可能采用它。这意味着,只有当新用户发现他们的现有联系人中有很多已经在使用它时,他们才会成为社交网络服务(SNS)的活跃、忠诚用户。
离线与在线社区的联系
研究指出,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模式和关系建立并不仅限于线上。例如,使用社交媒体来了解在离线环境中遇到的人们,可能会让人感到更加融入和与他们的离线社区联系更紧密。这种现象表明,虚拟社区并非完全虚拟,而是在地理上邻近的线下社区的基础上构建的在线延伸。
总结与启发
社交媒体站点在创建社会联系和社区方面有其局限性。用户期望与实际结果之间的落差提醒我们,技术并非万能,社区的建立和维系需要更多线下的人际互动和真实世界中的连接。同时,社交媒体在促进人们与现实生活中已知的人建立联系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解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交资本和社区关系,对于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社交媒体研究和应用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线下与线上互动的混合模式,并开发出能捕捉这一复杂互动模式的工具。同时,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商和用户都应该意识到,保持活跃的线下联系对于建设健康的虚拟社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