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全栈开发学习指南:从JavaSe到MyBatis的深入探索.zip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Java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在企业级开发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学习笔记包含了Java技术栈的核心元素,如Java基础(JavaSe)、企业级应用开发(Spring)、运行平台(JVM)、数据库(MySQL)和持久层框架(MyBatis)。通过深入理解每个部分的核心概念和实践技巧,如面向对象编程、依赖注入、垃圾回收和SQL优化等,学习者将能够在企业环境中高效地进行软件开发。笔记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议通过项目实践来加深理解并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Java学习笔记:JavaSe、Spring、JVM、MySQL、MyBatis....zip

1. Java基础和面向对象编程

Java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在软件开发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向对象编程(OOP)是Java的核心思想,贯穿整个Java编程的始终。本章将深入探讨Java的基础知识以及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

1.1 Java语言概述

Java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推出的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具有跨平台、面向对象、安全性高、多线程等特点。Java源代码在经过编译后生成的字节码可以在任何安装了Java虚拟机(JVM)的平台上运行,这为Java带来了“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独特优势。

1.2 Java数据类型和变量

Java数据类型分为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包括byte、short、int、long、char、float、double和boolean,它们直接存储数值。引用数据类型则包括类、接口、数组等,它们存储的是对象的引用。

int number = 10; // 基本数据类型示例
String text = "Hello Java!"; // 引用数据类型示例

1.3 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它使用“对象”来思考问题,每个对象都包含了数据和可以操作数据的方法。在Java中,面向对象编程的四个主要概念包括类(class)、对象(object)、继承(inheritance)和多态(polymorphism)。

class Animal {
    void makeSound() {
        System.out.println("Animal makes a sound");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Override
    void makeSound() {
        System.out.println("Dog barks");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myDog = new Dog();
        myDog.makeSound(); // 输出 "Dog barks" 多态性的体现
    }
}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为接下来探讨Java的高级特性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对Java的深入理解,我们能够编写出更加高效、可维护的代码。

2. 集合框架的使用

2.1 Java集合框架概述

2.1.1 集合框架的结构与设计

Java集合框架提供了一套性能优化、高效率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和操作对象集合。集合框架中的核心接口包括List、Set和Map,分别对应有序列表、无序集和键值对映射表。这些接口定义了集合的基本操作,而具体的实现类如ArrayList、HashSet和HashMap等则负责提供具体的功能和性能特性。

集合框架的设计遵循接口抽象、实现扩展和具体类封装的原则。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数据结构,从而确保应用程序在运行时的高效性和可靠性。例如,当你需要快速随机访问元素时,可以选择ArrayList;而如果需要快速查找元素且无重复值,HashSet会是更好的选择。

2.1.2 List、Set、Map接口的使用和区别
  • List接口 以列表的形式存储一系列元素,并保持元素的插入顺序。List中的元素可以重复,常用的实现类包括ArrayList和LinkedList。

  • ArrayList 基于动态数组实现,提供快速随机访问,但是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需要移动大量元素。

  • LinkedList 基于双向链表实现,插入和删除操作较快,但随机访问速度慢。

  • Set接口 存储唯一的元素集合。Set不保证迭代顺序,常用的实现类包括HashSet和TreeSet。

  • HashSet 基于HashMap实现,提供快速的添加和查找操作。

  • TreeSet 基于红黑树实现,元素会自动排序。

  • Map接口 存储键值对映射,每个键映射到一个特定的值。Map不保证映射的顺序,常用的实现类包括HashMap和TreeMap。

  • HashMap 基于哈希表实现,提供快速的添加和查找操作。

  • TreeMap 基于红黑树实现,键会自动排序。

2.2 集合类的高级特性

2.2.1 迭代器(Iterator)和ListIterator

迭代器(Iterator)是Java集合框架中用于遍历集合对象的接口。Iterator提供了一种统一的遍历方式,通过它可以访问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而不暴露内部结构。ListIterator是Iterator的扩展,专门用于List集合,支持双向遍历、元素替换和插入。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One");
list.add("Two");
list.add("Three");

// 获取List的迭代器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tring item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item);
}

// 获取List的ListIterator
ListIterator<String> listIterator = list.listIterator();
while (listIterator.hasNext()) {
    String item = list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item);
    // 进行双向遍历和修改操作...
}
2.2.2 并发集合与线程安全

Java集合框架提供了一组线程安全的集合类,以便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这些集合类包括Vector、Stack、Hashtable以及基于java.util.concurrent包的类,如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等。

并发集合使用先进的并发控制机制,如分段锁、原子操作等,以减少线程间的竞争和冲突,提高多线程程序的性能和可伸缩性。

// 使用ConcurrentHashMap作为线程安全的Map实现
ConcurrentHashMap<String, String> concurrent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concurrentMap.put("key", "value");

// 使用CopyOnWriteArrayList作为线程安全的List实现
CopyOnWriteArrayList<String> copyOnWriteList = new CopyOnWriteArrayList<>();
copyOnWriteList.add("element");

2.3 集合框架的性能优化

2.3.1 理解Java集合的性能特征

Java集合框架的性能优化关键在于理解不同集合类在添加、删除和查找操作上的时间复杂度。例如,ArrayList在随机访问时表现出色,但在频繁插入和删除时性能较差。而LinkedList则更适合频繁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合理选择集合类型,可以显著提高程序效率。

| 集合类型 | 添加/删除首部 | 添加/删除尾部 | 随机访问 | 迭代 | |----------|----------------|----------------|-----------|------| | ArrayList | O(n) | O(1) | O(1) | O(n) | | LinkedList | O(1) | O(1) | O(n) | O(n) | | HashMap | O(n) | O(n) | O(1) | O(n) | | TreeMap | O(log n) | O(log n) | O(log n) | O(n) |

2.3.2 集合使用最佳实践

集合框架的最佳实践包括:

  • 选择合适的集合类 :根据数据操作需求选择合适的集合类型。
  • 预估容量 :对于ArrayList和HashMap等可能需要扩容的集合,预估并指定初始容量可以减少扩容操作带来的性能开销。
  • 使用迭代器进行遍历 :为了安全地在遍历集合过程中进行元素删除或修改,应该使用迭代器进行遍历。
  • 避免使用同步封装 :避免使用Collections.synchronizedXXX方法对集合进行同步封装,因为它并不总是线程安全的。应使用并发集合或直接使用同步代码块来保护共享数据。
// 避免使用
List<String> synchronizedLis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 ArrayList<>());

// 使用并发集合
List<String> concurrentList = new CopyOnWriteArrayList<>();

集合框架的高效使用对于Java应用程序的性能至关重要。在后续章节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集合框架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优化和高级应用。

3. 多线程和网络编程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多线程编程和网络编程是构建高效、响应迅速的应用程序的关键技术。Java作为一门成熟的编程语言,提供了强大的API和框架来支持这两方面的需求。本章节将深入探讨Java在多线程编程和网络编程中的应用,包括多线程的基本概念、网络通信的基础和高级特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开发中的最佳实践。

3.1 Java多线程编程基础

Java语言从诞生之初就支持多线程编程,使得开发者能够创建并行执行的任务,从而充分利用多核CPU的优势,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3.1.1 线程的创建和运行

创建和运行线程是Java多线程编程中最基础的操作。Java提供了两种方式来实现这一过程: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执行的代码
    }
}

MyThread t = new MyThread();
t.start(); // 启动线程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执行的代码
    }
}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MyRunnable());
t.start();

在这两段代码中, MyThread MyRunnable 分别定义了线程将要执行的任务。它们的执行都是通过调用 start() 方法来启动的。需要注意的是, run() 方法中编写的是线程执行的代码,而在调用 start() 方法后,JVM会在新的线程中执行 run() 方法内的代码。

3.1.2 线程的同步与通信

在多线程编程中,线程同步和通信是确保数据一致性和防止竞态条件的关键技术。Java提供了synchronized关键字和Object类中的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来实现这些功能。

同步

同步确保当一个线程在访问一个共享资源时,其他线程不能同时访问这个资源,从而避免了并发问题。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ynchronizedMethod() {
    // 访问共享资源的代码
}

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JVM会自动处理线程的同步问题。

通信

线程通信通常是通过Object类中的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实现的。

synchronized (lockObject) {
    while (!condition) {
        lockObject.wait(); // 等待
    }
    // 处理业务逻辑
}

// 在某个条件成立后
synchronized (lockObject) {
    condition = true;
    lockObject.notify(); // 通知等待线程
}

这里,一个线程通过调用wait()方法进入等待状态,直到其他线程调用notify()或notifyAll()方法,唤醒等待中的线程。这种方式允许线程之间进行高效的协作。

3.2 Java网络编程入门

网络编程允许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Java的网络API提供了丰富的类和接口,使得开发者可以方便地构建网络应用。

3.2.1 基于Socket的网络通信

Socket编程是网络通信的基础。Java通过 .Socket和 .ServerSocket类提供了对TCP/IP协议的支持。

客户端Socket编程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hostname", port); // 连接到服务器
InputStream input = socket.getInputStream(); // 获取输入流
OutputStream output = socket.getOutputStream(); // 获取输出流

// 数据传输操作...

socket.close(); // 关闭连接

客户端通过创建一个Socket实例来连接到服务器,并通过输入输出流与服务器交换数据。

服务器端Socket编程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 监听端口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 接受客户端连接

InputStream input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数据传输操作...

clientSocket.close(); // 关闭连接
serverSocket.close(); // 关闭服务器端监听

服务器端通过ServerSocket监听一个端口,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一旦接受请求,即可通过客户端Socket与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

3.2.2 使用NIO实现非阻塞I/O

Java NIO(New Input/Output)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标准Java I/O的I/O工作方式,用于构建高性能、可扩展的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

选择器(Selectors)

选择器允许单个线程管理多个网络连接。这是通过使用选择器注册感兴趣的通道(如SocketChannel),然后在单个线程中循环检查它们的状态来完成的。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serverSocketChannel.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port));
serverSocket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serverSocket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while (true) {
    int readyChannels = selector.select();
    if (readyChannels == 0) continue;
    Set<SelectionKey> selectedKeys = selector.selectedKeys();
    Iterator<SelectionKey> keyIterator = 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keyIterator.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keyIterator.next();
        if (key.isAcceptable()) {
            // 接受新的连接...
        } else if (key.isReadable()) {
            // 读取数据...
        }
        // 其他状态...
        keyIterator.remove();
    }
}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选择器,并将一个非阻塞的服务器Socket通道注册到选择器上。通过调用选择器的select()方法,我们可以检查在任何注册的通道上是否有感兴趣的I/O操作准备就绪。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网络连接,特别适合于高并发的应用。

3.3 高级多线程应用

随着应用复杂度的提高,对多线程编程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Java提供了更多的高级特性来支持这些复杂的场景,如线程池和并发工具类。

3.3.1 线程池的使用和原理

线程池是一种创建和管理线程的技术,用于优化资源的使用,控制并发的数量,并减少线程创建和销毁的开销。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4); // 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executor.submit(() -> {
    // 要执行的任务代码
});
executor.shutdown(); // 关闭线程池

Java提供了Executor框架来简化线程池的使用。通过调用Executors工具类提供的工厂方法,可以方便地创建不同类型的线程池。

线程池的工作原理

线程池主要包含三个核心组件:工作线程池、任务队列和线程工厂。工作线程池负责执行任务,任务队列用于存放待执行的任务,线程工厂负责创建新的工作线程。

线程池的工作流程如下:

  1. 线程池刚创建时,里面没有线程。任务队列是作为参数传进来的。不过,就算队列里面会有任务,线程池也不会马上执行它们。
  2. 当调用execute()方法添加一个任务时,线程池会做如下判断:
    • 如果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小于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那么会创建新的线程来执行新添加的任务。
    • 如果正在运行的线程数量大于或等于corePoolSize,那么会将新添加的任务放到任务队列中排队等待执行。
    • 如果任务无法加入到任务队列中等待执行,那么就创建新的线程,直到运行的线程数量达到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如果这时候还是不能执行新任务,就会根据我们提供的拒绝策略来处理无法执行的任务。

3.3.2 并发工具类的应用

Java并发工具类提供了比synchronized和volatile关键字更高级的并发控制能力,用于处理更复杂的并发场景。

常用并发工具类
  • CountDownLatch :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完成操作。
  • CyclicBarrier :用于使多个线程相互等待,直到到达某个公共屏障点(所有线程都到达该点后才能继续执行)。
  • Semaphore :用于限制可以访问某些资源的线程数量。
使用示例
// CountDownLatch示例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5); // 初始化计数器为5

for (int i = 0; i < 5; i++) {
    new Thread(() -> {
        try {
            // 模拟任务执行
            Thread.sleep((long)(Math.random() * 100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finish!");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latch.countDown(); // 执行完毕后计数器减一
        }
    }).start();
}

try {
    latch.await(); // 等待计数器归零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All tasks finished!");

在本示例中,CountDownLatch被用于确保主线程等待多个工作线程执行完毕后再继续执行。

通过掌握Java的多线程编程基础、网络编程入门以及高级多线程应用,开发者能够设计出更加高效、可扩展的Java应用程序。本章提供了这些关键概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帮助读者在实际开发中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Java虚拟机(JVM)内存模型和垃圾回收

4.1 JVM内存结构解析

4.1.1 JVM运行时数据区的组成

Java虚拟机(JVM)在执行Java程序的过程中,会把管理的内存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这些区域有其特定的用途,生命周期,以及创建和销毁的时机。JVM运行时数据区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方法区(Method Area)
  • 堆(Heap)
  • Java栈(Java Stack)
  •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方法区(Method Area)

方法区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以及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它是在JVM启动的时候被创建,虽然方法区逻辑上属于堆的一部分,但是通常为了与堆进行区分,人们习惯把它单独分出一块区域。

堆(Heap)

堆是JVM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以及数组都在这里分配内存。堆是垃圾收集器主要管理的区域,因此它也被称为“GC堆”。

Java栈(Java Stack)

Java栈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当进入一个方法时,就会创建对应的栈帧(Frames)用于存储局部变量和部分过程结果,方法结束后这些栈帧会弹出栈结构并释放。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本地方法栈与Java栈所发挥的作用非常相似,只不过本地方法栈是为虚拟机使用到的本地方法服务的。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程序计数器是一个较小的内存空间,它可以看作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

4.1.2 堆内存与非堆内存的区别和管理

堆内存(Heap Memory)

堆内存是JVM中所有线程共享的部分,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它主要用于存放对象实例和数组,因此也被称为实例内存或对象内存。堆内存的大小通过-Xmx和-Xms参数进行控制。

非堆内存(Non-Heap Memory)

非堆内存包括方法区和直接内存。方法区用来存储已被JVM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以及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直接内存通常指的是Java的NIO类使用到了操作系统的本地方法库,直接访问内存空间,不经过JVM堆内存。

堆内存和非堆内存的管理方式不同。堆内存是由垃圾收集器回收,而非堆内存中的方法区则由JVM进行管理,当方法区无法满足内存分配需求时,将抛出OutOfMemoryError。

在Java 8中,元空间(Metaspace)取代了永久代(PermGen),它位于本地内存中,这部分内存不再受到JVM的限制,而是受到操作系统的限制。通过这样的改进,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内存空间,并优化内存使用。

// 堆内存分配示例
public class HeapMemory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大的对象实例
        Object obj = new Object();
        // 当对象不再使用时,堆内存可以被垃圾回收器回收
        obj = null;
        // 建议JVM进行垃圾回收
        System.gc();
    }
}

在上面的代码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Object对象,该对象分配在堆内存中。当不再需要这个对象时,我们可以将其引用设置为null,并建议JVM进行垃圾回收。

4.2 JVM垃圾回收机制

4.2.1 垃圾回收算法的原理和实现

JVM的垃圾回收机制主要负责回收堆内存中不再使用的对象,其目的是为了回收不再被引用的对象占用的内存空间,从而避免内存泄漏和提升应用性能。垃圾回收算法的原理和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引用计数法(Reference Counting)
  • 根搜索算法(Root Tracing)
引用计数法(Reference Counting)

引用计数法通过记录每个对象被引用的次数来判断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如果一个对象的引用计数为零,则说明没有任何引用指向该对象,可以被垃圾回收器回收。不过,这种方法存在循环引用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维护引用计数会增加开销。

根搜索算法(Root Tracing)

根搜索算法通过一系列称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根节点出发向下搜索,如果一个对象没有被GC Roots直接或间接引用到,则说明该对象是不可达的,可以被回收。

4.2.2 调优垃圾回收策略提高性能

调优垃圾回收策略对于提升Java应用的性能至关重要。不同垃圾回收器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调优:

  • 串行垃圾回收器( Serial Garbage Collector )
  • 并行垃圾回收器( Parallel Garbage Collector )
  • 并发标记清除垃圾回收器( CMS Garbage Collector )
  • G1垃圾回收器( G1 Garbage Collector )
串行垃圾回收器( Serial Garbage Collector )

串行垃圾回收器是最基础的、采用单线程进行垃圾收集的机制,适用于单核处理器或者小数据量的情况,因为它在进行垃圾收集时会暂停其他所有的工作线程。

并行垃圾回收器( Parallel Garbage Collector )

并行垃圾回收器也称为吞吐量垃圾回收器,它使用多线程进行垃圾回收,可以减少垃圾回收的停顿时间,并提供更高的吞吐量。

并发标记清除垃圾回收器( CMS Garbage Collector )

CMS垃圾回收器的目标是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并发回收垃圾,适用于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的应用。但是它对CPU资源消耗较高,且在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内存碎片。

G1垃圾回收器( G1 Garbage Collector )

G1垃圾回收器是一款面向服务端应用的垃圾回收器,它将堆内存分割为多个大小相等的独立区域(Region),这样可以避免全区域垃圾回收。G1垃圾回收器适用于大堆内存的应用,并且能够有效地管理软实时的应用。

// 启用并行垃圾回收器
-XX:+UseParallelGC
// 启用G1垃圾回收器
-XX:+UseG1GC

调优垃圾回收器策略时,可以通过设置JVM参数来指定使用的垃圾回收器。例如,启用并行垃圾回收器可以设置 -XX:+UseParallelGC ,启用G1垃圾回收器则可以设置 -XX:+UseG1GC

4.3 JVM调优和故障诊断

4.3.1 常用JVM参数和监控工具

为了提升Java应用的性能,需要对JVM进行适当的调优。调优往往包括修改JVM启动参数、监控系统资源和垃圾回收状态等。以下是常用的JVM参数和监控工具:

常用JVM参数
  • -Xms -Xmx 分别用来设置堆内存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 -Xss 用来设置每个线程的堆栈大小
  • -XX:+UseG1GC 启用G1垃圾回收器
  •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在内存溢出时自动生成堆转储文件
监控工具
  • jstat: 用于显示虚拟机的统计信息
  • jmap: 用于生成堆转储快照文件
  • jconsole: Java监视与管理控制台,提供了一个图形界面来监控和管理Java应用
  • VisualVM: 高级的监控工具,支持插件扩展
# 使用jstat命令监控垃圾回收状态
jstat -gc <pid> <interval> <count>
常见问题排查
  • OutOfMemoryError: 内存不足错误,可能是堆内存太小或应用中存在内存泄漏
  • CPU使用率过高: 可能是由于垃圾回收效率低下或应用逻辑过于复杂

4.3.2 JVM内存泄漏和性能问题排查

识别和定位JVM内存泄漏是性能调优的重要方面。在Java中,内存泄漏通常是由于应用程序无意中保持了对对象的引用导致的。以下是一些排查内存泄漏和性能问题的方法:

  • 使用jmap命令获取堆内存的快照
  • 使用MAT(Memory Analyzer Tool)或jhat分析堆转储文件
  • 利用VisualVM进行实时监控,并观察内存使用情况的变化趋势

通过监控工具获取内存使用信息并结合实际代码分析,可以发现内存泄漏的根源。对于性能问题,通常需要分析线程状态、JVM参数配置以及垃圾回收日志来确定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应优化。

// 垃圾回收日志分析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GarbageCollectionAnalys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启用详细垃圾回收日志
        System.setProperty("java_TOOL_OPTIONS", "-XX:+PrintGCDetails -XX:+PrintGCTimeStamps");
        // 创建对象,模拟内存分配
        Object[] largeObjectArray = new Object[10000];
        // 建议执行垃圾回收
        System.gc();
    }
}

在上面的示例代码中,我们通过设置系统属性来启用垃圾回收的日志打印。这使得在垃圾回收发生时能够记录详细的垃圾回收信息,有助于进行性能分析和问题诊断。

5. Spring框架的核心概念和Web开发

5.1 Spring框架基础

5.1.1 Spring的核心概念和特点

Spring框架是一个开源的Java平台,它为企业级应用开发提供了全面的编程和配置模型。核心概念包括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编程(AOP),这两个概念在Spring的设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 控制反转(IoC) :通过自动装配和依赖注入(DI)来管理对象间的依赖关系,从而使得代码松耦合。开发者不再需要在代码中直接实例化依赖对象,而是由Spring容器通过配置或注解来注入。

  • 面向切面编程(AOP) :允许开发者通过声明的方式定义方法执行的切面,如日志、事务管理等,这有助于减少代码的重复性和提高模块化。

特点包括: - 轻量级 :Spring非常轻量,核心库在2MB以下。 - 依赖注入 :简化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配置。 - 面向切面编程 :提供事务管理、安全性和日志记录等横切关注点的一致方法。 - 支持多种编程模式 :支持声明式事务、MVC模式等。 - 容器 :提供了一个应用对象的管理环境,用于创建、配置、管理对象。

5.2 Spring Web开发入门

5.2.1 Spring MVC的工作原理

Spring MVC是一种基于模型-视图-控制器(MVC)设计模式的Web框架,它将Web层分隔为控制器、模型、视图和核心Servlet分发器,以实现清晰的职责分离。

工作原理如下:

  1. 用户请求 :用户通过浏览器发起一个HTTP请求。
  2. DispatcherServlet :核心分发器接收到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Controller。
  3. Controller处理 :Controller处理请求并调用相应的Service层处理业务逻辑。
  4. Service层 :Service层调用DAO层进行数据持久化操作。
  5. 返回结果 :Service层处理完毕后,返回一个Model对象和视图名称给Controller。
  6. 视图解析 :Controller接收到返回结果后,选择一个合适的视图进行渲染,并将模型数据传递给视图。
  7. 响应用户 :DispatcherServlet将渲染后的视图结果返回给用户。

5.2.2 RESTful Web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一种架构风格,设计简洁且易于理解,是构建Web服务的流行方法。Spring MVC支持RESTful Web服务的开发。

开发步骤包括:

  1. 定义资源 :确定要公开的服务资源,并创建相应的资源类。
  2. 使用注解 :利用 @RestController 注解标识控制器,并使用 @GetMapping @PostMapping 等注解定义资源的操作方法。
  3. 数据绑定与验证 :使用 @RequestBody @RequestParam 等注解将HTTP请求的数据绑定到控制器方法的参数上。
  4. 返回数据 :使用 ResponseEntity 类或直接返回POJO或集合,Spring MVC会自动序列化为JSON或XML格式。
  5. 异常处理 :定义全局异常处理器来处理请求过程中出现的异常。

5.3 Spring高级特性

5.3.1 Spring事务管理

Spring事务管理提供了编程式和声明式两种方式,以实现对事务的控制。

  • 编程式事务管理 :需要编写代码实现事务的开启、提交和回滚。
  • 声明式事务管理 :通过配置或注解来管理事务,无需修改业务逻辑代码。声明式事务管理更加灵活,易于配置。

5.3.2 Spring AOP的原理与应用

Spring AOP允许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切面来增加额外行为。AOP的主要目的是解耦功能,使得横切关注点模块化。

  • 代理机制 :Spring AOP默认使用JDK动态代理或CGLIB代理机制来创建目标对象的代理实例。
  • 切点表达式 :定义切点表达式(Pointcut),以指定哪些方法将被拦截。
  • 通知类型 :定义不同类型的通知(Advice),如前置通知、后置通知、环绕通知等。
  • 应用 :Spring AOP常用于日志记录、事务管理、安全检查等方面。

代码示例:

@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LoggingAspect {
    @Pointcut("execution(* com.example.service.*.*(..))")
    public void serviceLayerExecution() {}

    @Before("serviceLayerExecution()")
    public void logBefore(JoinPoint joinPoint) {
        // 日志记录逻辑
    }
}

以上代码展示了如何定义一个切面,它将在服务层方法执行前记录日志。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Java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在企业级开发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学习笔记包含了Java技术栈的核心元素,如Java基础(JavaSe)、企业级应用开发(Spring)、运行平台(JVM)、数据库(MySQL)和持久层框架(MyBatis)。通过深入理解每个部分的核心概念和实践技巧,如面向对象编程、依赖注入、垃圾回收和SQL优化等,学习者将能够在企业环境中高效地进行软件开发。笔记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议通过项目实践来加深理解并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 17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