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全景图: 按照距离划分:分为本地容灾 同城容灾 异地容灾
本地容灾包括本地高可用和本地主备。(本数据中心的两机房、机柜)
本地高可用这个方案为了保持业务的连续性,从两个层面来考虑:
①一个是从主机、服务器这个层面考虑,假如这个服务器上的虚拟机或者业务挂了,可以自动的从其他服务器上把它拉活,以此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主要是通过集群HA、DRS、DPM的这些特性。
②另一个就是从存储层面来考虑,使用的Hypermetro特性/ HyperMirror+SmartVirtualization(异构存储,RTO、RPO>0)。推荐Hypermetro
Hypermetro特性基于两套存储阵列实现双活,两端阵列的双活LUN数据实时同步,且双端能够同时处理应用服务器的 I/O 读写请求,面向应用服务器提供无差异的两个站点并行访问能力。当任何一台磁盘阵列故障时,业务自动无缝切换到对端存储访问,业务访问不中断。
本地高可用的RTO=0、RPO=0。
本地主备容灾使用的是同步远程复制技术实现的。RPO=0、RTO>0
主备主要是存储层的远程复制。
同城容灾包括同城主备容灾和同城双活容灾。(同城的两数据中心(300km内))
同城主备容灾通过同步远程复制技术和异步远程复制技术实现,这两种技术在写复制的时候不一样。同步远程复制是对端(灾备端)写IO完成返回写成功,异步远程复制就是本端写IO完成返回写成功。主备容灾这个技术很成熟,但是会停止业务,RTO>0,如果是同步远程复制技术,RPO=0,如果是异步远程复制技术,RPO>0。
同城双活容灾这个技术通过华为的Hypermetro实现,一端业务故障时,另一端系统能够自动拉起,但使用双活的成本高,理论上RTO=0、RPO=0。
异地容灾包括两地三中心和主备容灾。(两数据中心距离大于300km)
两地三中心是同城双活或同城主备再与异地主备实现两地三中心技术,使用的是并联或级联技术,适用于业务不允许中断,对数据要求严格的场景,如金融机构等。RTO、RPO较灵活。
另外一种是异地主备容灾的方式,跟同城容灾的主备相比方式不一样,主要是用异步远程复制实现的。RTO>0、RPO>0
双活数据中心:
双活要从全面的角度考虑的话,从安全层、传输层、业务(应用)层、网络层、计算集群、存储层来考虑
安全层通过防火墙、安全策略规划和设计保证来访问安全。
传输层通过设备、链路和板卡冗余,构建可靠的双活传输网络。波分设备提升光信号传输距离。实现链路复用,将数据中心两对链路,减少到一对链路。
业务(应用)层双活通过负载均衡来实现,也就是GSLB和SLB实现的,通过应用集群技术和数据库集群技术实现。C/S通过应用集群自身特性(Oracle RAC 、IBM DB2),B/S通过LB实现业务负载。
网络层双活数据中心间IP和FC网络互通。通过全局负载均衡器(GSLB)、服务器负载均衡器(SLB)实现双活。如果外部有一个业务请求信息过来,先到SLB,SLB会查看自己所在的数据中心的主机是否可用,能否提供业务,如果发现主机故障,这时候会触发GSLB,然后改GSLB会通知对端的GLSB开始工作,GSLB会通知下面的SLB工作,SLB会通知底下的主机对业务请求做出响应,然后返回响应给对端,完成双活。
SLB\GSLB:
对象不一样:
SLB:本数据中心内的流量负载,数据中心内的故障切换
GSLB:做到两个数据中心间的流量的负载,保证用户可以使用距离最近的服务器,从而确保访问质量。
原理不一样:
SLB是通过代理的方式 去选择用户选择哪一台Web服务器。
GSLB采用DNS解析控制用户访问哪个数据中心
计算集群双活将两个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添加至同一个大集群。主要用的是HA\DRS
存储层双活一般是选用华为的存储,用的是Hypermetro这个特性,实现了RTO、RPO=0,实现存储双活。在写IO上,上层下发一个写IO,首先两端存储会有一个写互斥,先拿到写权限的一端,就先开始写,写完后,另一端也要写完成后才会返回写成功。读的时候,用到了Ultra path特性,根据Ultra path特性选择一条最优路径,免网关的一个设计,不需要VIS,替代VIS去重新选择一个最优路径,减少设备和开销。而且开启了Hypermetro也可以异构存储,把这些存储阵列制成了vDISK统一使用。
*两地三中心有哪些架构?有什么区别?
图 1 同步+异步(级联组网)
图 2 异步+异步(级联组网)
图 3 同步+异步(并联组网)
图 4 异步+异步(并联组网)
图 5 多对一级联组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