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改mysql执行计划_几种改变执行计划的方法

一、使用Hint

1、可以从v$sql_hint视图中查询Oracle所支持的所有的hint

2、Hint分为6种:

1)初始化参数hint(可以覆盖在系统级或者会话级定义的初始化参数),如:

all_rows,

first_rows,cursor_sharing_exact, dynamic_sampling, gather_plan_statisitcs,

no_cpu_costing,

optimizer_features_enable,opt_param,

(no_)result_cache,rule

2)查询转化hint(在逻辑优化阶段控制查询转化技术),如:

(no_

)eliminate_join,no_expand,(no_)merge,(no_)outer_join_inner,(no_)push_pred,(no_)push_subq,

no_query_transformation,(no_)rewrite,(no_)nunest,no_xmlindex_rewrite,no_xml_query_rewrite

use_concat

3)访问路径hint(控制访问数据的方法,比如是否使用索引等等),如:

cluster,full,hash,(no_)index,index_asc,index_combine,index_desc,(no_)index_ffs,index_join,(no_)index_ss,

index_ss_asc,index_ss_desc

4)连接提示hint(不仅控制连接的方法,还控制连接表的顺序),如:

leading,(no_)nljbatching,ordered,(no_)start_transformation,(no_)swap_join_inputs,(no_)use_hash,

(no_)use_merge,use_merge_cartesian,(no_)use_nl,use_nl_with_index

5)并行处理hint(控制如何使用并行处理),如:

(no_)parallel,(no_)parallel_index,pq_distribute,(no_)px_join_filter

6)其他hint(控制没有归到前几种分类的其他一些特性的使用),如:

(no_)append,

(no_)cache,driving_site,model_min_analysis,(no_)monitor,qd_name

二、使用outline(大纲)或sql profile固定执行计划

create or replace outline myoutline

for category mycategory

on

select count(*) from t  ;

三、SQL改写

1、with 子句:可解决表被多次扫描的问题

2、insert all: (在查询期间数据无变化的前提下),可将多条insert语句用insert all来改写

3、rownum分页:

4、rownum实体化: 加入rownum之后,某些情况下可改变表连接的顺序(11.2.0.3以前的版本)

5、TABLE ACCESS BY USER ROWID方式:若在查询条件中使用rowid作为条件,则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执行计划

6、result cache: 使用缓存结果集

select /*+ result_cache */ count(*) from t;

此SQL今后的执行中将使用第一次缓存的结果集;但是,当结果集发生变化时(数据更新后),会重新刷新缓存结果集,因此,此方法不适用于经常变化的表!!

7、谓词中是否使用了分区条件:如果是分区表,则谓词中一定使用分区条件,才会在分区范围内进行查询。

四、利用数据库设计特性

1、分区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使用分区表

2、cluster(簇表)表类型:Cluster表可避免排序;但是cluster表因为排序的特性,更新较慢

3、iot(索引组织表)表类型:iot表可消除“回表” — TABLE ACCESS BY INDEX ROWID,因此查询性能会有所提升

4、物化视图:物化视图区别于普通视图,它实际存储了数据,并且只在刷新时才会去重新查询一次,所以适时地使用物化视图,能提高查询性能

5、并行度的影响:适当地使用并行查询

6、列空值的影响:适当地加上非空约束也能优化执行计划

7、主外键影响:表连接查询时,是否存在主外键,也会影响执行计划

五、其他手段

1、使用dbms_stats.SET_table_stats人为修改表的统计信息,也会影响执行计划

2、预估索引效果(虚拟索引):create index ix_t_id on t(object_id) nosegment;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lient] port = 3306 socket=/home/mysql/data/mysql.sock [mysqld]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user = mysql #--- 表示MySQL的管理用户 port = 3306 #--- 端口 #basedir=/usr/local/mysql socket=/home/mysql/data/mysql.sock #-- 启动的sock文件 datadir=/home/mysql/data log-bin=/home/mysql/mysql-bin log-error=/home/mysql/log/mysqld.log pid-file =/home/mysql/mysqld.pid bind-address = 0.0.0.0 server-id = 1 #表示是本机的序号为1,一般来讲就是master的意思 skip-grant-tables skip-name-resolve # 禁止MySQL对外部连接进行DNS解析,使用这一选项可以消除MySQL进行DNS解析的时间。但需要注意,如果开启该选项, # 则所有远程主机连接授权都要使用IP地址方式,否则MySQL将无法正常处理连接请求 #skip-networking back_log = 600 # MySQL能有的连接数量。当主要MySQL线程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这就起作用, # 然后主线程花些时间(尽管很短)检查连接并且启动一个新线程。back_log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 # 如果期望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你需要增加它。也就是说,如果MySQL的连接数据达到max_connections时,新来的请求将会被存在堆栈中, # 以等待某一连接释放资源,该堆栈的数量即back_log,如果等待连接的数量超过back_log,将不被授予连接资源。 # 另外,这值(back_log)限于您的操作系统对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 # 你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可以检查你的OS文档找出这个变量的最大值),试图设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 max_connections = 500 # MySQL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服务器的并发连接请求量比较大,建议调高此值,以增加并行连接数量,当然这建立在机器能支撑的情况下,因为如果连接数越多,介于MySQL会为每个连接提供连接缓冲区,就会开销越多的内存,所以要适当调整该值,不能盲目提高设值。可以过'conn%'通配符查看当前状态的连接数量,以定夺该值的大小。 max_connect_errors = 6000 # 对于同一主机,如果有超出该参数值个数的中断错误连接,则该主机将被禁止连接。如需对该主机进行解禁,执行:FLUSH HOST。 open_files_limit = 65535 # MySQL打开的文件描述符限制,默认最小1024;当open_files_limit没有被配置的时候,比较max_connections*5和ulimit -n的值,哪个大用哪个, # 当open_file_limit被配置的时候,比较open_files_limit和max_connections*5的值,哪个大用哪个. table_open_cache = 128 # MySQL每打开一个表,都会读入一些数据到table_open_cache缓存中,当MySQL在这个缓存中找不到相应信息时,才会去磁盘上读取。默认值64 # 假定系统有200个并发连接,则需将此参数设置为200*N(N为每个连接所需的文件描述符数目); # 当把table_open_cache设置为很大时,如果系统处理不了那么多文件描述符,那么就会出现客户端失效,连接不上 max_allowed_packet = 1000000000 # 接受的数据包大小;增加该变量的值十分安全,这是因为仅当需要时才会分配额外内存。例如,仅当你发出长查询或MySQLd必须返回大的结果行时MySQLd才会分配更多内存。 # 该变量之所以取较小默认值是一种预防措施,以捕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错误信息包,并确保不会因偶然使用大的信息包而导致内存溢出。 binlog_cache_size = 1M # 一个事务,在没有提交的时候,产生的日志,记录到Cache中;等到事务提交需要提交的时候,则把日志持久化到磁盘。默认binlog_cache_size大小32K max_heap_table_size = 67108864 # 定义了用户可以创建的内存表(memory table)的大小。这个值用来计算内存表的最大行数值。这个变量支持动态改变 tmp_table_size = 67108864 # MySQL的heap(堆积)表缓冲大小。所有联合在一个DML指令内完成,并且大多数联合甚至可以不用临时表即可以完成。 # 大多数临时表是基于内存的(HEAP)表。具有大的记录长度的临时表 (所有列的长度的和)或包含BLOB列的表存储在硬盘上。 # 如果某个内部heap(堆积)表大小超过tmp_table_size,MySQL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将内存中的heap表改为基于硬盘的MyISAM表。还可以通过设置tmp_table_size选项来增加临时表的大小。也就是说,如果调高该值,MySQL同时将增加heap表的大小,可达到提高联接查询速度的效果 read_buffer_size = 4194304 # MySQL读入缓冲区大小。对表进行顺序扫描的请求将分配一个读入缓冲区,MySQL会为它分配一段内存缓冲区。read_buffer_size变量控制这一缓冲区的大小。 # 如果对表的顺序扫描请求非常频繁,并且你认为频繁扫描进行得太慢,可以通过增加该变量值以及内存缓冲区大小提高其性能 read_rnd_buffer_size = 4194304 # MySQL的随机读缓冲区大小。当按任意顺序读取行时(例如,按照排序顺序),将分配一个随机读缓存区。进行排序查询时, # MySQL会首先扫描一遍该缓冲,以避免磁盘搜索,提高查询速度,如果需要排序大量数据,可适当调高该值。但MySQL会为每个客户连接发放该缓冲空间,所以应尽量适当设置该值,以避免内存开销过大 sort_buffer_size = 4194304 # MySQL执行排序使用的缓冲大小。如果想要增加ORDER BY的速度,首先看是否可以让MySQL使用索引而不是额外的排序阶段。 # 如果不能,可以尝试增加sort_buffer_size变量的大小 join_buffer_size = 8388608 # 联合查询操作所能使用的缓冲区大小,和sort_buffer_size一样,该参数对应的分配内存也是每连接独享 thread_cache_size = 8 # 这个值(默认8)表示可以重新利用保存在缓存中线程的数量,当断开连接时如果缓存中还有空间,那么客户端的线程将被放到缓存中, # 如果线程重新被请求,那么请求将从缓存中读取,如果缓存中是空的或者是新的请求,那么这个线程将被重新创建,如果有很多新的线程, # 增加这个值可以改善系统性能.通过比较Connections和Threads_created状态的变量,可以看到这个变量的作用。(–>表示要调整的值) # 根据物理内存设置规则如下: # 1G —> 8 # 2G —> 16 # 3G —> 32 # 大于3G —> 64 #query_cache_size = 8M #MySQL的查询缓冲大小(从4.0.1开始,MySQL提供了查询缓冲机制)使用查询缓冲,MySQL将SELECT语句和查询结果存放在缓冲区中, # 今后对于同样的SELECT语句(区分大小写),将直接从缓冲区中读取结果。根据MySQL用户手册,使用查询缓冲最多可以达到238%的效率。 # 通过检查状态值'Qcache_%',可以知道query_cache_size设置是否合理:如果Qcache_lowmem_prunes的值非常大,则表明经常出现缓冲不够的情况, # 如果Qcache_hits的值也非常大,则表明查询缓冲使用非常频繁,此时需要增加缓冲大小;如果Qcache_hits的值不大,则表明你的查询重复率很低, # 这种情况下使用查询缓冲反而会影响效率,那么可以考虑不用查询缓冲。此外,在SELECT语句中加入SQL_NO_CACHE可以明确表示不使用查询缓冲 #query_cache_limit = 2M #指定单个查询能够使用的缓冲区大小,默认1M key_buffer_size = 1048576 #指定用于索引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处理的索引(对所有读和多重写),到你能负担得起那样多。如果你使它太大, # 系统将开始换页并且真的变慢了。对于内存在4GB左右的服务器该参数可设置为384M或512M。通过检查状态值Key_read_requests和Key_reads, # 可以知道key_buffer_size设置是否合理。比例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应该尽可能的低, # 至少是1:100,1:1000更好(上述状态值可以使用SHOW STATUS LIKE 'key_read%'获得)。注意:该参数值设置的过大反而会是服务器整体效率降低 ft_min_word_len = 4 # 分词词汇最小长度,默认4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PEATABLE-READ # MySQL支持4种事务隔离级别,他们分别是: # READ-UNCOMMITTED, READ-COMMITTED, 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 # 如没有指定,MySQL默认采用的是REPEATABLE-READ,ORACLE默认的是READ-COMMITTED log_bin = mysql-bin binlog_format = mixed expire_logs_days = 30 #超过30天的binlog删除 slow_query_log = 1 long_query_time = 1 #慢查询时间 超过1秒则为慢查询 slow_query_log_file = /home/mysql/data/mysql-slow.log performance_schema = 0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 #lower_case_table_names = 1 #不区分大小写 skip-external-locking #MySQL选项以避免外部锁定。该选项默认开启 default-storage-engine = InnoDB #默认存储引擎 innodb_file_per_table = 1 # InnoDB为独立表空间模式,每个数据库的每个表都会生成一个数据空间 # 独立表空间优点: # 1.每个表都有自已独立的表空间。 # 2.每个表的数据和索引都会存在自已的表空间中。 # 3.可以实现单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移动。 # 4.空间可以回收(除drop table操作处,表空不能自已回收) # 缺点: # 单表增加过大,如超过100G # 结论: # 共享表空间在Insert操作上少有优势。其它都没独立表空间表现好。当启用独立表空间时,请合理调整:innodb_open_files innodb_open_files = 500 # 限制Innodb能打开的表的数据,如果库里的表特别多的情况,请增加这个。这个值默认是300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1048576 # InnoDB使用一个缓冲池来保存索引和原始数据, 不像MyISAM. # 这里你设置越大,你在存取表里面数据时所需要的磁盘I/O越少. # 在一个独立使用的数据库服务器上,你可以设置这个变量到服务器物理内存大小的80% # 不要设置过大,否则,由于物理内存的竞争可能导致操作系统的换页颠簸. # 注意在32位系统上你每个进程可能被限制在 2-3.5G 用户层面内存限制, # 所以不要设置的太高. innodb_write_io_threads = 4 innodb_read_io_threads = 4 # innodb使用后台线程处理数据页上的读写 I/O(输入输出)请求,根据你的 CPU 核数来更改,默认是4 # 注:这两个参数不支持动态改变,需要把该参数加入到my.cnf里,修改完后重启MySQL服务,允许值的范围从 1-64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0 # 默认设置为 0,表示不限制并发数,这里推荐设置为0,更好去发挥CPU多核处理能力,提高并发量 innodb_purge_threads = 1 # InnoDB中的清除操作是一类定期回收无用数据的操作。在之前的几个版本中,清除操作是主线程的一部分,这意味着运行时它可能会堵塞其它的数据库操作。 # 从MySQL5.5.X版本开始,该操作运行于独立的线程中,并支持更多的并发数。用户可通过设置innodb_purge_threads配置参数来选择清除操作是否使用单 # 独线程,默认情况下参数设置为0(不使用单独线程),设置为 1 时表示使用单独的清除线程。建议为1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 0:如果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值为0,log buffer每秒就会被刷写日志文件到磁盘,提交事务的时候不做任何操作(执行是由mysql的master thread线程来执行的。 # 主线程中每秒会将重做日志缓冲写入磁盘的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中。不论事务是否已经提交)默认的日志文件是ib_logfile0,ib_logfile1 # 1:当设为默认值1的时候,每次提交事务的时候,都会将log buffer刷写到日志。 # 2:如果设为2,每次提交事务都会写日志,但并不会执行刷的操作。每秒定时会刷到日志文件。要注意的是,并不能保证100%每秒一定都会刷到磁盘,这要取决于进程的调度。 # 每次事务提交的时候将数据写入事务日志,而这里的写入仅是调用了文件系统的写入操作,而文件系统是有 缓存的,所以这个写入并不能保证数据已经写入到物理磁盘 # 默认值1是为了保证完整的ACID。当然,你可以将这个配置项设为1以外的值来换取更高的性能,但是在系统崩溃的时候,你将会丢失1秒的数据。 # 设为0的话,mysqld进程崩溃的时候,就会丢失最后1秒的事务。设为2,只有在操作系统崩溃或者断电的时候才会丢失最后1秒的数据。InnoDB在做恢复的时候会忽略这个值。 # 总结 # 设为1当然是最安全的,但性能页是最差的(相对其他两个参数而言,但不是不能接受)。如果对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要求不高,完全可以设为2,如果只最求性能,例如高并发写的日志服务器,设为0来获得更高性能 innodb-buffer-pool-size = 128M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4194304 # 此参数确定些日志文件所用的内存大小,以M为单位。缓冲区更大能提高性能,但意外的故障将会丢失数据。MySQL开发人员建议设置为1-8M之间 innodb_log_file_size = 268435456 # 此参数确定数据日志文件的大小,更大的设置可以提高性能,但也会增加恢复故障数据库所需的时间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 为提高性能,MySQL可以以循环方式将日志文件写到多个文件。推荐设置为3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 innodb主线程刷新缓存池中的数据,使脏数据比例小于90%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120 # InnoDB事务在被回滚之前可以等待一个锁定的超时秒数。InnoDB在它自己的锁定表中自动检测事务死锁并且回滚事务。InnoDB用LOCK TABLES语句注意到锁定设置。默认值是50秒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1024M # 批量插入缓存大小, 这个参数是针对MyISAM存储引擎来说的。适用于在一次性插入100-1000+条记录时, 提高效率。默认值是8M。可以针对数据量的大小,翻倍增加。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1024M # MyISAM设置恢复表之时使用的缓冲区的尺寸,当在REPAIR TABLE或用CREATE INDEX创建索引或ALTER TABLE过程中排序 MyISAM索引分配的缓冲区 myisam_max_sort_file_size = 10G # 如果临时文件会变得超过索引,不要使用快速排序索引方法来创建一个索引。注释:这个参数以字节的形式给出 myisam_repair_threads = 1 # 如果该值大于1,在Repair by sorting过程中并行创建MyISAM表索引(每个索引在自己的线程内) interactive_timeout = 28800 # 服务器关闭交互式连接前等待活动的秒数。交互式客户端定义为在mysql_real_connect()中使用CLIENT_INTERACTIVE选项的客户端。默认值:28800秒(8小时) wait_timeout = 28800 # 服务器关闭非交互连接之前等待活动的秒数。在线程启动时,根据全局wait_timeout值或全局interactive_timeout值初始化会话wait_timeout值, # 取决于客户端类型(由mysql_real_connect()的连接选项CLIENT_INTERACTIVE定义)。参数默认值:28800秒(8小时) # MySQL服务器所支持的最大连接数是有上限的,因为每个连接的建立都会消耗内存,因此我们希望客户端在连接到MySQL Server处理完相应的操作后, # 应该断开连接并释放占用的内存。如果你的MySQL Server有大量的闲置连接,他们不仅会白白消耗内存,而且如果连接一直在累加而不断开, # 最终肯定会达到MySQL Server的连接上限数,这会报'too many connections'的错误。对于wait_timeout的值设定,应该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来判断。 # 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show processlist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连接状态,如果发现有大量的sleep状态的连接进程,则说明该参数设置的过大, # 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小些。要同时设置interactive_timeout和wait_timeout才会生效。 [mysqldump] quick max_allowed_packet = 16M #服务器发送和接受的最大包长度 [myisamchk] key_buffer_size = 8M sort_buffer_size = 8M read_buffer = 4M write_buffer = 4M
### 回答1: MySQL中循环批量执行脚本可以使用存储过程或者循环语句实现。下面是一个使用循环语句实现的示例: 首先,创建一个包含待执行语句的表。该表可以包含一列或多列,每一行表示一个待执行的语句。 ```sql CREATE TABLE `batch_scripts`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script` TEXT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 ``` 然后,向`batch_scripts`表中插入待执行的脚本语句。 ```sql INSERT INTO `batch_scripts` (`script`) VALUES ('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VALUES (\'John\', 25)'); INSERT INTO `batch_scripts` (`script`) VALUES ('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VALUES (\'Alice\', 30)'); INSERT INTO `batch_scripts` (`script`) VALUES ('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VALUES (\'Bob\', 28)'); ``` 接下来,使用循环语句执行这些脚本语句。 ```sql DECLARE done INT DEFAULT FALSE; DECLARE script TEXT; DECLARE cursor_name CURSOR FOR SELECT `script` FROM `batch_scripts`; DECLARE CONTINUE HANDLER FOR NOT FOUND SET done = TRUE; OPEN cursor_name; read_loop: LOOP FETCH cursor_name INTO script; IF done THEN LEAVE read_loop; END IF; -- 执行脚本语句 SET @sql = script; PREPARE stmt FROM @sql; EXECUTE stmt; DEALLOCATE PREPARE stmt; END LOOP; CLOSE cursor_name; ``` 以上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batch_scripts`表,用于存储待执行的脚本语句。然后,使用游标逐行读取这些脚本语句,并执行它们。注意,在循环中我们使用了`PREPARE`语句和`EXECUTE`语句来动态执行脚本语句。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实现MySQL中循环批量执行脚本的功能。 ### 回答2: 在MySQL中,可以使用循环批量执行脚本的方法是使用存储过程。存储过程是一组预定义的SQL语句集合,可以在MySQL中创建、编译和执行。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存储过程。例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该存储过程用于更新一个表的特定字段: ```sql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batch_update() BEGIN DECLARE i INT DEFAULT 1; DECLARE limit_val INT; DECLARE id_val INT; SET limit_val = (SELECT COUNT(*) FROM your_table); WHILE i <= limit_val DO SET id_val = (SELECT id FROM your_table WHERE row_num = i); -- 执行你需要的批量操作,例如更新字段 SET i = i + 1; END WHILE; COMMIT; END // DELIMITER ;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首先使用`DELIMITER`命令将分隔符设置为`//`,因为存储过程中包含了多个SQL语句。然后,使用`CREATE PROCEDURE`语句创建一个名为`batch_update`的存储过程。在存储过程中,我们声明了一些变量,并将表的总行数赋值给`limit_val`。然后,使用循环`WHILE`语句,将id值从表中逐个取出,并执行batch操作,例如更新字段的值。 创建存储过程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语句来调用它: ```sql CALL batch_update(); ``` 这样,存储过程中的逻辑将被执行,并循环批量执行相应的脚本。需要注意的是,在存储过程中,我们使用`COMMIT`语句进行事务的提交。 以上是使用存储过程实现在MySQL中循环批量执行脚本的方法。当然,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例如使用游标进行循环操作。 ### 回答3: MySQL循环批量执行脚本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使用循环控制语句:可以使用MySQL的循环控制语句来实现对脚本进行循环批量执行。例如,使用WHILE循环结合条件判断来执行脚本,根据需要可以在循环中动态改变执行的参数值。 2. 使用游标(Cursor):MySQL提供了游标(Cursor)来处理查询结果集,可以通过定义游标、循环遍历游标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实现对脚本的批量执行。 3. 使用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可以在MySQL中创建存储过程,并在存储过程中定义循环逻辑和参数,通过调用存储过程来实现对脚本的批量执行。 4. 调用外部脚本:可以将需要批量执行的脚本写入到一个外部脚本文件中,然后使用MySQL的命令行工具或其他编程语言来调用并执行该外部脚本,实现对脚本的批量执行。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来确定最适合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数据的大小和复杂度,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脚本的执行效率和性能。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