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浓缩版)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计算机网络这门课,或者说更好的回顾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我决定为此写一系列的文章,文章的内容主要来自于我学习计算机网络时候的内容和对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理解。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欢迎在评论区下面一起讨论。


在进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内容前,先从一张思维导图来了解下这个部分所包含的知识点。不过其中有些就在本文中舍去了,因为有些都有很多版本包括概念什么也是,就舍去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线路通信设备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按照某种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还有负载均衡、分布式处理、提高系统可靠性等功能)
其中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属于核心部分,多台计算机属于边缘部分。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核心部分是线和路由器(或交换机)一样的设备,电脑和手机则属于边缘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分类

可以按分布范围、使用者、交换技术、拓扑结构和传输技术可以分为五个。
1.按分布范围分
①广域网WAN
广域网可以理解成外网,它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和城域网的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很广,可以从几十公里到全球。我们一般说的互联网就是广域网。
②城域网WAN
从名字来看就直到它是在一个城市范围之内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属于宽带局域网。
③局域网LAN
局域网是某一的确内多台计算机组成的一个组,可以两台,也可以很多台。局域网是封闭式的。
④个域网PAN
个域网是通过无线电技术构成的个人小范围的网络。
2.按使用者分
①公用网:比如电信、移动和联通这种大家都可以使用的。
②专用网:比如军队。
3.按交换技术分
①电路交换
②报文交换
③分组交换
这个会在另一篇文章中有单独写到。
4.按拓扑结构分
按拓扑结构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其中前三种一般应用于局域网,而网状型则应用于广域网。
5.按传输技术分
①广播式网络:共享公共通信信道(一般用于局域网)
②点对点网络:使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一般用于广域网)

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协议、服务、接口(访问服务点SAP)

我们通过认识分层结构来了解协议、服务和接口这三个东西。先看下面这张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把应用层看做一个实体,那么它对面的也是应用层,也是一个实体,把同一层的叫做对等实体,我们通过协议来为对等实体建立数据交换建立规则、标准或约定。服务就是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接口则是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其中协议有三要素:
①语法:规定传输数据的格式
②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③同步:规定各种操作的顺序

通信过程

下图来自王道操作系统b站视频,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说通信过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公式

PCI + SDU = PDU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把这个公式称为“PSP”。
依次解释下这三个是什么意思:
①PCI:协议控制信息,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②SDU:服务数据单元,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
③PDU: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传送的数据单位。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应用层如果要向下传送数据的话,我们需要加一个PCI,它本身里的DATA就是SDU,那么它往表示层就是传送了它的PDU,也就是表示层7-PDU其实上就是应用层的DATA+H7这个PCI。直到网络层都是如此,往下传都要当前的SDU+PCI形成下一层的SDU。不过到数据链路层就需要在头和尾都要加上PCI才能传给物理层。
物理层可以把它称为傻瓜层,它只负责传送比特流数据。
当物理层传给另一个物理层之后,然后再进行翻译,再往数据链路层传,数据链路层去掉头、尾PCI,再往网络层传,然后直到应用层结束。

OSI与TCP/IP参考模型

这里就来看下OSI与TCP/IP的对应关系,或者说有啥联系和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这里可以看出,OSI的上面三个层对应TCP/IP中的应用层,而最下面两个层对应网络接口层。下面简要说明各个层是做什么用的。
应用层: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应用程序。
表示层:处理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对数据进行翻译、转换数据格式、加密解密和压缩。
会话层: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实现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网络层: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实现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拥塞控制。
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实现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物理层:把物理介质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介绍完各层的作用,我们再拉看以下三点。
1.OSI定义三点:服务、协议、接口,在上面我们也提到了。
2.OSI先出现,参考模型先于协议发明,并且参考模型不偏向特定协议。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其实上TCP和IP在1974年就出现了,而OSI模型是在1984年提出的,但是是因为有了OSI模型这个定义才会得到TCP/IP模型这个概念。
3.TCP/IP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异构网互联问题,将IP作为重要层次。(PS:异构网就是不同生产计算机厂商,网络设备和系统组成的)

ISO/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
网络层无连接+面向连接无连接
传输层面向连接无连接+面向连接

这里的面向连接和无连接都是协议。可以这么理解无连接是每个分组独立于其他分组的,比如寄信一样,你只需要寄过去就行了,而面向连接则是跟后继状态信息有关,比如打电话,你打过去需要人家回应之后再问话。
这个表格比较好记,只要记住一个模型的,另外一个则是相反。
:这里这个小知识点还是比较重要的,就是记住OSI模型的一句顺口溜,“物联网淑惠试用”。这是在视频里跟着讲课的小姐姐学的哈哈。
这里我们呢引入几道题目来回忆下前面的一些知识点。

【例】假设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欲发送400B的数据(无拆分),除物理层和应用层之外,其他各层在封装PDU时均装入20B的额外开销,则应用层数据传输效率约为。
本来这题是选择题,为了考验计算就直接成了计算题。
:首先我们了解到了需要发送的是400B的数据,自上向下发送,除了物理层和应用层之前,其他各层需要20B的额外开销,那么我们知道PCI就是20B。
物理层本身就不需要PCI,而现在应用层也不需要PCI的20了,本来从应用到物理需要7个PCI,因为数据链路层有头和尾两个,所以现在少了两个,就是7-2=5,那么还需要额外的20*5=100,所以数据传输效率为400B/(100+400)B。答案自然是80%。这道题目要结合上面通信过程那张图去理解。
【例】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哪个层。
解:我们知道在OSI模型里面都是下层为上层服务的,我们把口诀拿出来“物联网淑惠试用”,“惠层”的下面层是“淑”层,也就是传输层。
【例】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解:我们从题目中得知要找的是应用层的相邻层,通过口诀我们知道是表示层,从ABCD中,只要B是表示层实现的。那么可以看下A是对话层实现的,C是网络层实现的。而数据传输在传输层和会话层都有提及。
【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解:这个不太确定怎么选的可以用排除法,A网络的层次肯定提及了,不然哪来7层,B每层使用的协议也有,D每层必须完成的功能也提及了,所以C是没有的,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并不需要网络体系结构去关心。

结论

每次写完一篇文章总感觉像写论文一样,在本篇文章中,很多涉及的点都写到了,不过并不是特别完整,比如速率,带宽,时延这些并没有提到,相信在书中这些表述的更加清楚,为了节省文章篇幅就不多赘述。除了一些知识点,还贯穿了一些题目去回顾这些知识内容,如果本文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希望能在评论区指出,我会积极改正,欢迎一起探讨。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