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Ipv4 failture,shell脚本作业

1、编写脚本/root/bin/systeminfo.sh,显示当前主机系统信息,包括主机名,

IPv4地址,操作系统版本,内核版本,CPU型号,内存大小,硬盘大小。

脚本代码

#!/bin/bash

#author:wzc

echo Hostname: `hostname`

echo IP address:`ifconfig |head -n2 |tail -n1|cut -d. -f1-4

|cut -dt -f2|cut -dn -f1`

echo System version: `cat /etc/system-release`

echo kernel version: `uname -r`

echo CPU Type:`lscpu | grep "Model name"

|cut -d: -f2|tr -s " "`

echo Disk size :`fdisk -l|grep "sda:"|sed 's/.*:'//|sed 's/,.*'//

|sed 's/^[[:space:]]\+'//`

echo Memory size : `free -m|grep "Mem"|tr -s [[:space:]]

|cut -d" " -f 2` MB

脚本测试结果:

Hostname: wzc.localdomain

IP address: 10.1.253.22

System version: CentOS Linux release 7.2.1511 (Core)

kernel version: 3.10.0-327.el7.x86_64

CPU Type: Intel(R) Core(TM) i5-4200M CPU @ 2.50GHz

Disk size :128.8 GB

Memory size : 1824 MB

2、编写脚本/root/bin/backup.sh,可实现每日将/etc/目录备份到

/root/etcYYYY-mm-dd中

脚本代码

#!/bin/bash

#author:wzc

cp -a /etc /root/etc`date +%F`

脚本测试结果:

[root@wzc date]# ./backup.sh

[root@wzc date]# ls /root/etc2016-08-15/

3、编写脚本/root/bin/disk.sh,显示当前硬盘分区中空间利用率最大的值

脚本代码:

#!/bin/bash

#author:wzc

echo "The max using rate is:`df |grep "/dev/sd"| cut -c 44-46

| sort -nr | head -1`%"

脚本测试结果

[root@wzc date]# ./disk.sh

The max using rate is: 51%

4、编写脚本/root/bin/links.sh,显示正连接本主机的每个远程主机的

IPv4地址和连接数,并按连接数从大到小排序

脚本代码

#!/bin/bash

#author:wzc

echo the links number is:`netstat -nt |tr -s ' '  |cut -d ' ' -f5

|cut -d: -f1 |grep [0-9]|sort |uniq -c|sort -nr`

脚本测试结果

[root@wzc date]# ./link.sh

the links number is: 1 10.1.250.38

5、写一个脚本/root/bin/sumid.sh,计算/etc/passwd文件中的第10个用户

和第20用户的ID之和

脚本代码:

#!/bin/bash

#author:wzc

number1=`cat /etc/passwd|sed -n "10p" |cut -d: -f3`

number2=`cat /etc/passwd|sed -n "20p" |cut -d: -f3`

let number=$number1+$number2

echo $number

脚本测试结果

[root@wzc date]# ./sumid.sh

70

6、写一个脚本/root/bin/sumspace.sh,传递两个文件路径作为参数给脚本,

计算这两个文件中所有空白行之和

脚本代码

#!/bin/bash

#author:wzc

file1=`grep "^$" $1 | wc -l`

file2=`grep "^$" $2 | wc -l`

file3=$[ $file1+$file2 ]

echo "space is $file3个"

脚本测试结果

[root@wzc date]# ./sumspace.sh  /etc/issue /etc/passwd

space is 1个

7、写一个脚本/root/bin/sumfile.sh,统计/etc, /var, /usr目录中共有多少

个一级子目录和文件

脚本代码

[root@wzc date]# vim sumfile.sh

#!/bin/bash

#author:wzc

etcnum=`ls  /etc/|wc -l`

varnum=`ls  /var/|wc -l`

usrnum=`ls  /usr/|wc -l`

echo the totalfile is "$[$etcnum+$varnum+$usrnum]"

脚本测试结果

[root@wzc date]# ./sumfile.sh

the totalfile is 293

8、写一个脚本/root/bin/argsnum.sh,接受一个文件路径作为参数;

如果参数个数小于1,则提示用户“至少应该给一个参数”,并立即退出;

如果参数个数不小于1,则显示第一个参数所指向的文件中的空白行数

脚本代码

#!/bin/bash

#author:wzc

[[ $# -lt 1 ]] && echo "argnum less than 1" || grep -c  '^[[:space:]]*$' $1

脚本测试结果

[root@wzc date]# ./argsnum.sh

argnum less than 1

9、写一个脚本/root/bin/hostping.sh,接受一个主机的IPv4地址做为参数,

测试是否可连通。如果能ping通,则提示用户“该IP地址可访问”;

如果不可ping通,则提示用户“该IP地址不可访问”

脚本代码

#!/bin/bash

#author:wzc

ping -c1 -W1 $1 &> /dev/null && echo ping successfull || echo  ping failture

脚本测试结果

[root@wzc date]# ./hostping.sh

ping failture

10、判断硬盘的每个分区空间和inode的利用率是否大于80,如果是,

发邮件通知root磁盘满

脚本代码

#!/bin/bash

#author:wzc

dl=`df -hT|tr -s " "|cut -d" " -f6|grep -o "[[:digit:]]\+"|sort -nr

| df -hT|tr -s " "|cut -d" " -f6|grep -o "[[:digit:]]\+"|sort -nr|sed -n '1p'`

[ $dl -ge 80 ] && echo "Disk load is high, please timely manner!"|mail -s

"Disk load warning" root

脚本测试结果

这里会发一封邮件给root,告知磁盘使用率过高,这是因为挂载光盘的原因

原创文章,作者:RecallWzc,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78linux.com/35702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可运行高分资源 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中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中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