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名著?

这个世界是有其运转规律的,并且这个规律并不以你懂不懂,知不知道,相不相信为转移!

特别是社会法则,人的心理规律等等,纷繁复杂,变量众多,一个微小的变量便会影响到整个事态的走向。而同一件事,哪怕是相同的结果,其中变量互相作用的过程也可能完全不同;因而哪怕表面上看起来是差不多的事情,性质却可能完全不同。

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等就算已经成为了成熟的学科,依然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清楚明白地揭示其中的规律,可见其复杂程度。

而名著,其实就是在尽量真实可靠,符合规律的情况下,生动细腻地还原一部分事实真相。

通俗点说,就是名著是在讲真故事。就算它故事是编的,它依然编得绝大部分符合逻辑,遵循规律。不会把你带沟里去!

并且它细节详实。举个例子,大部分名著心理描写极其丰富、生动、真实。换句话说,就是它尽可能地给出了更多的变量的描绘,有助于你分辨事实真相,掌握规律。

至于你看不看得懂,看不看得下去,有什么关系呢?规律并不会因你而改变。

说夸张一点,很多自然规律,就算人类灭亡了,它依然会存在,并且不会有任何改变!

为什么掌握事情发展的真正的规律如此重要?

因为对这些规律的认知会组成你的三观,而三观,会指导你的行为。小到下一顿吃什么,大到事业的选择、配偶的挑选。这些选择最终会决定你身体健康与否、贫富与否、幸福与否。

但很多人是意识不到自己在做决定的,也没有自己选择自己负责的认知。有的人是被别人特别是父母全权掌控,从吃什么穿什么到干什么,都被别人安排好了,自己没有做决定的权利和意识;有的人是稀里糊涂地做决定,别人说什么他做什么,社会宣传什么他听什么,公众号鼓吹什么他信什么,即随波逐流;……对这些人来说,掌握真正的规律就没什么意义,他们不主动做出选择,因此也没必要去了解选择的真正后果是什么。他看的东西,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对他来说,无所谓。

只有对于需要自己做出选择,想要自己掌控人生的人来说,名著才是有用的,而且相当有用。他们迫切地需要去了解更多的真正的规律,以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惜我们的社会,太多人连觉醒自我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都不敢或不知道,所以,才会出现,大多人不明白名著为何为名著的现象。他们没有自我选择的意识和经历,所以也无法有做错选择的困境、懊悔和反省,就更不会有对做对选择的迫切的需求,因此就发展不出对真正的正确的规律的渴望,就理解不了名著的作用。

要想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必须去追逐真正的规律。

名著就是时间长河中大浪淘沙淘出来的真金,就是时间和过往的聪明人替我们遴选出的无限贴近真实的内容,免去了我们自己挑选所要花费的巨大的时间、精力和辛苦。

但人类社会任何好的东西总会被别有用心或品格低下的人所利用因而沾染上很多恶心的尘埃。

比如,权威性:一帮掌握了话语权自诩为知识分子的人打压优秀作家的作品,让真正好的作品却没能进入名著之列;用名著打压人们喜爱的现当代作品,我在知乎看过一个孩子喜欢看《人间失格》怎么办的问题,高赞答案就是甩出一堆名著作者和书名,其实就是利用权威来压制和羞辱别人的阅读爱好;老师或一些家长会强迫孩子去读名著却讲不出任何合理且具有说服力的理由,这一点我后面还会详细讲;等等。这里,名著成为了权威的象征,成了一部分人用来压制别人的工具。

而被压制者,自然会对名著产生反感,特别是孩子。不少人对名著的排斥,就是从这里来的。其实,这只是对权威的反感,而不是对名著本身的反感,大多数名著反而是提倡人格平等,反对权威压制的。

很多人因为这些恶心的尘埃,从而对名著产生了误解和排斥,是很可惜的,也是落入了别人的圈套,舍弃了对自己很有用的东西。就算并不是所有优秀的作品都能成为名著传下来,但流传下来的名著已经卷帙浩繁,其中的营养,一个人,究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吸收完了。

所以,抹去那些蒙蔽了自己的尘埃,擦亮双眼,去发现名著本身的价值和作用吧。

名著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的,你碰到了什么问题,去看一看名著,马上就能找到解决方法。不是这样的。

前面我们讲过了三观的重要性,名著的作用,就是替你打好三观的基础,帮助你构建一个优秀的底层认知框架,这个工作是漫长而无形的,所以大多数人都忽视了。

因为漫长,不是立竿见影,所以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对于那些急于求成的人来说,名著就是没用的;因为无形,所以那些认为吃最后一个馒头就能饱,前面的馒头都是浪费的人,自然也无法理解名著的作用。

他们会急于寻求马上就能解决问题,马上就会暴富的方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网上充满了这样的诱惑。资本想要捞钱,公众号想要收智商税,网文想要流量,……这时候,筛选信息的能力就极其重要。

当代社会,永远不会是谁的观点最好,最真实,最正确,对人最有利,谁的观点就最受欢迎;永远是,谁的资本最雄厚,谁的拳头最硬,谁最有诱惑力即谁最能抓住人性弱点,谁大行其道。

这也是为什么名著往往是以前的东西,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因为那时候的有钱有势者已经死了,他们无法再因为作者揭露真相断了他们财路而打压和迫害了;或者作者也已经死了,迫不迫害也无所谓了;人们终于敢面对真相,承认现实了。这也是好多人觉得名著无用的一个很无奈的原因,名著往往具有时代局限性,它无法直接解决你当前面对的问题。

你只能去搜索各种正当时的资料,自己完成这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这时候,看多了名著,看多了真的故事, 你的鉴别能力自然就上去了;就跟摸多了真钱的银行职员,见多了真古董的富贵子弟,一眼就能看穿真假,一个道理。

一旦真的读过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书,那么,被篡改过的东西就很难再填入你的脑袋。这里,“真的”两字十分重要,为何重要我后面再说。所以,从小阅读名著其实非常必要;这样,从小就能不知不觉地架构起优秀的底层认知,夯实了三观的基础,具备了高端的筛选机制,对以后脱离父母庇护,进入社会,自己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做出人生选择极有帮助。

比如,假如看过《包法利夫人》、《苔丝》、《茶花女》、《娜娜》等,便很难被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外貌至上论,笑贫不笑娼的风气带歪,也一开始就不会相信田园女权,这些歪理邪说对女性生活道路的选择和追求爱情、婚姻的幸福,都是灾难性的。这几本书生动而真实地描写了这些女性悲惨的一生,揭露了社会的复杂和残酷,也有细腻的心理描写,揭示了她们的悲苦。而网络营销呢,则会简化故事,淡化社会现实,剔除心理描写,就让人误以为成功很容易,放弃尊严出卖身体也不会有痛苦;拿这几本书举例,他们可能就会截取其中的一个片段,比如苔丝刚被包养的时候,茶花女被贵族们众星拱月的时候,娜娜攀上权贵的时候,炫耀一下她们的美食华服金屋豪车,然后宣扬外貌至上,卖身光荣,一定要嫁有钱人;他们就是这样利用现实里的某些名媛来做文章的,至于那些女人的现实生活,真实内心,她们成功的真正原因,谁知道呢,反正大批的人会信,他们只要智商税,顺带着减肥产业、整容产业要赚钱。会有很多人被带歪,我身边就有现实的例子,到现在都过得不好,人生选择的失误是会有后果的。我看过了书,也看过了现实,于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这些想法指导着我努力去过好自己的生活。

比如,假如看过《百万英镑》,便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做传销、微商和P2P的一定要假装很有钱,他们要装作拿着百万英镑,其实穷得像乞丐,他们只想要你的钱。所以我从不会被这些东西骗,但很多人会被骗,就和故事里一样,一旦你拿着百万英镑,别人就会送钱给你。然后,我也在现实里看到了很多人被骗钱的新闻。我看过了书,也看过了现实,于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这些想法指导着我小心翼翼地避免着理财陷阱。

……

由无限贴近真实的内容构成的优秀的底层认知能够避免你被骗,它们和现实交相辉映,帮助你产生自己的思想。在成长过程中,以名著为基础奠定的思想体系,会让人一生受益无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