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进门

计算机简单概述

因为Linux是一个基于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所以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计算机操作系统与硬件的相关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 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的基石****。 举例:运行在你电脑上的所有应用程序都通过操作系统来调用系统内存以及磁盘等等硬件。
2. 操作系统存在屏蔽了硬件层的复杂性。 操作系统就像是硬件使用的负责人,统筹着各种相关事项。
3. 操作系统的内核(Kernel)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系统的内存管理,硬件设备的管理,文件系统的管理以及应用程序的管理
作用:
1.通过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2.改善人机界面,向用户提供友好的工作环境。

计算机的硬件

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有三部分组成:应用程序、操作系统(OS)和计算机的硬件。 其中硬件分成控制器(CU)、运算器(ALU)、存储器(Memory)、输入设备(Input)和输出设备(Output)。
CU主要是控制系统的,ALU的功能是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
   CPU=ALU+CU。
在人体的器官中,类似于人脑。内存相当于人的记忆(临时存取),而硬盘就相当于人的一个笔记本(永久保存)。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的优点是存取的速度相比硬盘较快;缺点是断电数据容易丢失,无法保存下来。

外存硬盘的优点是断电数据不会丢失,可以永久保存;缺点是存取速度与内存相比较慢。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触摸屏
输出设备:显示器,音响,打印机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统称为I/O。

内核

内核(英语:Kernel,又称核心)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个用来管理软件发出的数据 I/O(输入与输出)要求的电脑程序,将这些要求转译为数据处理的指令并交由中央处理器(CPU)及电脑中其他电子组件进行处理,是现代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它是为众多应用程序提供对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访问的一部分软件,这种访问是有限的,并由内核决定一个程序在什么时候对某部分硬件操作多长时间。 直接对硬件操作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内核通常提供一种硬件抽象的方法,来完成这些操作。有了这个,通过进程间通信机制及系统调用,应用进程可间接控制所需的硬件资源(特别是处理器及 IO 设备)。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它管理着存储器、文件、外设和系统资源。
操作系统的内核是连接应用程序和硬件的桥梁,决定着操作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cpu与内核的区别:

cpu是指硬件上的,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内核操作系统最基本的部分。它是为众多应用程序提供对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访问的一部分软件,这种访问是有限的,并且内核决定一个程序在什么时候对某部分硬件操作多长时间。内核,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基于硬件的第一层软件扩充,提供操作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是操作系统工作的基础,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层级结构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所构成,而如果按功能再细分,可分为7层。

第零级是硬联逻辑级,这是计算机的内核,由门,触发器等逻辑电路组成。

第一级是微程序级。这级的机器语言是微指令集,程序员用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一般是直接由硬件执行的。

第二级是传统机器级,这级的机器语言是该机的指令集,程序员用机器指令编写的程序可以由微程序进行解释。

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从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来看,一方面它要直接管理传统机器中的软硬件资源,另一方面它又是传统机器的延伸。

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这级的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完成汇编语言翻译的程序叫做汇编程序。

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这级的机器语言就是各种高级语言,通常用编译程序来完成高级语言翻译的工作。

第六级是应用语言级
这一级是为了使计算机满足某种用途而专门设计的,因此这一级语言就是各种面向问题的应用语言。

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分为多级层次结构,就是有利于正确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明确软件,硬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操作系统的种类

windows

Windows最流行的操作系统,界面简单易操作,软件生态非常好。

Unix

Linux的“前身”,最早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后面崛起的 Linux 在很多方面都参考了 Unix。

Mac OS

苹果自家的操作系统,编程体验和 Linux 相当,但是界面、软件生态以及用户体验各方面都要比 Linux 操作系统更好。

Linux

主角登场。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开源的类 Unix 操作系统。 Linux 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发行版本,但它们都使用了 Linux 内核 。Linux最主要的方面就是用作服务器。

严格来讲,Linux 这个词本身只表示 Linux 内核,在 GNU/Linux 系统中,Linux 实际就是 Linux 内核,而该系统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由 GNU 工程编写和提供的程序组成。单独的 Linux 内核并不能成为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的操作系统。
很多人更倾向使用 “GNU/Linux” 一词来表达人们通常所说的 “Linux”。

Linux基本思想

Linux的基本思想有两点:
第一,一切都是文件;
第二,每个文件都有确定的用途。
其中第一条详细来讲就是系统中的所有都归结为一个文件,包括命令、硬件和软件设备、操作系统、进程等等对于操作系统内核而言,都被视为拥有各自特性或类型的文件。至于说Linux是基于Unix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两者的基本思想十分相近。

Linux发行版

Linux发行版(Linux distribution):是一种为一般用户预先集成好的Linux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一般不需要用户重新编译,在直接安装之后,只需要作出小幅度的更改设置即可。Linux发行版通常包含了桌面环境、办公包、媒体播放器、数据库等应用软件。这些操作系统通常使用Linux、以及来自GNU计划的软件、和基于X Window的图形界面组成。
Linux发行版通常分为商业发行版和社区发行版。也有少部分既不属于发行版又不属于社区发行版,其中最有名的是Slackware.
按照程序包管理器的不同,通常Linux的发行版也被分成了不同的派系。 程序本身是由二进制程序、配置文件、库文件以及帮助文件组成的。有时候我们发现,可能一个程序会有很多文件,非常不利于安装卸载管理,于是,又产生了程序包管理器。程序包管理器主要作用:程序的组成文件打包成一个或有限几个文件、安装、卸载以及查询。
根据程序包管理器主要划分了三大谱系,分别为RedHat系、Slackware系、Debian系。

发行版之间的不同

在Linux发行版中,通常均使用软件包管理系统,不同的操作系统,软件包管理系统也不尽相同。比较常见的软件包管理系统有以下几种      
 – dpkg:一般为Debian系使用,前端管理工具为apt-get

– rpm(The RPM Package Manager):一般为Red Hat系使用,S.u.S.E也有使用,前端工具包含多种:

yum:作为RHEL及CentOS的前端工具

dnf:作为Fedora的前端工具

ZYpper:作为S.u.S.E及opensuse的前端工具

urpmi:作为Mandriva Linux及Mageia的前端工具

Linux结构

虚拟机

在windows想要玩Linux的话,一般来说都是安装虚拟机,再虚拟机上再安装Linux系统。网上有很多教程。
链接: vm安装教程.

云服务器

我们可以购买阿里云的云服务器。学生认证购买还很便宜。我们通过xhsell或者securecrt来远程连接。

上面两种方式都可以让我们快速的得到Linux环境。

Linux 典型的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上图我们得知,**Linux由三部分组成:内核,shell(命令解释器),应用程序。

Linux内核主要由五个子系统组成: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驱动程序、文件系统和网络管理等。**

Linux 文件系统概览

对于Linux来说,一切皆文件。所以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所有被操作系统管理的资源,例如网络接口卡、磁盘驱动器、打印机、输入输出设备、普通文件或是目录都被看作是一个文件。

inode 介绍

inode:文件索引节点。

inode 是 linux/unix 文件系统的基础。那么,inode 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是扇区(Sector),块(block)由多个扇区组成。文件数据存储在块中。块的最常见的大小是 4kb,约为 8 个连续的扇区组成(每个扇区存储 512 字节)。一个文件可能会占用多个 块(block),但是一个块(block)只能存放一个文件。

虽然,我们将文件存储在了块(block)中,但是我们还需要一个空间来存储文件的 元信息 metadata :如某个文件被分成几块、每一块在的地址、文件拥有者,创建时间,权限,大小等。这种存储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 inode,译为索引节点:i(index)+node。 每个文件都有一个 inode,存储文件的元信息。

可以使用 stat 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的 inode 信息。每个 inode 都有一个号码,Linux/Unix 操作系统不使用文件名来区分文件,而是使用 inode 号码区分不同的文件。

简单来说:inode 就是用来维护某个文件被分成几块、每一块在的地址、文件拥有者,创建时间,权限,大小等信息。

简单总结一下:
inode :记录文件的属性信息,可以使用 stat 命令查看 inode 信息。
block :实际文件的内容,如果一个文件大于一个块时候,那么将占用多个块,但是一个块只能存放一个文件。(因为数据是由 inode 指向的,如果有两个文件的数据存放在同一个块中,就会乱套了)

文件类型

Linux文件类型常见的有:普通文件(-)、目录(d)、字符设备文件©、块设备文件(b)、符号链接(l)、文件套接字文件(s)、管道文件(p)等。

一,普通文件类型

Linux中最多的一种文件类型, 包括 纯文本文件(ASCII);二进制文件(binary);数据格式的文件(data);各种压缩文件。第一个属性为 [-] 。

二,目录文件类型

在linux中,它的思想是一切皆是文件,目录文件也就是Windows中的目录,也就是能用 cd 命令进入的。第一个属性为 [d],例如 [drwxr-xr-x]。

三,字符设备文件

即串行端口的接口设备,例如键盘、鼠标等等。第一个属性为 [c]。

四,块设备文件

即存储数据以供系统存取的接口设备,简单而言就是硬盘。例如一号硬盘的代码是 /dev/hda1等文件。第一个属性为 [b]。

五,套接字文件

这类文件通常用在网络数据连接。可以启动一个程序来监听客户端的要求,客户端就可以通过套接字来进行数据通信。第一个属性为 [s],最常在 /var/run目录中看到这种文件类型。

六,管道文件

FIFO也是一种特殊的文件类型,它主要的目的是,解决多个程序同时存取一个文件所造成的错误。FIFO是first-in-first-out(先进先出)的缩写。第一个属性为 [p]。

七,链接文件

类似Windows下面的快捷方式。第一个属性为 [l],例如 [lrwxrwxrwx]。

常见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根目录下有二十个目录:bin boot dev etc home lib lib64 lost+found media mnt opt proc root sbin selinux srv sys tmp usr var。

bin(重点)

/bin: 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ls、cat、mkdir 等),常用命令一般都在这里;

sbin

/sbin: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只有 root 才能访问。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级别的管理命令和程序。如 ifconfig 等。管理命令;其中用到的库文件可能在/lib,配置文件可能在/etc。

boot (重点)

/boot:这里面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Linux的引导过程是Linux上的开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上的初始化。它涵盖了从初始引导到启动初始用户空间应用程序的许多步骤。

dev

/dev:用于存放设备文件

etc

/etc: 目录存放着各种放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其中包括了用户信息文件/ etc/password,系统初始化文件/etc/rc等。linux正是这些文件才得以正常地运行。

home(重点)

/home: 存放所有用户文件的根目录,是用户主目录的基点,

lib

/lib: 库文件目录 ,包含了所有对系统有用的库文件。简单来说,它是应用程序、命令或进程正确执行所需要的文件。在 /bin 或 /sbin 目录中的命令的动态库文件正是在此目录中。内核模块同样也在这里。

lib64

/lib64: 包含许多被 /bin/ 和 /sbin/ 中的程序使用的库文件。(资料过少,待确认)信息来源

lost+found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 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

media

/media:(media媒体)底下放置的就是可移除的装置。 包括软碟、光碟、DVD等等装置都暂时挂载于此。

mnt

/mnt: 系统管理员安装临时文件系统的安装点,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opt

/opt: 额外安装的可选应用程序包所放置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 tomcat 等都安装到这里;

proc

/proc: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也就是说,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通常,它是由系统自动安装的,而且大多数文件是只读的。

root

/root: 超级用户(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特权阶级o); 之所以放在这里,是因为如果进入单人维护模式而仅挂载根目录时,该目录就能够拥有root的家目录,所以我们会希望root的家目录与根目录放置在同一个分区中。

selinux

它是一个 Linux 内核模块,也是 Linux 的一个安全子系统。SELinux 主要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2.6 及以上版本的 Linux 内核都已经集成了 SELinux 模块。

srv

srv可以视为service的缩写,是一些网路服务启动之后,这些服务所需要取用的资料目录。 常见的服务例如WWW, FTP等等。 举例来说,WWW伺服器需要的网页资料就可以放置在/srv/www/里面。呵呵,看来平时我们编写的代码应该放到这里了。

sys

这个目录其实跟/proc非常类似,也是一个虚拟的目录。sys是跟硬件设备相关的属性映射文件。

tmp

/tmp: 用于存放各种临时文件,是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

usr

用于存放系统应用程序,比较重要的目录/usr/local 本地系统管理员软件安装目录(安装系统级的应用)。这是最庞大的目录,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在这个目录。

var

/var: 用于存放运行时需要改变数据的文件,也是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系统启动日志等。)等;

Linux文件系统

Linux内核支持十多种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
目前的大部分 Linux 文件系统都默认采用 ext4 文件系统。不同的文件系统有着不同的优势。根据实际使用场景,选择最适合的文件系统才是最好的。

文件系统定义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明确存储设备(常见的是磁盘,也有基于NAND Flash的固态硬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数据结构;即在存储设备上组织文件的方法。(百度百科)

swap文件系统

swap文件系统用于Linux的交换分区。在Linux中,使用整个交换分区来提供虚拟内存,其分区大小一般应是系统物理内存的2倍,在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就应创建交换分区,它是Linux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类型必须是swap,交换分区由操作系统自行管理。

Ext3

Ext3:是一款日志文件系统,能够在系统异常宕机时避免文件系统资料丢失,并能自动修复数据的不一致与错误。然而,当硬盘容量较大时,所需的修复时间也会很长,而且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资料不会丢失。它会把整个磁盘的每个写入动作的细节都预先记录下来,以便在发生异常宕机后能回溯追踪到被中断的部分,然后尝试进行修复。

Ext4

Ext4:Ext3的改进版本,是RHEL 6系统中的默认文件管理系统,它支持的存储容量高达1EB(1EB=1,073,741,824GB),且能够有无限多的子目录。另外,Ext4文件系统能够批量分配block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读写效率。

XFS

XFS:是一种高性能的日志文件系统,而且是RHEL 7中默认的文件管理系统,它的优势在发生意外宕机后尤其明显,即可以快速地恢复可能被破坏的文件,而且强大的日志功能只用花费极低的计算和存储性能。并且它最大可支持的存储容量为18EB,这几乎满足了所有需求。

Linux 基本命令

查询

find查指定目录:find 目录 参数: 寻找目录(查)。示例:① 列出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find .;② 在/home目录下查找以.txt 结尾的文件名:find /home -name “.txt" ,忽略大小写: find /home -iname ".txt” ;③ 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查找所有以.txt 和.pdf 结尾的文件:find . ( -name “.txt" -o -name ".pdf” )或find . -name “.txt" -o -name ".pdf”。

grep 过滤查找 , 管道符,“|”,表示将前一个命令的处理结果输出传递给后面的命令处理。
•基本语法
grep [选项] 查找内容 源文件

目录命令(增删改)

增:mkdir 目录名称: 增加目录。
查当前目录所有信息:ls/ll(ll 是 ls -l 的别名,ll 命令可以看到该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的详细信息):查看目录信息。

改(名字):mv 目录名称 新目录名称: 修改目录的名称(改)。注意:mv 的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重命名而且也可以对各种文件,压缩包等进行 重命名的操作。mv 命令用来对文件或目录重新命名,或者将文件从一个目录移到另一个目录中。后面会介绍到 mv 命令的另一个用法。
改(位置):mv 目录名称 目录的新位置: 移动目录的位置—剪切(改)。注意:mv 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剪切操作,对文件和压缩包等都可执行剪切操作。另外 mv 与 cp 的结果不同,mv 好像文件“搬家”,文件个数并未增加。而 cp 对文件进行复制,文件个数增加了。
复制:cp -r 目录名称 目录拷贝的目标位置: 拷贝目录(改),-r 代表递归拷贝 。注意:cp 命令不仅可以拷贝目录还可以拷贝文件,压缩包等,拷贝文件和压缩包时不 用写-r 递归。
删:rm [-rf] 目录 : 删除目录(删)。注意:rm 不仅可以删除目录,也可以删除其他文件或压缩包,为了增强大家的记忆, 无论删除任何目录或文件,都直接使用rm -rf 目录/文件/压缩包。

文件命令(增删改)

增:touch 文件名称: 文件的创建。
cat/more/less/tail 文件名称 :文件的查看(查) 。命令 tail -f 文件 可以对某个文件进行动态监控,例如 tomcat 的日志文件, 会随着程序的运行,日志会变化,可以使用 tail -f catalina-2016-11-11.log 监控 文 件的变化 。
改(若文件不存在,编辑保存后也会创建文件):vim 文件: 修改文件的内容(改)。vim 编辑器是 Linux 中的强大组件,是 vi 编辑器的加强版,vim 编辑器的命令和快捷方式有很多,但此处不一一阐述,大家也无需研究的很透彻,使用 vim 编辑修改文件的方式基本会使用就可以了。在实际开发中,使用 vim 编辑器主要作用就是修改配置文件,下面是一般步骤:vim 文件------>进入文件----->命令模式------>按i进入编辑模式----->编辑文件 ------->按Esc进入底行模式----->输入:wq/q! (输入 wq 代表写入内容并退出,即保存;输入 q!代表强制退出不保存)。
删:rm -rf 文件: 删除文件(删)。

压缩命令

1)打包并压缩文件

Linux 中的打包文件一般是以.tar 结尾的,压缩的命令一般是以.gz 结尾的。而一般情况下打包和压缩是一起进行的,打包并压缩后的文件的后缀名一般.tar.gz。命令:tar -zcvf 打包压缩后的文件名 要打包压缩的文件 ,其中:

z:调用 gzip 压缩命令进行压缩
c:打包文件
v:显示运行过程
f:指定文件名
比如:假如 test 目录下有三个文件分别是:aaa.txt bbb.txt ccc.txt,如果我们要打包 test 目录并指定压缩后的压缩包名称为 test.tar.gz 可以使用命令:tar -zcvf test.tar.gz aaa.txt bbb.txt ccc.txt 或 tar -zcvf test.tar.gz /test/

2)解压压缩包:

命令:`tar [-xvf] 压缩文件``

其中:x:代表解压

示例:

将 /test 下的 test.tar.gz 解压到当前目录下可以使用命令:tar -xvf test.tar.gz
将 /test 下的 test.tar.gz 解压到根目录/usr 下:tar -xvf test.tar.gz -C /usr(- C 代表指定解压的位置)
3)其他压缩:
gzip gunzip
压缩(解压)后不保留原来的文件
zip unzip
压缩(解压)后保留原来的文件

Linux 的权限命令

操作系统中每个文件都拥有特定的权限、所属用户和所属组。权限是操作系统用来限制资源访问的机制,在 Linux 中权限一般分为读(readable)、写(writable)和执行(excutable),分为三组。分别对应文件的属主(owner),属组(group)和其他用户(other),通过这样的机制来限制哪些用户、哪些组可以对特定的文件进行什么样的操作。

ls -l 中显示的内容如下:
-rwxrw-r– 1 root root 1213 Feb 2 09:39 abc
0-9位说明

  1. 第0位确定文件类型(d, - , l , c , b)
  2. 第1-3位确定所有者(该文件的所有者)拥有该文件的权限。—User
  3. 第4-6位确定所属组(同用户组的)拥有该文件的权限,—Group
  4. 第7-9位确定其他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Other

rwx作用到文件

  1. [ r ]代表可读(read): 可以读取,查看
  2. [ w ]代表可写(write): 可以修改,但是不代表可以删除该文件,删除一个文件的前提条件是
    对该文件所在的目录有写权限,才能删除该文件.
  3. [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可以被执行

rwx作用到目录

  1. [ r ]代表可读(read): 可以读取,ls查看目录内容
  2. [ w ]代表可写(write): 可以修改,目录内创建+删除+重命名目录
  3. [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可以进入该目录
    可用数字表示为: r=4,w=2,x=1 因此rwx=4+2+1=7

第十位以后的表示
1 文件:硬连接数或 目录:子目录数
root 用户 (第一个)
root 组 (第二个)
1213 表示文件大小,如果是一个文件夹,则表示该文件夹的大小.请注意是文件夹本身的大小,而不是文件夹以及它下面的文件的总大小!
Feb 2 09:39 最后修改日期
abc 文件名

修改权限chmod
chmod u=rwx,g=rw,o=r aaa.txt 或者 chmod 764 aaa.txt

用户管理命令(增删改查)

菜鸟教程,用户管理链接
增: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最简单的 useradd lee
删: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改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改(修改用户密码):passwd 选项 用户名
查:
a),查看当前登录用户
who
b),查看自己的用户名
who i am

c),查看单个用户信息
id apacheuser
显示用户所属信息

d),查看用户登录记录
last 查看登录成功的用户记录
lastb 查看登录不成功的用户记录
e),查看所有用户
cut -d : -f 1 /etc/passwd

额外粮食:
Shell是用户与Linux系统之间的接口。Linux的Shell有许多种,每种都有不同的特点。常用的有sh(Bourne Shell), csh(C Shell), ksh(Korn Shell), tcsh(TENEX/TOPS-20 type C Shell), bash(Bourne Again Shell)等。

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和用户习惯为用户指定某个Shell。如果不指定Shell,那么系统使用sh为默认的登录Shell,即这个字段的值为/bin/sh。

用户的登录Shell也可以指定为某个特定的程序(此程序不是一个命令解释器)。

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限制用户只能运行指定的应用程序,在该应用程序运行结束后,用户就自动退出了系统。有些Linux 系统要求只有那些在系统中登记了的程序才能出现在这个字段中。

用户组管理(增删改查)

增: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新增用户组
(例子groupadd -g 101 group2 并指定用户组id)
删:groupdel 用户组
改: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 groupmod –g 10000 -n group3 group2
此命令将组group2的标识号改为10000,组名修改为group3。)

查(所有用户组:getent group
查(查看当前用户所属组):groups

网络相关命令

ping
ping 目的主机 (功能描述:测试当前服务器是否可以连接目的主机)
查(看当前的网络地址) ifconfig

配置静态ip地址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 网卡名字
BOOTPROTO=static       <---- dhcp 动态获取IP, none 根据其他选项决定动态还是静态,static肯定是手工指定IP
NM_CONTROLLED=no          <---如果NetworkManager服务启用,该网卡配置文件也不使用NetworkManager管理
ONBOOT=yes          <---- 网络服务启动的时候,yes代表激活状态 , no 代表禁用
TYPE=Ethernet
IPADDR=10.1.1.11        <-- IP 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 子网掩码
GATEWAY=10.1.1.1          <-- 默认网关
DNS1=10.1.1.1             <-- DNS 服务器
HWADDR=14:da:e9:eb:a9:61  <---MAC地址
USERCTL=no           <---是否允许普通用户启动或者停止该网卡
IPV6INIT=no          <---是否在该网卡上启动IPV6的功能
PEERDNS=yes          <---是否允许网卡在启动时向DHCP服务器查询DNS信息,并自动覆盖/etc/resolv.conf配置文件。

未完待续(网络知识展开)

进程相关命令

磁盘相关命令

安装相关

wget
可以用来下周需要的安装包,可以不用xftp上传。

rmp
查询已安装的 rpm 列表 rpm –qa|grep xx
rpm -qi 软件包名 :查询软件包信息
rpm -ql 软件包名 :查询软件包中的文件
rpm -qf 文件全路径名 查询文件所属的软件包
卸载 rpm 包rpm -e RPM 包的名称
rpm -e --nodeps xxx带上 --nodeps 就是强制删除

安装 rpm 包:rpm -ivh RPM 包全路径名称

yum(推荐)
基于 RPM 包管理,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自动下载 RPM 包并且安装,可以自动处理依赖性关系

•查询 yum 服务器是否有需要安装的软件
yum list|grep xx 软件列表
•安装指定的 yum 包
yum install xxx 下载安装

例子安装java1.8
卸载
如果遇到有可以使用命令批量卸载所有带有Java的文件
rpm -qa | grep java | xargs rpm -e --nodeps

安装java1.8.0的所有文件
yum install java-1.8.0-openjdk* -y

shel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