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第六层:表示层功能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hcie.me/200
OSI七层模型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OSI表示层功能:电脑从网卡收到一串数据时,这些数据在电脑中都是都是二进制的格式,我们人类是看不懂二进制的,就需要表示层帮忙将这些二进制转换成我们能够识别的数据。

所以表示层的基本作用就是对数据格式进行编译,对收到或发出的数据根据应用层的特征进行处理,如处理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档等,还可以对压缩文件进行解压缩、对加密文件进行解密等。

只有在表示层将数据处理完成后,才能将转格式编译后的数据呈现在应用程序中,让用户能够看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表示层的作用

举几个例子来理解OSI表示层的作用:
OSI表示层例子一

A电脑用浏览器浏览网站B,在网站B里有一张gif图片,但是B电脑无法识别gif格式的图片,于是在A电脑的浏览器里应该显示这张gif图片的地方会显示为叉叉。

各位可以先看看“OSI的封装和解封装”,网络设备之间传递数据时会有对数据进行封装的过程,接收数据包是一个解封装的过程,从物理层依次解封装至表示层之后,表示层会检查电脑中是否有能识别该gif图片的解码工具,如果有,则将gif图片展现在相应的应用程序中;如果没有,则提示打不开,或显示出一堆乱码。

OSI表示层例子二

A电脑浏览B网站,B网站是音乐网站,里面有很多mp3音乐,如果A电脑里没有按照能够播放mp3的解码器,那么在A电脑里打开B网站上的mp3文件时,会出现“缺少解码器”等相应的提示。如果A电脑安装了mp3音乐的解码器,就可以打开这个mp3音乐了。

OSI表示层例子三

A电脑浏览B网站,在B网站的服务器中启用了网页压缩gzip功能,如果A电脑的浏览器无法解压gzip压缩过的网页,那么就无法正常打开B网站。

以上是OSI表示层的基本作用,例子只是助于你理解。更深层次的意思,则需要你自己去体会了。

表示层的PDU为:PPDU(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

注意:现在互联网使用的通信标准是五层结构的TCP/IP协议栈,在TCP/IP协议栈中的应用层包含了OSI七层模型里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三层的作用。

  • 19
    点赞
  • 5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 侯仰坡 (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工程微软班 200610440127) 摘 要 谈到网络不能不谈OSI参考模型,虽然OSI参考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不是很大,但其的确对于理解网络协议内部的运作很有帮助,也为我们学习网络协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虽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经为各层的服务和协议制定了标准,但严格地说参考模型并不包含这些标准。OSI更像组织上的标准,它加入了太多的人们主观因素。在现实网络世界里,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TCP/IP协议来之于实践,是事实上的标准。 关键字:分层参考模型 数据封装 传输协议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 1 OSI参考模型   1.1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   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OSI参考模型采用分层结构,如图1-1所示 主机A 主机B 图1-1  OSI参考模型   在这个OSI七层模型中,每一层都为其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为其上一层提供一个访问接口或界面。不同主机之间的相同层次称为对等层。如主机A中的表示层和主机B中的表示层互为对等层、主机A中的会话层和主机B中的会话层互为对等层等。对等层之间互相通信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通信的内容、通信的方式,我们将其称为协议(Protocol)。我们将某个主机上运行的某种协议的集合称为协议栈。主机正是利用这个协议栈来接收和发送数据的。OSI参考模型通过将协议栈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可以简化问题的分析、处理过程以及网络系统设计的复杂性。OSI参考模型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不同厂商、不同结构的网络产品之间互连时遇到的不兼容性问题。但是该模型的复杂性阻碍了其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实际应用。与此对照,后面我们将要学习的TCP/IP参考模型,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实际上,也是目前因特网范围内运行的唯一一种协议。   1.2 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作用   在OSI参考模型中,从下至上,每一层完成不同的、目标明确的功能。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此外,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段(segment)。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会话层协议的代表包括:NetBIOS、ZIP(AppleTalk区域信息协议)等。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表示层协议的代表包括:ASCII、ASN.1、JPEG、MPEG等。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1.3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数据接收端 数据发送端 图1-2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如图1-2所示,在OSI参考模型中,当一台主机需要传送用户的数据(DATA)时,数据首先通过应用层的接口进入应用层。在应用层,用户的数据被加上应用层的报头(Application Header,AH),形成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然后被递交到下一层-表示层。   表示层并不"关心"上层-应用层的数据格式而是把整个应用层递交的数据包看成是一个整体进行封装,即加上表示层的报头(Presentation Header,PH)。然后,递交到下层-会话层。   同样,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也都要分别给上层递交下来的数据加上自己的报头。它们是:会话层报头(Session Header,SH)、传输层报头(Transport Header,TH)、网络层报头(Network Header,NH)和数据链路层报头(Data link Header,DH)。其中,数据链路层还要给网络层递交的数据加上数据链路层报尾(Data link Termination,DT)形成最终的一帧数据。   当一帧数据通过物理层传送到目标主机的物理层时,该主机的物理层把它递交到上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去掉数据帧的帧头部DH和尾部DT(同时还进行数据校验)。如果数据没有出错,则递交到上层-网络层。   同样,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也要做类似的工作。最终,原始数据被递交到目标主机的具体应用程序中。   2 TCP/IP参考模型   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过于庞大、复杂招致了许多批评。与此对照,由技术人员自己开发的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如图2-1所示,是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对比示意图。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图2-1  TCP/IP参考模型 2.1 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TCP/IP协议栈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计算机网(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和其后继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U.S.Department of Defense,DoD)赞助的研究网络。最初,它只连接了美国境内的四所大学。随后的几年中,它通过租用的电话线连接了数百所大学和政府部门。最终ARPANET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连网络-因特网。最初的ARPANET于1990年永久性地关闭。   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和主机到网络层。如图2-2所示。 应用层 FTP、TELNET、HTTP SNMP、TFTP、NTP 传输层 TCP UDP 网络互连层 IP 主机到网络层 以太网 令牌环网 802.2 HDLC、PPP、FRAME-RELAY 802.3 EIA/TIA-232,449、V.35、V.21 图2-2  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在TCP/IP参考模型中,去掉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这两层的功能被合并到应用层实现)。同时将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主机到网络层。下面,分别介绍各层的主要功能。   1、主机到网络层   实际上TCP/IP参考模型没有真正描述这一层的实现,只是要求能够提供给其上层-网络互连层一个访问接口,以便在其上传递IP分组。由于这一层次未被定义,所以其具体的实现方法将随着网络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2、网络互连层   网络互连层是整个TCP/IP协议栈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把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同时,为了尽快地发送分组,可能需要沿不同的路径同时进行分组传递。因此,分组到达的顺序和发送的顺序可能不同,这就需要上层必须对分组进行排序。   网络互连层定义了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   网络互连层除了需要完成路由的功能外,也可以完成将不同类型的网络(异构网)互连的任务。除此之外,网络互连层还需要完成拥塞控制的功能。   3、传输层   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功能是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在传输层定义了两种服务质量不同的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它将一台主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互联网上的其他主机。在发送端,它负责把上层传送下来的字节流分成报文段并传递给下层。在接收端,它负责把收到的报文进行重组后递交给上层。TCP协议还要处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以避免缓慢接收的接收方没有足够的缓冲区接收发送方发送的大量数据。   UDP协议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主要适用于不需要对报文进行排序和流量控制的场合。   4、应用层   TCP/IP模型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功能合并到应用层实现。   应用层面向不同的网络应用引入了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其中,有基于TCP协议的,如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虚拟终端协议(TELNET)、超文本链接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也有基于UDP协议的。 参考文献 [1] 计算机网络.曾家智 李毅超 韩蒙.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4. [2] 网络协议.百科词条. [3] COMPUTER NETWORKS-Fourth Edition.Andrew S.Tanenbaum.2004. [4 ] TCP/IP介绍. 豆豆技术应用. http://tech.ddvip.com/index.html. [5] 网络协议分析. 中国协议分析网. http://www.cnpaf.net/forum/index.p
简介 第1章 网际互联  网际互联基础知识  网际互联模型   分层的方法   参考模型的优点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以太网(Ethernet)组网   半双工和全双式以太网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的物理层  以太网电缆的连接   直通电缆   交叉电缆   反转电缆  数据封装  Cisco的3层分层模型   核心层(Core Layer) 分配层(Distribution Layer)   接入层(Access Layer) 小结  考试要点  书面实验1   书面实验1.1:有关OSI的问题   书面实验1.2:定义OSI的各层和相应的设备   书面实验1.3:识别冲突域和广播域   书面实验1.4: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复习题  复习题答案   书面实验1.1答案   书面实验1.2答案   书面实验1.3答案   书面实验1.4答案 第2章 TCP/IP简介  TCP/IP和DoD模型   过程/应用层协议   主机到主机层协议   因特网层协议  IP 寻址   IP术语   分层的IP寻址方案   私有IP地址  广播地址   小结  考试要点  书面实验2   复习题  复习题答案  书面实验2答案 第3章 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TCP/IP排错  子网划分基础   IP零子网   如何创建子网   子网掩码   无类的内部域路由   C类地址的子网划分   B类地址子网划分   A类地址的子网划分  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   VLSM设计   实现VLSM网络  汇总  IP寻址排错   判断IP地址问题  小结  …… 第4章 Cisco的互联网络操作系统(IOS)和安全设备管理器(SDM) 第5章 管理Cisco互联网络 第6章 IP路由 第7章 增强IGRP(EIGRP)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第8章 第2层交换和生成树协议(STP) 第9章 虚拟局域网(VLAN) 第10章 安全 第11章 网络地址转换 第12章 Cisco无线网络技术 第13章 广域网 词汇表
简介 第1章 网际互联  网际互联基础知识  网际互联模型   分层的方法   参考模型的优点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以太网(Ethernet)组网   半双工和全双式以太网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的物理层  以太网电缆的连接   直通电缆   交叉电缆   反转电缆  数据封装  Cisco的3层分层模型   核心层(Core Layer) 分配层(Distribution Layer)   接入层(Access Layer) 小结  考试要点  书面实验1   书面实验1.1:有关OSI的问题   书面实验1.2:定义OSI的各层和相应的设备   书面实验1.3:识别冲突域和广播域   书面实验1.4: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复习题  复习题答案   书面实验1.1答案   书面实验1.2答案   书面实验1.3答案   书面实验1.4答案 第2章 TCP/IP简介  TCP/IP和DoD模型   过程/应用层协议   主机到主机层协议   因特网层协议  IP 寻址   IP术语   分层的IP寻址方案   私有IP地址  广播地址   小结  考试要点  书面实验2   复习题  复习题答案  书面实验2答案 第3章 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TCP/IP排错  子网划分基础   IP零子网   如何创建子网   子网掩码   无类的内部域路由   C类地址的子网划分   B类地址子网划分   A类地址的子网划分  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   VLSM设计   实现VLSM网络  汇总  IP寻址排错   判断IP地址问题  小结  …… 第4章 Cisco的互联网络操作系统(IOS)和安全设备管理器(SDM) 第5章 管理Cisco互联网络 第6章 IP路由 第7章 增强IGRP(EIGRP)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第8章 第2层交换和生成树协议(STP) 第9章 虚拟局域网(VLAN) 第10章 安全 第11章 网络地址转换 第12章 Cisco无线网络技术 第13章 广域网 词汇表
简介 第1章 网际互联  网际互联基础知识  网际互联模型   分层的方法   参考模型的优点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以太网(Ethernet)组网   半双工和全双式以太网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的物理层  以太网电缆的连接   直通电缆   交叉电缆   反转电缆  数据封装  Cisco的3层分层模型   核心层(Core Layer) 分配层(Distribution Layer)   接入层(Access Layer) 小结  考试要点  书面实验1   书面实验1.1:有关OSI的问题   书面实验1.2:定义OSI的各层和相应的设备   书面实验1.3:识别冲突域和广播域   书面实验1.4: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复习题  复习题答案   书面实验1.1答案   书面实验1.2答案   书面实验1.3答案   书面实验1.4答案 第2章 TCP/IP简介  TCP/IP和DoD模型   过程/应用层协议   主机到主机层协议   因特网层协议  IP 寻址   IP术语   分层的IP寻址方案   私有IP地址  广播地址   小结  考试要点  书面实验2   复习题  复习题答案  书面实验2答案 第3章 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TCP/IP排错  子网划分基础   IP零子网   如何创建子网   子网掩码   无类的内部域路由   C类地址的子网划分   B类地址子网划分   A类地址的子网划分  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   VLSM设计   实现VLSM网络  汇总  IP寻址排错   判断IP地址问题  小结  …… 第4章 Cisco的互联网络操作系统(IOS)和安全设备管理器(SDM) 第5章 管理Cisco互联网络 第6章 IP路由 第7章 增强IGRP(EIGRP)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第8章 第2层交换和生成树协议(STP) 第9章 虚拟局域网(VLAN) 第10章 安全 第11章 网络地址转换 第12章 Cisco无线网络技术 第13章 广域网 词汇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