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Conflux的共识机制

尽管全球市场资金流动愈发紧缩、加密资产总市值在年底一泻千里,但认真做事并提升技术的区块链项目依然具备强大的吸引力:2018年12月5日,区块链协议项目Conflux获得了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3500万美元(约人民币2.4亿元)的融资,让寒风笼罩的链圈看到了新的希望。结合PoW与DAG的优势,并且有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的参与,Conflux在区块链领域宛如连接陆地和海洋的DC英雄海王一样引人瞩目。随着Conflux声名大噪,姚期智院士撰写的两篇有关区块链的论文也被更多人所关注:

Scaling Nakamoto Consensus to Thousands of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扩展中本聪共识至上千交易每秒)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1805.03870.pdf

An Incentive Analysis of some Bitcoin Fee Designs(对几种比特币费用设计的激励分析)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1811.02351.pdf

本周,我们先解读姚期智院士参与的第一篇论文, 让大家进一步了解Conflux所提出的共识机制。

 

01|  打破不可能三角


事实证明,中本聪共识对记账权和交易顺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使得比特币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面临如下瓶颈:

  1. 只有一个参与者可获得算力竞争的胜利并给主链提供有效的区块,其他同时期产生的区块会被视做分叉而遗弃,这种记账权机制导致的算力竞争,极大地浪费了网络和算力资源

  2. 最长链规则使得比特币网络工作效率低下(比特币每10分钟才出一个块,每秒仅处理7笔交易。用户需等待数小时才能来确认最长链,然后完成交易以确保自己的交易安全不被逆转)。

中本聪共识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和交易时滞过长的问题,引发了糟糕的用户体验、飙涨的转账费用和拥堵的网络,不利于区块链技术长期的推广和发展。虽然已有很多团队试图解决中本聪共识的瓶颈,但他们的方案仍存在不完美之处:

  1. 通过选举代理节点,降低无效竞争产生的资源浪费,虽然可以提升区块链的效率,但会使得链变得中心化

  2. 增加区块大小或提升出块速度,只是表面上虚增了区块链的吞吐量,实际上会令同一时段产生更多的并发区块,增加区块链分叉的风险

这种困境,被早期区块链开发人员称作为“不可能三角”,即:公链的三个属性: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 1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