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网络基础理论

网络基础理论

网络定义和功能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一组两个或多个互联的计算机系统。
  2. 网络组件
    2.1 交换机
    它允许网络上的设备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网络进行通信。
    2.2 路由器
    它允许多个设备共享一个Internet连接。
    2.3 服务器
    服务器是保存共享程序,文件和网络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服务器允许网络的所有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2.4 客户端
    客户端是访问和使用网络以及共享网络资源的设备。它们也是网络的用户,因为它们可以发送和接收来自服务器的请求。
    2.5 网卡
    网络接口卡发送,接收数据并控制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数据流。
    2.6 本地操作系统
    一种本地操作系统,可帮助个人计算机访问文件。
    2.7 协议
    协议是一组定义的规则,它允许两个实体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用于此目的的一些标准协议是IP,TCP,UDP,FTP等

网络功能

  • 帮助您在访问网络时与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以发送和接收信息。
  • 帮助您共享打印机,扫描仪和电子邮件。
  • 帮助您以极快的速度共享信息
  • 与没有网络相比,电子通信更高效,更便宜。

LAN、WAN、VLAN、WLAN

LAN

  1. LAN即局域网,局域网就是小范围地区形成的一个区域网络。它的特点就是分布地区范围小,比如一栋小区,也可以是办公室之间电脑设备之间的联系。
  2. 比如某所大学,宿舍楼、教学楼,它们之间的内部网络就是典型的局域网LAN。
  3. 局域网是一种私有的网络,相对其他形式网络传输速度更快,性能更稳定,框架搭建容易。它从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信息泄露和外部网络病毒的攻击,一旦被黑客攻击,可能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

WAN

  1. WAN即广域网,广域网是连接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者城域网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所覆盖的地区范围通常很大,一般在几十公里以上,它甚至能连接不同的城市或者国家等。
  2. 互联网就属于一种公共型的广域网,它的成本比较低,是一种价格比较便宜的网上环境。

VLAN

  1. VLAN即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互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一样,因此得名。

WLAN

  1. WLAN即无线局域网络,也就是俗称的无线网。在WLAN发明之前,一直使用的是有线网络,有线网络无论是组装、拆建还是在原基础上进行重新布局和改建都非常困难,而且成本和代价也非常高。因此WLAN的组网方式应运而生。
  2. WLAN它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的技术,使用电磁波所构成的局域网络。

七层和五层网络模型

网络协议

  1. 网络协议是网络运行的基石。在网络中,网络设备、传输介质、网卡又各有不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也会使用不同的规则进行传输,而这些规则是依靠网络协议完成的。
  2.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它规定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所代表的意义。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
  3. 网络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使用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而TCP/IP协议就是一种常见的协议,Interner上的计算机使用的就是该协议。

网络模型

互联网中数据的传送,其实分好几层来处理数据的,每一层都有它自己明确的功能。
对于互联网数据传送的分层模型,有分七层的,有分五层的,有分四层的。
下面的五层模型,相当于把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看成是一层。

Created with Raphaël 2.3.0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模型的发送是从上到下,接收是从下到上解析。

  1. 物理层
    两台计算机要通信,那么需要架设光纤、电缆等物体,这属于物理层。
  2. 数据链路层
    这一层制定了一些传送的规则:提供访问介质,链路管理等。
    2.1 以太网协议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把这个数据包称之为“帧”。每一个桢由标头(Head)和数据(Data)两部分组成。
    2.2 MAC地址:连入网络的每一个计算机都会有网卡接口,每一个网卡都会有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就叫做MAC地址,也是计算机的唯一标识。
    2.3 广播与ARP协议
    一台计算机连着许多台计算机,那么无法知道要发送到的计算机是哪一路线上的。因此通过广播的方式把数据包发送给同一子网中的所有计算机。这个数据包包含接收者的MAC地址。这个时候同一个子网中的其他计算机也会收到这个数据包,会把数据包的MAC地址取出来,与自身的MAC地址对比,如果两者相同,则接受这个数据包,否则丢弃。
  3. 网络层
    网络层的功能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寻址和路由选择。
    3.1 IP协议:IP地址由32位的二进制数组成,我们一般把它分成4段的十进制表示。
    IP地址分为两部分,前面一部分代表网络部分,后面一部分代表主机部分。如果两台计算机的网络部分是一致的,那么这两台计算机处于同一个子网中。
    使用子网掩码能够区分出IP的哪部分属于网络部分。
  4. 传输层
    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
  5. 应用层
    应用层是最接近用户的一层。传输层传来五花八门的数据,格式各不相同,应用层就是来处理和解析这些格式,来展示给用户。

IP地址分类

IP地址分为五类,分别为A类、B类、C类、D类、E类。其中A、B、C三类通常用于商业,D类则是组播,E类用于科研。
所有127开头的IP都为回环地址

类别地址段默认子网掩码
A1.0.0.0~126.255.255.255255.0.0.0/8
B128.0.0.0~191.255.255.255255.255.0.0/16
C192.0.0.0~223.255.255.255255.255.255.0/24
D224.0.0.0~239.255.255.255
E240.0.0.0~255.255.255.255

私有地址分为一下三种:
A类:10.0.0.0 — 10.255.255.255
B类:172.16.0.0 — 172.31.255.255
C类:192.168.0.0 — 192.168.255.255

五层模型中每一层会有哪些安全问题

  1. 物理层:物理线路可能被损坏或接入其他设备遭窃听等。设备可能被非授权人使用。(上锁、安装防盗报警设备、隔离等)
  2. 数据链路层:数据被非接收方截获或篡改、重发。数据帧中有恶意数据,对系统造成威胁(采取基于数据帧的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
  3. 网络层:恶意代码攻击,数据包窃听或篡改,IP欺骗。(入侵检测技术,加密、认证、VPN等访问控制)
  4. 传输层:序列号攻击,伪装身份,拒绝服务攻击。(身份认证技术,SSL,HTTPS)
  5. 应用层:针对某种服务缺陷进行恶意攻击。(监控、测试加固等)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