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件冒泡和事件捕获

事件冒泡和事件捕获分别由微软和网景公司提出,这两个概念都是为了解决页面中事件流(事件发生顺序)的问题。

<div id="div1">
  <div id="div2">
    <div id="div3">click</div>
  </div>
</div>

如上代码,三个div标签呈嵌套关系,假使三个元素都注册了相同的事件,那么他们的触发顺序是怎样的呢?

故此,为了解决这个事件流问题,微软和网景提出了两种几乎相反的概念。

一、事件冒泡(event bubbling)

微软提出了名为事件冒泡的事件流。事件按照从最特定的事件目标到最不特定的事件目标(document对象)的顺序触发。可以想象把一颗石头投入水中,泡泡会一直从水底冒出水面。也就是说,事件会从最内层的元素开始发生,一直向上传播,直到document对象。

刚才的例子,三个元素间的触发顺序就应该是 div3->div2->div1.我们给上面代码里的三个div元素绑定事件,触发一下看看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var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var div3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3');

        div1.onclick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id);
            
        };
        div2.onclick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id);
            
        };
        div3.onclick = function (e) {
            console.log(this.id);
        };

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就是事件冒泡。

二、事件捕获(event capturing)

网景提出另一种事件流名为事件捕获。事件从最不精确的对象(document 对象)开始触发,然后到最精确(也可以在窗口级别捕获事件,不过必须由开发人员特别指定)的对象,与事件冒泡相反,事件会从最外层开始发生,直到最具体的元素。同样形象的比喻一下可以想象成警察逮捕屋子内的小偷,就要从外面一层层的进入到房子内。

针对刚才的例子,三个元素间的触发顺序应该是div1->div2->div3。

我们给上面代码里的三个div元素绑定事件,触发一下看看: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var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var div3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3');

        div1.addEventListener('click', f1, true);
        div2.addEventListener('click', f1, true);
        div3.addEventListener('click', f1, true);
        
        function f1(){
			console.log(this.id)
		}
ele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 function, useCapture)
addEventListener方法用来为一个特定的元素绑定一个事件处理函数,是JavaScript中的常用方法,其传入三个参数,分别是‘没有on的事件类型’,‘事件处理函数’,‘控制事件阶段’,第三个参数是boolean类型,默认是false,表示在事件冒泡的阶段调用事件处理函数,像上图中传入true,就表示在事件捕获的阶段调用事件处理函数。

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就是事件捕获。

三、阻止事件冒泡

① e.stopPropagation()

先前案例的代码如下: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var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var div3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3');

        div1.onclick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id);
            
        };
        div2.onclick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id);
            
        };
        div3.onclick = function (e) {
            console.log(this.id);
            e.stopPropagation();
        };

结果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 window.event.cancelBubble = true (谷歌,IE8兼容,火狐不支持)

代码如下: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var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var div3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3');

        div1.onclick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id);
            
        };
        div2.onclick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id);
            
        };
        div3.onclick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id);
            window.event.cancelBubble = true;
        };

③ 合并取消:return false

在javascript的return false只会阻止默认行为,而是用jQuery的话则既阻止默认行为又防止对象冒泡。

问题:为什么会在前端加入冒泡事件这种机制,是出于什么问题才考虑加入这样一种机制?

答:加入冒泡机制是因为存在这个现象,子元素存在于父级元素中,点击子元素也是相当于点击了父元素,冒泡机制可用于事件委托,优化性能,比如长列表绑定事件(如上所说的长列表绑定,笨的做法:每个li上绑定事件,li触发事件,如果1kw条数据,这种做法肯定是不科学的。所以,优化性能的时候,将事件绑定在ul上,加入冒泡机制,代码量变少、性能又好)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