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相关

多线程程序实际应用在IO相关里的网络编程章节,文件上传的服务端用多线程接受客户端传来的文件并保存到服务端硬盘上。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进程:进程指正在运行的程序。确切的来说,当一个程序进入内存运行,即变成一个进程,进程是处于运行过程中的程序,并且具有一定独立功能。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每个进程都有自己单独的地址空间。

如图每一个程序都是一个进程
如图每一个程序都是一个进程
线程: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负责当前进程中程序的执行,一个进程中至少有一个线程。一个进程中是可以有多个线程的,这个应用程序也可以称之为多线程程序。线程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对于CPU的一个核而言,某个时刻,只能执行一个线程,而 CPU的在多个线程间切换速度相对我们的感觉要快,看上去就是在同一时刻运行。其实,多线程程序并不能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但能够提高程序运行效率,让CPU的使用率更高。
线程调度有分时调度和抢占式调度,分时调度是cpu平均分给各个进程时间,抢占式调度是线程抢,可以设置线程的优先级。java是抢占式的。

并发: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发生。
并行: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同时发生)。

用户线程和主线程没有关系,守护线程是随主线程的停止而停止,gc线程也是守护线程。t1.setDaemon(true)设置线程为守护线程

多线程程序

方式一:继承Thread类
java.lang.Thread类:是描述线程的类,我们想要实现多线程程序,就必须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调用start()方法。
构造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式二:实现Runnable接口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自定义类对象  线程任务对象
        MyRunnable mr = new MyRunnable();
        //创建线程对象
        Thread t = new Thread(mr, "小强");
        t.start();
        for (int i = 0; i < 20; i++) {
            System.out.println("旺财 " + i);
        }
    }
}

Thread类也实现了Runnable
上图新建线程时相当于调用了Thread类的两个构造方法
public Thread(Runnable target)
public Thread(Runnable target,String name)

Runnable对象仅仅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Runnable实现类里包含的run()方法仅作为线程执行体。
而实际的线程对象依然是Thread实例,只是该Thread线程负责执行其target的run()方法。
所有的多线程代码都是通过运行Thread的start()方法来运行的。因此,不管是继承Thread类还是实现Runnable接口来实现多线程,最终还是通过Thread的对象的API来控制线程的。

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多线程程序的好处:
    1.避免了单继承的局限性
        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类(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亲爹),类继承了Thread类就不能继承其他的类
        实现了Runnable接口,还可以继承其他的类,实现其他的接口
    2.增强了程序的扩展性,降低了程序的耦合性(解耦)
        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把设置线程任务和开启新线程进行了分离(解耦)
        实现类中,重写了run方法:用来设置线程任务
        创建Thread类对象,调用start方法:用来开启新线程

如果一个类继承Thread,则不适合资源共享。但是如果实现了Runable接口的话,则很容易的实现资源共享(一个Runable接口的实现类里的run方法代码可以被多个线程共享,写一次就行了)。
实现Runnable接口比继承Thread类所具有的优势:

  1. 适合多个相同的程序代码的线程去共享同一个资源。
  2. 可以避免java中的单继承的局限性。
  3. 增加程序的健壮性,实现解耦操作,代码可以被多个线程共享,代码和线程独立。
  4. 线程池只能放入实现Runable或Callable类线程,不能直接放入继承Thread的类。
    扩充:在java中,每次程序运行至少启动2个线程。一个是main线程,一个是垃圾收集线程。因为每当使用
    java命令执行一个类的时候,实际上都会启动一个JVM,每一个JVM其实在就是在操作系统中启动了一个进程。

方式三:通过匿名内部类的方式(其实就是前面两种的简化方式)

//线程的接口Runnable
        //Runnable r = new RunnableImpl();//多态,这里可以用其他的实现类,就不用重写run方法了
        Runnable r = new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5 ;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aaa");
                }
            }
        };
        new Thread(r).start();

//简化接口的方式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5 ;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bbb");
                }
            }
        }).start();

线程安全

售票问题,几个线程同时卖票,重复卖,超卖
线程安全问题都是由全局变量及静态变量引起的。若每个线程中对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只有读操作,而无写操作,一般来说,这个全局变量是线程安全的;若有多个线程同时执行写操作,一般都需要考虑线程同步,否则的话就可能影响线程安全。

线程同步解决线程安全问题,有三种方式
1 . 同步代码块。
2. 同步方法。
3. 锁机制。

同步代码块 : synchronized 关键字可以用于方法中的某个区块中,表示只对这个区块的资源实行互斥访问。
格式:synchronized(同步锁){
需要同步操作的代码
}

同步锁:
对象的同步锁只是一个概念,可以想象为在对象上标记了一个锁.

  1. 锁对象 可以是任意类型。
  2. 多个线程对象 要使用同一把锁。

同步方法 :使用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就叫做同步方法,保证A线程执行该方法的时候,其他线程只能在方法外等着。
格式: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可能会产生线程安全问题的代码
}
同步锁是谁?
对于非static方法,同步锁就是this。
对于static方法,我们使用当前方法所在类的字节码对象(类名.class)。
所以调用wait()、notify()时,非static方法就是this.wait(),static方法就是类名.class.wait()

Lock 锁
public void lock() :加同步锁。
public void unlock() :释放同步锁。

只有锁对象才能调用wait和notify方法

线程状态

java.lang.Thread.State 这个枚举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leep()和wait()方法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线程的中止

设置标记位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设置标记位
	private boolean flag=true;
	public void setFlag(boolean flag) {
		this.flag = flag;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i=0;
		while(flag)
		{
			System.out.println("第"+(i++)+"次执行-----"+"线程名称:"+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stop()方法已弃用。
interrupt()方法
(1)interrupt()方法只是改变中断状态而已,它不会中断一个正在运行的线程。具体来说就是,调用interrupt()方法只会给线程设置一个为true的中断标志,而设置之后,则根据线程当前状态进行不同的后续操作。

(2)如果线程的当前状态处于非阻塞状态,那么仅仅将线程的中断标志设置为true而已;

(3)如果线程的当前状态出于阻塞状态,那么将在中断标志设置为true后,还会出现wait()、sleep()、join()方法之一引起的阻塞,那么会将线程的中断标志位重新设置为false,并抛出一个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

(4)如果在中断时,线程正处于非阻塞状态,则将中断标志修改为true,而在此基础上,一旦进入阻塞状态,则按照阻塞状态的情况来进行处理。例如,一个线程在运行状态时,其中断标志设置为true之后,一旦线程调用了wait()、sleep()、join()方法中的一种,立马抛出一个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且中断标志被程序自动清除,重新设置为false。

总结:调用Thread类的interrupted()方法,其本质只是设置该线程的中断标志,将中断标志设置为true,并根据线程状态决定是否抛出异常。因此,通过interrupted()方法真正实现线程的中断原理是 :开发人员根据中断标志的具体值来决定如何退出线程。
java多线程之使用interrupt停止线程的几种方法

线程间通信

多个线程在处理同一个资源,但是处理的动作(线程的任务)却不相同。那么线程A与线程B之间就存在线程通信问题。
等待唤醒机制
被通知线程也不能立即恢复执行,因为它当初中断的地方是在同步块内,而此刻它已经不持有锁,所以她需要再次尝试去获取锁(很可能面临其它线程的竞争),成功后才能在当初调用 wait 方法之后的地方恢复执行。
总结如下:
如果能获取锁,线程就从 WAITING 状态变成 RUNNABLE 状态;
否则,从 wait set 出来,又进入 entry set,线程就从 WAITING 状态又变成 BLOCKED 状态
调用wait和notify方法需要注意的细节

  1. wait方法与notify方法必须要由同一个锁对象调用。因为:对应的锁对象可以通过notify唤醒使用同一个锁对象调用的wait方法后的线程。
  2. wait方法与notify方法是属于Object类的方法的。因为:锁对象可以是任意对象,而任意对象的所属类都是继承了Object类的。
  3. wait方法与notify方法必须要在同步代码块或者是同步函数中使用。因为:必须要通过锁对象调用这2个方法。

方法join的使用

主线程启动子线程,如果子线程中要进行大量的耗时运算,主线程会早于子线程结束,这时候主线程如果想等待子线程完成之后再运行,就需要join()方法(内部是用wait()方法实现的)。需要注意的是join()方法只会使主线程进入等待池并等待t线程执行完毕后才会被唤醒。并不影响同一时刻处在运行状态的其他线程。

线程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readPoolExecutor是我们线程池核心类,有一堆参数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if (corePoolSize < 0 ||
            maximumPoolSize <= 0 ||
            maximumPoolSize < corePoolSize ||
            keepAliveTime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f (workQueue == null || threadFactory == null || handler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this.acc = System.getSecurityManager() == null ?
                null :
                AccessController.getContext();
        this.corePoolSize = corePoolSize;
        this.maximumPoolSize = maximumPoolSize;
        this.workQueue = workQueue;
        this.keepAliveTime = unit.toNanos(keepAliveTime);
        this.threadFactory = threadFactory;
        this.handler = handler;
    }

corePoolSize:线程池的核心大小,也可以理解为最小的线程池大小。
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池大小。
keepAliveTime:空余线程存活时间,指的是超过corePoolSize的空余线程达到多长时间才进行销毁。
unit:销毁时间单位。
workQueue:存储等待执行线程的工作队列。
threadFactory:创建线程的工厂,一般用默认即可。
handler:拒绝策略,当工作队列、线程池全已满时如何拒绝新任务,默认抛出异常。

线程池工作流程图
//提交一个任务到线程池中,线程池的处理流程如下:
//1、判断线程池里的核心线程是否都在执行任务,如果不是(核心线程空闲或者还有核心线程没有被创建)则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如果核心线程都在执行任务,则进入下个流程。
//2、线程池判断工作队列是否已满,如果工作队列没有满,则将新提交的任务存储在这个工作队列里。如果工作队列满了,则进入下个流程。
//3、判断线程池里的线程是否都处于工作状态,如果没有,则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如果已经满了,则交给饱和策略来处理这个任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线程池的工厂类,用来生成线程池,默认有四种
Executors返回的就是线程池,即线程池接口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上面说的ThreadPoolExecutor就实现了ExecutorService这个接口,
所以要新建线程池可以直接new ThreadPoolExecutor()传入上面说的一堆参数,这样定制性更高一些,也可以用线程池的工厂类Executors.xxx的方式创建,其实这样创建的底层就是根据new ThreadPoolExecutor()的方式创建的,只是加了一些限制而已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线程池的工厂类,用来生成线程池
    Executors类中的静态方法: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创建一个可重用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
        线程池的使用步骤:
        1.使用线程池的工厂类Executors里边提供的静态方法newFixedThreadPool生产一个指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
        2.创建一个类,实现Runnable接口,重写run方法,设置线程任务
        3.调用ExecutorService中的方法submit,传递线程任务(实现类),开启线程,执行run方法
        4.调用ExecutorService中的方法shutdown销毁线程池(不建议执行)
 */
public class Demo01ThreadPoo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使用线程池的工厂类Executors里边提供的静态方法newFixedThreadPool生产一个指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s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2);
        //3.调用ExecutorService中的方法submit,传递线程任务(实现类),开启线程,执行run方法
        es.submit(new RunnableImpl());//pool-1-thread-1创建了一个新的线程执行
        //线程池会一直开启,使用完了线程,会自动把线程归还给线程池,线程可以继续使用
        es.submit(new RunnableImpl());//pool-1-thread-1创建了一个新的线程执行
        es.submit(new RunnableImpl());//pool-1-thread-2创建了一个新的线程执行

        //4.调用ExecutorService中的方法shutdown销毁线程池(不建议执行)
        es.shutdown();

        es.submit(new RunnableImpl());//抛异常,线程池都没有了,就不能获取线程了
    }

}

四种线程池
Java通过Executors提供四种线程池,分别为:
1,newCachedThreadPoo
创建一个可缓存线程池,如果线程池长度超过处理需要,可灵活回收空闲线程,若无可回收,则新建线程。
2,newFix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定长线程池,可控制线程最大并发数,超出的线程会在队列中等待。
3,newSchedul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定长线程池,支持定时及周期性任务执行。
4,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一个单线程化的线程池,它只会用唯一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保证所有任务按照指定顺序(FIFO, LIFO, 优先级)执行。

提交线程
es.submit(xxRunnble);
es.execute(xxRunnble);
submit和execute分别有什么区别呢?

execute没有返回值,如果不需要知道线程的结果就使用execute方法,性能会好很多。

submit返回一个Future对象,如果想知道线程结果就使用submit提交,而且它能在主线程中通过Future的get方法捕获线程中的异常。

关闭线程池
es.shutdown();
不再接受新的任务,之前提交的任务等执行结束再关闭线程池。

es.shutdownNow();
不再接受新的任务,试图停止池中的任务再关闭线程池,返回所有未处理的线程list列表。

参考自史上最全面Java线程池解析

Volatile和ThreadLocal

什么是Volatile
可见性也就是说一旦某个线程修改了该被volatile修饰的变量,它会保证修改的值会立即被更新到主存,当有其他线程需要读取时,可以立即获取修改之后的值。在Java中为了加快程序的运行效率,对一些变量的操作通常是在该线程的寄存器或是CPU缓存上进行的,之后才会同步到主存中,而加了volatile修饰符的变量则是直接读写主存。
volatile关键字有两个作用:

  1. 并发环境可见性:volatile修饰后的变量能够保证该变量在线程间的可见性,线程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时将绕开工作内存(CPU缓存)而直接跟主内存进行数据交互,即线程进行读操作时直接从主内存中读取,写操作时直接将修改后端变量刷新到主内存中,这样就能保证其他线程访问到的数据是最新数据

  2. 并发环境有序性:通过对volatile变量采取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的方式来防止编译重排序和CPU指令重排序,具体方式是通过在操作volatile变量的指令前后加入内存屏障,来实现happens-before关系,保证在多线程环境下的数据交互不会出现紊乱

正确使用volatile的条件:

   1)对变量的写操作不依赖于当前值(read-modify-write)

   2)不能和其他变量同时在一个表达式中

注意:volatile关键字无法保证操作的原子性,对于非原子操作比如count++,它还是会出错的。因为对于volatile修饰的变量,jvm虚拟机只是保证从主内存加载到线程工作内存的值是最新的。其实也就是上面的第一条。想要线程安全必须保证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而volatile只能保证可见性和有序性
下面的代码就不会连续输出1-50,要么给++count那用synchronized包起来,要么就是concurrent包下的Atomic类,用AtomicInteger代替int,就能够实现自增情况下的线程安全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s = new Thread[5];
        for(int i = 0; i<5; i++){
            threads[i] = new Thread(()->{
                try{
                    for(int j = 0; j<10; j++){
                        System.out.println(++count);
                        Thread.sleep(500);
                    }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s[i].start();
        }
    }

ThreadLocal
使用ThreadLocal维护的变量,为每个使用该变量的线程提供独立的变量副本,所以每一个线程都可以独立地改变自己的副本,而不会影响其它线程所对应的副本
ThreadLocal采用“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解决多线程的并发访问,方法:

   1)protected T initialValue():返回此线程局部变量的当前线程的“初始值”;通常,此方法对每个线程最多调用一次,但如果在调用 get()后又调用了 remove(),则可能再次调用此方法;默认情况下返回null,如果要返回其他值,需要重写该方法

   2)public T get():返回此线程局部变量的当前线程副本中的值

   3)public void set(T value):将此线程局部变量的当前线程副本中的值设置为指定值

   4)public void remove():移除此线程局部变量当前线程的值

锁相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乐观锁 VS 悲观锁

synchronized关键字和Lock的实现类都是悲观锁,即认为还有其他线程修改共享资源,所以获得资源后就将其锁住,不让别的线程碰。
乐观锁其实没有锁,在修改资源时判断有没有被其他线程修改,没有进行更改,有的话重试或者报错。
乐观锁在Java中是通过使用无锁编程来实现,最常采用的是CAS算法,Java原子类中的递增操作就通过CAS自旋实现的。CAS算法技术
——悲观锁适合写操作多的场景,先加锁可以保证写操作时数据正确。
——乐观锁适合读操作多的场景,不加锁的特点能够使其读操作的性能大幅提升。

2. 自旋锁 VS 适应性自旋锁

在介绍自旋锁前,我们需要介绍一些前提知识来帮助大家明白自旋锁的概念。

阻塞或唤醒一个Java线程需要操作系统切换CPU状态来完成,这种状态转换需要耗费处理器时间。如果同步代码块中的内容过于简单,状态转换消耗的时间有可能比用户代码执行的时间还要长。

在许多场景中,同步资源的锁定时间很短,为了这一小段时间去切换线程,线程挂起和恢复现场的花费可能会让系统得不偿失。如果物理机器有多个处理器,能够让两个或以上的线程同时并行执行,我们就可以让后面那个请求锁的线程不放弃CPU的执行时间,看看持有锁的线程是否很快就会释放锁。

而为了让当前线程“稍等一下”,我们需让当前线程进行自旋,如果在自旋完成后前面锁定同步资源的线程已经释放了锁,那么当前线程就可以不必阻塞而是直接获取同步资源,从而避免切换线程的开销。这就是自旋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旋锁本身是有缺点的,它不能代替阻塞。自旋等待虽然避免了线程切换的开销,但它要占用处理器时间。如果锁被占用的时间很短,自旋等待的效果就会非常好。反之,如果锁被占用的时间很长,那么自旋的线程只会白浪费处理器资源。所以,自旋等待的时间必须要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自旋超过了限定次数(默认是10次,可以使用-XX:PreBlockSpin来更改)没有成功获得锁,就应当挂起线程。

自旋锁的实现原理同样也是CAS,AtomicInteger中调用unsafe进行自增操作的源码中的do-while循环就是一个自旋操作,如果修改数值失败则通过循环来执行自旋,直至修改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旋锁在JDK1.4.2中引入,使用-XX:+UseSpinning来开启。JDK 6中变为默认开启,并且引入了自适应的自旋锁(适应性自旋锁)。

自适应意味着自旋的时间(次数)不再固定,而是由前一次在同一个锁上的自旋时间及锁的拥有者的状态来决定。如果在同一个锁对象上,自旋等待刚刚成功获得过锁,并且持有锁的线程正在运行中,那么虚拟机就会认为这次自旋也是很有可能再次成功,进而它将允许自旋等待持续相对更长的时间。如果对于某个锁,自旋很少成功获得过,那在以后尝试获取这个锁时将可能省略掉自旋过程,直接阻塞线程,避免浪费处理器资源。

在自旋锁中除了SpinLock, 另有三种常见的锁形式:TicketLock、CLHlock和MCSlock。

3. 无锁 VS 偏向锁 VS 轻量级锁 VS 重量级锁

这四种锁是指锁的状态,专门针对synchronized的。目前锁一共有4种状态,级别从低到高依次是:无锁、偏向锁、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锁状态只能升级不能降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锁

无锁没有对资源进行锁定,所有的线程都能访问并修改同一个资源,但同时只有一个线程能修改成功。

无锁的特点就是修改操作在循环内进行,线程会不断的尝试修改共享资源。如果没有冲突就修改成功并退出,否则就会继续循环尝试。如果有多个线程修改同一个值,必定会有一个线程能修改成功,而其他修改失败的线程会不断重试直到修改成功。上面我们介绍的CAS原理及应用即是无锁的实现。无锁无法全面代替有锁,但无锁在某些场合下的性能是非常高的。

偏向锁

偏向锁是指一段同步代码一直被一个线程所访问,那么该线程会自动获取锁,降低获取锁的代价。

在大多数情况下,锁总是由同一线程多次获得,不存在多线程竞争,所以出现了偏向锁。其目标就是在只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代码块时能够提高性能。

当一个线程访问同步代码块并获取锁时,会在Mark Word里存储锁偏向的线程ID。在线程进入和退出同步块时不再通过CAS操作来加锁和解锁,而是检测Mark Word里是否存储着指向当前线程的偏向锁。引入偏向锁是为了在无多线程竞争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轻量级锁执行路径,因为轻量级锁的获取及释放依赖多次CAS原子指令,而偏向锁只需要在置换ThreadID的时候依赖一次CAS原子指令即可。

偏向锁只有遇到其他线程尝试竞争偏向锁时,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才会释放锁,线程不会主动释放偏向锁。偏向锁的撤销,需要等待全局安全点(在这个时间点上没有字节码正在执行),它会首先暂停拥有偏向锁的线程,判断锁对象是否处于被锁定状态。撤销偏向锁后恢复到无锁(标志位为“01”)或轻量级锁(标志位为“00”)的状态。

偏向锁在JDK 6及以后的JVM里是默认启用的。可以通过JVM参数关闭偏向锁:-XX:-UseBiasedLocking=false,关闭之后程序默认会进入轻量级锁状态。

轻量级锁

是指当锁是偏向锁的时候,被另外的线程所访问,偏向锁就会升级为轻量级锁,其他线程会通过自旋的形式尝试获取锁,不会阻塞,从而提高性能。

在代码进入同步块的时候,如果同步对象锁状态为无锁状态(锁标志位为“01”状态,是否为偏向锁为“0”),虚拟机首先将在当前线程的栈帧中建立一个名为锁记录(Lock Record)的空间,用于存储锁对象目前的Mark Word的拷贝,然后拷贝对象头中的Mark Word复制到锁记录中。

拷贝成功后,虚拟机将使用CAS操作尝试将对象的Mark Word更新为指向Lock Record的指针,并将Lock Record里的owner指针指向对象的Mark Word。

如果这个更新动作成功了,那么这个线程就拥有了该对象的锁,并且对象Mark Word的锁标志位设置为“00”,表示此对象处于轻量级锁定状态。

如果轻量级锁的更新操作失败了,虚拟机首先会检查对象的Mark Word是否指向当前线程的栈帧,如果是就说明当前线程已经拥有了这个对象的锁,那就可以直接进入同步块继续执行,否则说明多个线程竞争锁。

若当前只有一个等待线程,则该线程通过自旋进行等待。但是当自旋超过一定的次数,或者一个线程在持有锁,一个在自旋,又有第三个来访时,轻量级锁升级为重量级锁。

重量级锁

升级为重量级锁时,锁标志的状态值变为“10”,此时Mark Word中存储的是指向重量级锁的指针,此时等待锁的线程都会进入阻塞状态。

整体的锁状态升级流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综上,偏向锁通过对比Mark Word解决加锁问题,避免执行CAS操作。而轻量级锁是通过用CAS操作和自旋来解决加锁问题,避免线程阻塞和唤醒而影响性能。重量级锁是将除了拥有锁的线程以外的线程都阻塞。

4. 公平锁 VS 非公平锁

公平锁是指多个线程按照申请锁的顺序来获取锁,线程直接进入队列中排队,队列中的第一个线程才能获得锁。公平锁的优点是等待锁的线程不会饿死。缺点是整体吞吐效率相对非公平锁要低,等待队列中除第一个线程以外的所有线程都会阻塞,CPU唤醒阻塞线程的开销比非公平锁大。

非公平锁是多个线程加锁时直接尝试获取锁,获取不到才会到等待队列的队尾等待。但如果此时锁刚好可用,那么这个线程可以无需阻塞直接获取到锁,所以非公平锁有可能出现后申请锁的线程先获取锁的场景。非公平锁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唤起线程的开销,整体的吞吐效率高,因为线程有几率不阻塞直接获得锁,CPU不必唤醒所有线程。缺点是处于等待队列中的线程可能会饿死,或者等很久才会获得锁。

接下来我们通过ReentrantLock的源码来讲解公平锁和非公平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代码可知,ReentrantLock里面有一个内部类Sync,Sync继承AQ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添加锁和释放锁的大部分操作实际上都是在Sync中实现的。它有公平锁FairSync和非公平锁NonfairSync两个子类。ReentrantLock默认使用非公平锁,也可以通过构造器来显示的指定使用公平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公平锁与非公平锁的加锁方法的源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上图中的源代码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公平锁与非公平锁的lock()方法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公平锁在获取同步状态时多了一个限制条件:hasQueuedPredecessor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进入hasQueuedPredecessors(),可以看到该方法主要做一件事情:主要是判断当前线程是否位于同步队列中的第一个。如果是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综上,公平锁就是通过同步队列来实现多个线程按照申请锁的顺序来获取锁,从而实现公平的特性。非公平锁加锁时不考虑排队等待问题,直接尝试获取锁,所以存在后申请却先获得锁的情况。

5. 可重入锁 VS 非可重入锁

可重入锁又名递归锁,是指在同一个线程在外层方法获取锁的时候,再进入该线程的内层方法会自动获取锁(前提锁对象得是同一个对象或者class),不会因为之前已经获取过还没释放而阻塞。Java中ReentrantLock和synchronized都是可重入锁,可重入锁的一个优点是可一定程度避免死锁。NonReentrantLock是非可重入锁。
之前我们说过ReentrantLock和synchronized都是重入锁,那么我们通过重入锁ReentrantLock以及非可重入锁NonReentrantLock的源码来对比分析一下为什么非可重入锁在重复调用同步资源时会出现死锁。

首先ReentrantLock和NonReentrantLock都继承父类AQS,其父类AQS中维护了一个同步状态status来计数重入次数,status初始值为0。

当线程尝试获取锁时,可重入锁先尝试获取并更新status值,如果status == 0表示没有其他线程在执行同步代码,则把status置为1,当前线程开始执行。如果status != 0,则判断当前线程是否是获取到这个锁的线程,如果是的话执行status+1,且当前线程可以再次获取锁。而非可重入锁是直接去获取并尝试更新当前status的值,如果status != 0的话会导致其获取锁失败,当前线程阻塞。

释放锁时,可重入锁同样先获取当前status的值,在当前线程是持有锁的线程的前提下。如果status-1 == 0,则表示当前线程所有重复获取锁的操作都已经执行完毕,然后该线程才会真正释放锁。而非可重入锁则是在确定当前线程是持有锁的线程之后,直接将status置为0,将锁释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独享锁 VS 共享锁

独享锁和共享锁同样是一种概念。我们先介绍一下具体的概念,然后通过ReentrantLock和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源码来介绍独享锁和共享锁。

独享锁也叫排他锁,是指该锁一次只能被一个线程所持有。如果线程T对数据A加上排它锁后,则其他线程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获得排它锁的线程即能读数据又能修改数据。JDK中的synchronized和JUC中Lock的实现类就是互斥锁
共享锁是指该锁可被多个线程所持有。如果线程T对数据A加上共享锁后,则其他线程只能对A再加共享锁,不能加排它锁。获得共享锁的线程只能读数据,不能修改数据。
独享锁与共享锁也是通过AQS来实现的,通过实现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独享或者共享。

下图为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部分源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看到ReentrantReadWriteLock有两把锁:ReadLock和WriteLock,由词知意,一个读锁一个写锁,合称“读写锁”。再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ReadLock和WriteLock是靠内部类Sync实现的锁。Sync是AQS的一个子类,这种结构在CountDownLatch、ReentrantLock、Semaphore里面也都存在。

在ReentrantReadWriteLock里面,读锁和写锁的锁主体都是Sync,但读锁和写锁的加锁方式不一样。读锁是共享锁,写锁是独享锁。读锁的共享锁可保证并发读非常高效,而读写、写读、写写的过程互斥,因为读锁和写锁是分离的。所以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并发性相比一般的互斥锁有了很大提升。
写锁实现读读的过程共享,而读写、写读、写写的过程互斥。
ReentrantLock无论读操作还是写操作,添加的锁都是都是独享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