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需要被引用?
一篇研究性文章不是对他人观点的收集堆砌,而是需要能反映出你对于该主题的观点。虽然会将一些从已阅读过的文章中获得的观点、信息等用在这篇文章中,但是现在是你自己在修房子,需根据你自己的设计来,只是偶尔在间隙中使用了你从他人的建筑物中借来的东西。
并不是所有你在研究中学习到的东西都必须包含在你的文章中,那么什么样的东西需要标注引用呢?
1)常识性的知识不需要标注引用(cited)
常识性知识:包括那些可以从多种渠道中轻易获得的,并且不允许有争议或其他不同解释的内容。例如历史事件的日期,名人的出生与逝世日期,基本的科学、历史、自然事实。你需要对你的研究领域比较熟悉,以便于确定是否是常识性知识。
2)有争议的事实需要被标注引用
3)不具争议但很少有人知道,并且是从特定渠道获得的事实,需要被标注引用
4)通常情况下,你借用的其他作者的观点和对事实的解释是需要被引用的
【观点或解释与事实的区别:事实是一个在客观世界中的事件,是每个人都能指出并同意的;观点或解释,是加了个人见解或对客观世界实物的感受的,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的】
当你指出一个观点或解释时,对这些观点或解释进行溯源是很重要的。对于是谁最先提出这个想法的,在你的论文中就提及他。这是一个好的学术训练,这样会给这个观点的首创者以荣耀。这样的话,也便于你的读者想将你关于这个观点的解释和这个观点的最初版本进行对比。当你参考的某个知名观点可以溯源至特定原创者时,将最初的资料源标注引用,而不是后面的一些解释版本。
2. 如何将你的研究内容包含在你的文章中
有3种方法讲你的研究内容注入到你的文章中:
1)解释
用你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风格陈述信息,并且流畅的将之填入你的文章中【采用一种解释性方式引用比在你原封不动的陈述原有的信息要更重要】。不要忘记采用解释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引用,这样会更加具有学术范。当然,即使你是用你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的,也不要忘记给这个观点原创人以荣耀。
引用:你必须将每个字、每个拼写和读音抄写正确,并且标注清楚是在引用材料中的哪一页。【当原文引用时,要标注引号】
解释你的笔记比照抄整个句子要好。你思考性的书写出来比简单的更改某些地方的一两个字或短语要好很多。
如果你在你的电脑文件夹中保存了一些网络文档,务必要清晰的标注他们。
2)引用一整句或更多
当原陈述特别有趣、有力,需精确的记录下每个细节时,有以下建议:a. 当引用内容短语5行时,将之直接融入到你的文章段落中;b. 采用你自己的语言来导入引用部分;c. 在引用的末尾,标注引用来源,以便读者自己查询这个资源;d. 当引用内容长于5行时,你需要将之处理成一个块引用,且不需要在块引用外面套上引号。
尽量避免在你的论文中采用过多的直接引用,特别是块引用。当直接引用使用地太频繁、密度太大时,这篇你文章将丧失你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