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基础入门】23.C++中的友元

本文介绍了C++中的友元机制,包括友元的概念、用法、语法以及带来的封装性问题。友元允许非成员函数或类直接访问另一类的私有和保护成员,以提高效率,但破坏了封装性。文章还通过示例展示了如何声明和使用友元,并指出友元关系不具备传递性。在现代软件工程中,友元的使用应谨慎考虑。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文章目录

一、友元的概念

二、友元的用法

三、友元的语法

四、友元的尴尬

五、注意事项

六、小结


一、友元的概念

  • 什么是友元?
    • 友元是 C++ 中的一种关系
    • 友元关系发生在函数与类之间或者类与类之间
    • 友元关系是单项的不能传递

二、友元的用法

  • 在类中以 friend 关键字声明友元
  • 类的友元可以是其它类或者具体函数
  • 友元不是类的一部分
  • 友元不受类中访问级别的限制
  • 友元可以直接访问具体类的所有成员

三、友元的语法

  • 在类中用 friend 关键字对函数进行声明

         先看一个不使用友元的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class Point
{
    double x;
    double y;
public:
    Point(double x, double y)
    {
        this->x = x;
        this->y = y;
    }
    
    double getX()
    {
        return x;
    }
    
    double getY()
    {
        return y;
    }
       
    //friend double func(Point& p1, Point& p2);
};

double func(Point& p1, Point& p2)
{
    double ret = 0;
    
    ret = (p2.getY() - p1.getY()) * (p2.getY() - p1.getY()) +
          (p2.getX() - p1.getX()) * (p2.getX() - p1.getX());
          
    ret = sqrt(ret);
    
    return ret;
}

int main()
{
    Point p1(1, 2);
    Point p2(10, 20);
    
    printf("p1(%f, %f)\n", p1.getX(), p1.getY());
    printf("p2(%f, %f)\n", p2.getX(), p2.getY());
    printf("|(p1, p2)| = %f\n", func(p1, p2));
    
    
    return 0;
}

        输出结果如下: 

         这个程序在x 和 y中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时需要频繁访问私有成员 x 和 y,所以不得不调用 getX() 和 getY() 来访问 x 和 y,x 和 y 函数中调用了 8 次 getX() 和 getY(),很麻烦。


        这个时候,就该我们的友元上场了: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class Point
{
    double x;
    double y;
public:
    Point(double x, double y)
    {
        this->x = x;
        this->y = y;
    }
    
    double getX()
    {
        return x;
    }
    
    double getY()
    {
        return y;
    }
       
    friend double func(Point& p1, Point& p2);
};

double func(Point& p1, Point& p2)
{
    double ret = 0;
    
    ret = (p2.y - p1.y) * (p2.y - p1.y) +
          (p2.x - p1.x) * (p2.x - p1.x);
          
    ret = sqrt(ret);
    
    return ret;
}

int main()
{
    Point p1(1, 2);
    Point p2(10, 20);
    
    printf("p1(%f, %f)\n", p1.getX(), p1.getY());
    printf("p2(%f, %f)\n", p2.getX(), p2.getY());
    printf("|(p1, p2)| = %f\n", func(p1, p2));
    
    
    return 0;
}

         输出结果如下:

 

四、友元的尴尬

  • 友元是为了兼顾 C 语言的高效而诞生的
  • 友元直接破坏了面向对象的封装性
  • 友元在实际产品中的高效是得不偿失的
  • 友元在现代软件工程中已经逐渐被遗弃

五、注意事项

  • 友元关系不具备传递性
  • 类的友元可以是其它类的成员函数
  • 类的友元可以是某个完整的类
    • 所有的成员函数都是友元

        下面来深入分析一下友元: 

#include <stdio.h>

class ClassC
{
    const char* n;
public:
    ClassC(const char* n)
    {
        this->n = n;
    }
    
    friend class ClassB;
};

class ClassB
{
    const char* n;
public:
    ClassB(const char* n)
    {
        this->n = n;
    }
    
    void getClassCName(ClassC& c)
    {
        printf("c.n = %s\n", c.n);
    }
    
    friend class ClassA;
};

class ClassA
{
    const char* n;
public:
    ClassA(const char* n)
    {
        this->n = n;
    }
    
    void getClassBName(ClassB& b)
    {
        printf("b.n = %s\n", b.n);
    }
    /*
    void getClassCName(ClassC& c)
    {
        printf("c.n = %s\n", c.n);
    }
    */
};

int main()
{
    ClassA A("A");
    ClassB B("B");
    ClassC C("C");
    
    A.getClassBName(B);
    B.getClassCName(C);
    
    return 0;
}

         B 是 C 的友元,A 是 B 的友元,输出结果如下:

         既然 A 可以访问 B,B 可以访问 C,那么 A 可以访问 C 么?把上面代码取消注释:

  void getClassCName(ClassC& c)
  {
        printf("c.n = %s\n", c.n);
  }

        输出报错,这说明友元关系不具备传递性

 

六、小结

  • 友元是为了兼顾 C 语言的高效而诞生的
  • 友元直接破坏了面向对象的封装性
  • 友元关系不具备传递性
  • 类的友元可以是其它类的成员函数
  • 类的友元可以是某个完整的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清风自在 流水潺潺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