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 第七、八章 文件

1、文件管理:

把所管理的程序和数据组织成一系列的文件,并能进行合理的存储、使用等操作。

2、基本概念:

数据项:描述对象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

记录:一组相关数据项集合,描述对象某方面的属性;

关键字:一个记录中的一个或几个数据项的集合,用于唯一的标识一个记录。

文件:由创建者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元素的集合。

3、文件系统模型:

4、文件操作:

1)创建/删除文件

2)读、写

3)设置文件读写位置,实现随机存取(尤其适用于记录文件)

4)打开”与“关闭”:        文件读/写操作 = 检索 + 读/写

     一次检索到文件后就在内存中记录其位置,避免重复检索。被记录下位置的文件就是“打开”文件;

5)其他操作:改名、改所属用户、改访问权限等属性的操作。     

5、文件的逻辑结构 :

1、有结构文件(记录式)

 ①定长记录

 ②变长记录

任何组织记录:

  1. 顺序文件。         系统需按该类型记录“长度”,通常定长。
  2. 索引文件。         系统需为文件建立索引表
  3. 索引顺序文件。  建索引表,记录每组记录的第一个记录位置
  4. 直接文件

定长记录 适合组织成 顺序文件(顺序文件不等于 定长,变长文件也可以是顺序文件

变长记录 适合组织成 索引文件

较大文件可组织成 索引顺序文件

①顺序文件:1.1 串结构:按记录形成的时间顺序串行排序

                                 1.1.1 具体的寻址过程

                                           第i条记录地址(定长) :     读写指针 + 记录长度: ptr + i*L

                                          第i条记录地址(变长) :     扫描或读取前面0~i-1条记录

                                          第i条记录地址(变长) :变长记录数据前用1字节保存每条记录长度,顺序扫描,但不用把记录全扫描完   

                      1.2顺序结构:按关键字排序,可按关键字检索

                                     1.2.1  定长:  结合折半查找算法等提高检索速度

                                     1.2.2 变长:  从第1个记录开始顺序扫描,直到扫描到要检索的关键字标识的记录

 

②索引文件

              索引表内容:     索引号、长度、记录地址指针

              一个索引文件可以有多个索引表

             适用于变长记录,可提高检索速度,实现直接存取 索引表增加了存储开销

③索引顺序文件:

既方便,又要降低存储索引表的开销

检索一条记录的过程

                 先计算记录是在第几组,然后再检索索引确定组在哪里后,在组内顺序查找。

④直接文件:

   给定键值(如学号)不需顺序检索直接得到记录的物理地址

2、无结构文件(字符流式)

字节为单位,利用读写指针依次访问。

系统对该类文件不需格式处理。

6、外存分配方式

 6.1:方式

  • 连续分配
  • 链接分配(不连续)
  • 索引分配

1)连续分配    (适用于变化不大顺序访问的文件    ep:对换区)

逻辑文件中的记录顺序与存储器中文件占用盘块的顺序一致。

一个文件对于一个fcb

优点:     顺序访问容易,读写速度快

缺点: 会产生外存碎片

           创建文件时要给出文件大小;

2)链接分配

可以为每一个文件分配一组不相邻的盘块。

设置链接指针,将同属于一个文件的多个离散盘块链接成一个链表

优点离散分配,消除外部碎片,提高利用率

            同时适用于文件的动态增长;修改容易

          2.1 隐式链接    链接信息隐含记录在外存盘块数据中;

                                    每个盘块拿出若干字节,记录指向下一盘块号的指针。

                                    缺点:只能顺着盘块读取,可靠性低

          2.2 显式链接  (FAT)

                                   记录盘块链接的指针显示地记录为张链接表

                                   所有已分配的盘块号都记录在其中,称文件分配表

                                   FAT 开始在外存,运行后在内存(为了提高文件系统访问速度,FAT一般常驻内存)

                                  外存有多少盘块,FAT就有多少项

               FAT 相关计算:

                         表项个数     =  盘块个数         =  容量 / 盘块大小

                         表项大小,决定于盘块数量编号需要的位数

                         FAT表大小 = 表项个数 * 表项大小

3)索引分配

         ①单级索引分配     适合大文件

                                        中、小型文件用索引分配较浪费,只需若干链接即可

          ②多级索引     若索引盘块数量较少用指针链接的方式即可;

                                   若索引盘块较多,需对索引盘块也采用索引方式管理,形成多级索引

          ③混合组织索引(增量式索引组织方式)

                       一个索引结点定义为13个地址

                                   iaddr(0)~iaddr(9)存放直接地址,即存文件数据的盘块号;

                                   iaddr(10)存放单级索引的索引盘块号; 剩余的用于文件较大时存放多级索引数据。

                                   iaddr(11)存放二级索引的主索引盘块号

                                   iaddr(12)存放三级索引的主索引盘块号

6.2 结构

 用的磁盘分配方式决定了文件的  “物理结构”  

 顺序结构;链接式结构;索引式结构。

7、存储空间的管理

  7.1典型的管理方法:

      1)空闲表和空闲链表法 :

               空闲表:  常用于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空闲链表法: 将所有空闲盘区拉成一条空闲链

                        根据构成链所用基本元素的不同,可把链表分成两种形式:

                                空闲盘块链 :将磁盘上的所有空闲空间,以盘块为单位拉成一条链。

                                 空闲盘区链:将所有空闲盘区拉成一条链

            为提高检索速度,可以采用显式方法,为空闲盘区建立一张链表放在内存中。

       2)位示图法  :

       磁盘上的所有盘块都有一个二进制位与之对应,这样由所有盘块所对应的位构成一个集合,称为位示图。

      优点:从位示图中很容易找到一个或一组相邻接的空闲盘块。 但限于容量问题,常用于微型机和小型机中。   

       3)成组链接法

            中心思想:

                所有盘块按规定大小划分为组;

                组间建立链接;

                组内的盘块借助一个系统栈可快速处理,且支持离散分配回收。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