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数的含义以及是否自己处理
1.1,弄懂每个字段的含义是什么?不要认为自己是代理一个接口,是调别人接口的中间者,就只负责调通别人接口,而不管不去搞懂每个字段到底啥意思
1.2,遵循接口最小化原则:https://www.csdn.net/tags/NtzaAgwsODg1MjMtYmxvZwO0O0OO0O0O.html
也就是这个需求中 变化的参数前端传过来,但是一些字段是固定的值,在这个需求中是固定的值,不会变化的,那就不要前端传过来了。
接口设计六大原则:https://blog.csdn.net/QuietThinking/article/details/117447372
2,异常的处理
要想到各种异常情况,并询问产品这种异常情况怎么处理?
不要自己默默处理掉了,认为这些都不需要问。
比如调别人接口,返回值为空,后端怎么返回,前端怎么处理展示这种情况?
3,返回值的处理
总结: 不要写hashmap(除非一看就知道这个hashmap里放的key是啥含义),写一个类,这样代码才有可读性。
具体场景和解释: 本来是返回比例,我就想着放在hashmap中就可以。
但是把返回值放在hashmap中,代码可读性不高,也就是不知道这个返回值是啥意思。
所以最好还是定义一个VO,把返回值都定义成VO的属性,这样每个属性都有注释,就知道这些返回值啥意思了,可读性就高了。
17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