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抽象方法、抽象类与接口
1. abstract关键字
abstract 关键字可以用来修饰方法和类,对应被修饰的方法和类成为抽象类和抽象方法。
abstract 关键字不能与private、static、final关键字一起使用
2. 抽象方法
- 抽象方法只能定义在抽象类或接口中。
- 抽象方法没有方法体。
定义形式为:
访问修饰符 abstrac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抽象方法由于没有方法体,只有在其他类中被实现了才有意义。
3. 抽象类
抽象类的命名规则:
访问修饰符 abstract class 方法名{
}
抽象类用来描述一种类型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具体如何去完成这些行为由子类通过方法重写来完成。
抽象类的特点:
- 抽象类一般需要有子类,否则无实际意义。
- 抽象类可以存在成员变量,静态变量,抽象方法及非抽象方法。但是不同于接口,定义抽象方法时abstract关键字一定不可以省略。
- 抽象类虽然可以有构造器,不过不能创建对象。但可以定义抽象类的对象变量,并利用多态特性引用非抽象子类对象。
- 抽象类中的构造器不可以定义为私有的,因为抽象类需要被继承,而子类构造器必须要通过super关键字显式或者隐式地调用父类的构造器。
- 若子类没有去覆盖抽象方法,则子类也必须是抽象类,然后再定义一个孙类去继承子类实现没有覆盖的抽象方法。
- 抽象类中可以定义内部类,内部接口。
【protected修饰符不能直接用于修饰外部类和外部接口,只能用来修饰类中的变量和方法,但protected可以用来修饰内部类和内部接口】 - 抽象类中可以存在初始化代码块和静态代码块。
- 抽象类中可以不存在抽象方法。
abstract class AbClassA{
private static String info; // rule 2
int num; // rule 2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A(){
} // rule 2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methodB(); // rule 2
void methodC(){
} // rule 2
protected AbClassA(){
} // rule 4
protected abstract class aa{
} // rule 6
protected class bb{
} // rule 6
protected interface cc{
} // rule 6
{
} // rule 7
static{
} // rule 7
}
class ClassB extends AbClassA{
// rule 1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B()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A");
}
public static v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