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缓存Redis之Pipeline(管道)

简介

Redis使用的是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和请求/响应协议的TCP服务器。这意味着通常情况下一个请求会遵循以下步骤:

  •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查询请求,并监听Socket返回,通常是以阻塞模式,等待服务端响应。
  • 服务端处理命令,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Redis客户端与Redis服务器之间使用TCP协议进行连接,一个客户端可以通过一个socket连接发起多个请求命令。每个请求命令发出后client通常会阻塞并等待redis服务器处理,redis处理完请求命令后会将结果通过响应报文返回给client,因此当执行多条命令的时候都需要等待上一条命令执行完毕才能执行。比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执行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通信会有网络延迟,假如client和server之间的包传输时间需要0.125秒。那么上面的三个命令6个报文至少需要0.75秒才能完成。这样即使redis每秒能处理100个命令,而我们的client也只能一秒钟发出四个命令。这显然没有充分利用 redis的处理能力。

使用管道

而管道(pipeline)可以一次性发送多条命令并在执行完后一次性将结果返回,pipeline通过减少客户端与redis的通信次数来实现降低往返延时时间,而且Pipeline 实现的原理是队列,而队列的原理是时先进先出,这样就保证数据的顺序性。 Pipeline 的默认的同步的个数为53个,也就是说arges中累加到53条数据时会把数据提交。其过程如下图所示:client可以将三个命令放到一个tcp报文一起发送,server则可以将三条命令的处理结果放到一个tcp报文返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要注意到是用 pipeline方式打包命令发送,redis必须在处理完所有命令前先缓存起所有命令的处理结果。打包的命令越多,缓存消耗内存也越多。所以并不是打包的命令越多越好。具体多少合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测试。

使用场景

有些系统可能对可靠性要求很高,每次操作都需要立马知道这次操作是否成功,是否数据已经写进redis了,那这种场景就不适合。

还有的系统,可能是批量的将数据写入redis,允许一定比例的写入失败,那么这种场景就可以使用了,比如10000条一下进入redis,可能失败了2条无所谓,后期有补偿机制就行了,比如短信群发这种场景,如果一下群发10000条,按照第一种模式去实现,那这个请求过来,要很久才能给客户端响应,这个延迟就太长了,如果客户端请求设置了超时时间5秒,那肯定就抛出异常了,而且本身群发短信要求实时性也没那么高,这时候用pipeline最好了。

注意事项

不过在编码时请注意,pipeline期间将“独占”链接,此期间将不能进行非“管道”类型的其他操作,直到pipeline关闭;如果你的pipeline的指令集很庞大,为了不干扰链接中的其他操作,你可以为pipeline操作新建Client链接,让pipeline和其他正常操作分离在2个client中。不过pipeline事实上所能容忍的操作个数,和socket-output缓冲区大小/返回结果的数据尺寸都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意味着每个redis-server同时所能支撑的pipeline链接的个数,也是有限的,这将受限于server的物理内存或网络接口的缓冲能力。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