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后端面试经》Linux 篇

《Java 后端面试经》专栏文章索引:
《Java 后端面试经》Java 基础篇
《Java 后端面试经》Java EE 篇
《Java 后端面试经》数据库篇
《Java 后端面试经》多线程与并发编程篇
《Java 后端面试经》JVM 篇
《Java 后端面试经》操作系统篇
《Java 后端面试经》Linux 篇
《Java 后端面试经》设计模式篇
《Java 后端面试经》计算机网络篇
《Java 后端面试经》微服务篇

🚀1. Linux 目录树

所有可操作的计算机资源都存在于目录树这个结构中,对计算资源的访问,可以看做是对这棵目录树的访问。

Linux 文件系统的结构层次鲜明,就像一棵倒立的树,最顶层是其根目录,目录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常见目录说明

  • /bin: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ls、cat、mkdir 等),常用命令一般都在这里
  • /etc:存放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 /home:存放所有用户文件的根目录,是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 user 的主目录就是 /home/user,可以用 ~user 表示
  • /usr:用于存放系统应用程序
  • /opt: 额外安装的可选应用程序包所放置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 tomcat 等都安装到这里
  • /proc:虚拟文件系统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 /root:超级用户(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
  • /sbin: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只有 root 才能访问,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级别的管理命令和程序,如 ifconfig 等
  • /dev:用于存放设备文件
  • /mnt: 系统管理员安装临时文件系统的安装点,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它的文件系统
  • /boot:存放用于系统引导时使用的各种文件
  • /lib:存放着和系统运行相关的库文件
  • /tmp:用于存放各种临时文件,是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
  • /var:用于存放运行时需要改变数据的文件,也是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系统启动日志等)
  • /lost+found: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 (windows 下叫什么 .chk) 就在这里

🚀2. Linux 基本命令

🚁2.1 目录切换命令

  • cd usr:切换到该目录下 usr 目录
  • cd …(cd…/):切换到上一层目录
  • cd /:切换到系统根目录
  • cd ~:切换到用户主目录
  • cd -:切换到上一个操作所在目录

🚁2.2 目录的操作命令(增删改查)

  • mkdir 目录名称:增加目录
  • ls/ll(ll 是 ls -l 的别名,ll 命令可以看到该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的详细信息):查看目录信息
  • find 目录 参数:寻找目录(查)。示例:① 列出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find .;② 在 /home 目录下查找以.txt 结尾的文件名: find /home -name "*.txt" ,忽略大小写: find /home -iname "*.txt" ;③ 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查找所有以 .txt 和 .pdf 结尾的文件: find . \( -name "*.txt" -o -name "*.pdf" \)find . -name "*.txt" -o -name "*.pdf"
  • mv 目录名称 新目录名称:修改目录的名称(改)。注意:mv 的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重命名而且也可以对各种文件,压缩包等进行重命名的操作。mv 命令用来对文件或目录重新命名,或者将文件从一个目录移到另一个目录中
  • mv 目录名称 目录的新位置:移动目录的位置—剪切(改)。注意:mv 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剪切操作,对文件和压缩包等都可执行剪切操作。另外 mv 与 cp 的结果不同,mv 好像文件“搬家”,文件个数并未增加,而 cp 对文件进行复制,文件个数增加了
  • cp -r 目录名称 目录拷贝的目标位置: 拷贝目录(改),-r 代表递归拷贝。注意:cp 命令不仅可以拷贝目录还可以拷贝文件,压缩包等,拷贝文件和压缩包时不用写 -r 递归
  • rm [-rf] 目录 : 删除目录(删)。注意:rm 不仅可以删除目录,也可以删除其他文件或压缩包

🚁2.3 文件的操作命令(增删改查)

  • touch 文件名称: 文件的创建(增)
  • cat/more/less/tail 文件名称:文件的查看(查) 。命令 tail -f 文件 可以对某个文件进行动态监控,例如 tomcat 的日志文件, 会随着程序的运行,日志会变化,可以使用 tail -f catalina-2016-11-11.log 监控文件的变化
  • vim 文件: 修改文件的内容(改)。vim 编辑器是 Linux 中的强大组件,是 vi 编辑器的加强版。在实际开发中,使用 vim 编辑器主要作用就是修改配置文件,下面是一般步骤: vim 文件------>进入文件----->命令模式------>按 i 进入编辑模式----->编辑文件 ------->按 Esc 进入底行模式----->输入:wq/q! (输入 wq 代表写入内容并退出,即保存;输入 q! 代表强制退出不保存)
  • rm -rf 文件: 删除文件(删)

🚁2.4 压缩文件的操作命令

🪂2.4.1 打包并压缩文件

Linux 中的打包文件一般是以 .tar 结尾的,压缩的命令一般是以 .gz 结尾的。而一般情况下打包和压缩是一起进行的,打包并压缩后的文件的后缀名一般 .tar.gz. 命令:tar -zcvf 打包压缩后的文件名要打包压缩的文件 ,其中

  • z:调用 gzip 压缩命令进行压缩
  • c:打包文件
  • v:显示运行过程
  • f:指定文件名

假如 test 目录下有三个文件分别是:aaa.txt bbb.txt ccc.txt,如果我们要打包 test 目录并指定压缩后的压缩包名称为 test.tar.gz 可以使用命令:tar -zcvf test.tar.gz aaa.txt bbb.txt ccc.txt 或 tar -zcvf test.tar.gz /test/

🪂2.4.2 解压压缩包

tar [-xvf] 压缩文件      # x:代表解压

例如

  • 将 /test 下的 test.tar.gz 解压到当前目录下可以使用命令:tar -xvf test.tar.gz
  • 将 /test 下的 test.tar.gz 解压到根目录 /usr 下: tar -xvf test.tar.gz -C /usr(-C 代表指定解压的位置)

🚁2.5 权限命令

操作系统中每个文件都拥有特定的权限、所属用户和所属组。权限是操作系统用来限制资源访问的机制,在 Linux 中权限一般分为读 (readable)、写 (writable) 和执行 (excutable),分为三组。分别对应文件的属主 (owner),属组 (group) 和其他用户 (other),通过这样的机制来限制哪些用户、哪些组可以对特定的文件进行什么样的操作。

通过 ls -l 命令可以查看某个目录下的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列的内容的信息解释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件的类型

  • d:代表目录
  • -:代表文件
  • l:代表软链接(可以认为是 windows 中的快捷方式)

Linux 中权限分为以下几种

  • r:代表权限是可读,r 也可以用数字 4 表示
  • w:代表权限是可写,w 也可以用数字 2 表示
  • x:代表权限是可执行,x 也可以用数字 1 表示

文件和目录权限的区别

1、对于文件:

权限名称可执行操作
r可以使用 cat 查看文件的内容
w可以修改文件的内容
x可以将其运行为二进制文件

2、对于目录:

权限名称可执行操作
r可以查看目录下列表
w可以创建和删除目录下文件
x可以使用 cd 进入目录

注意:超级用户可以无视普通用户的权限,即使文件目录权限是 000,依旧可以访问。

在 linux 中的每个用户必须属于一个组,不能独立于组外。在 linux 中每个文件有所有者、所在组、其它组的概念。

  • 所有者(u) :一般为文件的创建者,谁创建了该文件,就是该文件的所有者,用 ls ‐ahl 命令可以看到文件的所有者也可以使用 chown 用户名 文件名来修改文件的所有者
  • 文件所在组(g) :当某个用户创建了一个文件后,这个文件的所在组就是该用户所在的组用 ls ‐ahl 命令可以看到文件的所有组也可以使用 chgrp 组名 文件名来修改文件所在的组
  • 其它组(o) :除开文件的所有者和所在组的用户外,系统的其它用户都是文件的其它组

修改文件/目录的权限的命令:chmod

例如,修改 /test 下的 aaa.txt 的权限为文件所有者有全部权限,文件所有者所在的组有读写权限,其他用户只有读的权限

chmod u=rwx,g=rw,o=r aaa.txt 或者 chmod 764 aaa.txt

🚁2.6 用户管理

Linux 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

用户管理相关命令: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添加用户账号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删除用户帐号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修改帐号
passwd 用户名             #更改或创建用户的密码
passwd -S 用户名          #显示用户账号密码信息
passwd -d 用户名          #清除用户密码

使用 useradd 指令所建立的帐号,保存在 /etc/passwd 文本文件中。

🚁2.7 用户组管理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 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如 Linux 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在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

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是对 /etc/group 文件的更新。

用户组的管理相关命令: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增加一个新的用户组
groupdel 用户组        #要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组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修改用户组的属性

🚁2.8 其他常用命令

pwd               #显示当前所在位置
sudo + 其他命令    #以系统管理者的身份执行指令,也就是说,经由 sudo 所执行的指令就好像是 root 亲自执行
grep 要搜索的字符串 要搜索的文件 --color    #搜索命令,--color 代表高亮显示
#两个命令都是查看当前系统正在运行进程,两者的区别是展示格式不同
#如果想要查看特定的进程可以使用这样的格式:ps aux|grep redis (查看包括 redis 字符串的进程),也可使用 pgrep redis -a
ps -ef/ps -aux
kill -9 进程的 pid      #杀死进程, -9 表示强制终止

网络通信命令:

ifconfig         #查看当前系统的网卡信息
ping             #查看与某台机器的连接情况
netstat -an      #查看当前系统的端口使用
  • 3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Java 后端面试八股文是面试中常见的问题类型,其主要目的在于考察面试者对于 Java 后端开发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实际应用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份常见的 Java 后端面试八股文: 1. Java 基础知识:主要考察面试者对于 Java 语言的基本特性、常用类库、数据类型、面向对象思想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2. 网络通信:了解网络通信协议,如 TCP/IP 协议和 HTTP 协议,并掌握 socket 编程的基础知识。 3. 数据库:能够熟练编写 SQL 语句进行数据操作,了解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优劣及适用场景,如 MySQL、Redis、MongoDB 等。 4. 数据结构和算法:具备基本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理解,如二叉树、哈希表、排序等,并能够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多线程编程:掌握多线程编程的原理和常用技巧,如线程池、锁机制等,以及对线程安全问题的处理。 6. 框架应用:熟悉常见的 Java 后端框架,如 Spring、SpringMVC、Hibernate 等,能够根据业务需求使用和扩展这些框架。 7. 性能优化:了解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巧,如内存泄漏、SQL 语句调优、缓存优化等,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8. 实际应用:思路清晰,具备在复杂业务场景下的开发经验,熟悉大型互联网系统相关技术架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总之,Java 后端开发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领域,其技术栈涵盖了从基础语言、框架应用到业务实践等多个方面,掌握好 Java 的相关知识,能够编写高质量、高性能的代码,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每一个 Java 后端开发工程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 回答2: 在Java后端面试中,八股文指的是面试官通常会问到的一些基础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通常是非常标准化和公式化的。因此,这些问题很适合以八股文的形式来回答。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Java后端面试八股文题目和回答: 1. 什么是Java线程? Java线程是操作系统执行单元的基本单元。每个Java应用程序都至少有一个线程。Java线程允许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在单独的线程中运行,从而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效率和响应性。 2. Java中的异常处理机制是什么? Java中的异常处理机制允许程序员在运行时捕获并处理错误。当出现异常时,程序会跳转到异常处理器中,并执行相应的代码。Java程序中的异常可以被自定义,也可以是预定义的异常类型,如NullPointerException、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等。 3. 什么是Java虚拟机? Java虚拟机(JVM)是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它通过将字节码翻译为本地机器指令来执行Java程序。JVM提供了垃圾回收机制、内存管理、安全性和多线程支持等功能,大大简化了Java程序的开发和管理。 4. 什么是Java的反射机制? Java的反射机制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动态地获取和操作类的信息,包括类的字段、方法、构造函数等。Java中的反射机制支持动态地创建对象、调用方法和修改属性,使得Java程序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 什么是Java的集合框架? Java的集合框架是指一组可重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包括list、set、map等。集合框架在Java程序中被广泛使用,它们提供了更加抽象的数据类型,使得程序员可以更加轻松地操作数据集合。集合框架是Java程序中最重要的库之一。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Java后端面试八股文题目和回答,这些题目都是非常基础的知识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被广泛应用。对于准备面试Java后端开发工程师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 回答3: Java后端面试常见的八股文内容包括:Java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方面。以下是更详细的回答: 1. Java基础 Java基础是Java后端开发的基础,而Java编写的程序跑在JVM(Java虚拟机)上,因此对于Java基础的理解和掌握是至关重要的。Java基础八股文的常见问题包括:Java的数据类型、面向对象的概念以及Java中类与接口的作用等方面。 2. 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所有程序员必须掌握的领域之一。在Java后端开发中,很多应用中会涉及到数据结构与算法,比如使用数据结构实现高效搜索、排序、分析大量数据等。因此,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八股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也是Java后端开发中必须掌握的领域之一,因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八股文中通常会涉及到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输入输出等方面。 4.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作为互联网的支持与基础,也是Java后端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股文中常问计算机网络的协议、TCP/IP模型、网络的安全性以及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等。 5. 数据库 数据库是大部分应用程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Java后端开发的常见数据库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常见的数据库八股文问题包括SQL语法、数据库设计、事务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方面。 以上内容就是Java后端面试八股文的一些常见问题与注意点,当然在实际面试中,还会涉及到其他方面的问题。总的来说,作为一名Java后端开发人员,需要对Java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多方面知识与技能有着扎实的功底和熟练掌握,才能胜任Java后端开发岗位的工作。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ReadThroughLife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