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与调参

目标

1、了解常用的机器学习模型
2、掌握机器学习模型的建模与调参流程

主要内容

1、线性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对于特征的要求;
处理长尾分布;
理解线性回归模型;
2、模型性能验证:
评价函数与目标函数;
交叉验证方法;
留一验证方法;
针对时间序列问题的验证;
绘制学习率曲线;
绘制验证曲线;
3、嵌入式特征选择:
Lasso回归;
Ridge回归;
决策树;
4、模型对比:
常用线性模型;
常用非线性模型;
5、模型调参:
贪心调参方法;
网格调参方法;
贝叶斯调参方法

代码部分

1、reduce_mem_usage 函数通过调整数据类型,帮助我们减少数据在内存中占用的空间

def reduce_mem_usage(df):
    '''iterable through all the columns of a dataframe and modify the data type to reduce memory usage.
    '''
    start_mem = df.memory_usage().sum()
    print('Memory usage of dataframe is {:.2f} MB'.format(start_mem))

    for col in df.columns:
        col_type = df[col].dtype

        if col_type != object:
            c_min = df[col].min()
            c_max = df[col].max()
            if str(col_type)[:3] == 'int':
                if c_min > np.iinfo(np.int8).min and c_max < np.iinfo(np.int8).max:
                    df[col] = df[col].astype(np.int8)
                elif c_min > np.iinfo(np.int16).min and c_max < np.iinfo(np.int16).max:
                    df[col] = df[col].astype(np.int16)
                elif c_min > np.iinfo(np.int32).min and c_max < np.iinfo(np.int32).max:
                    df[col] = df[col].astype(np.int32)
                elif c_min > np.iinfo(np.int64).min and c_max < np.iinfo(np.int64).max:
                    df[col] = df[col].astype(np.int64)
            else:
                if c_min > np.finfo(np.float16).min and c_max < np.finfo(np.float16).max:
                    df[col] = df[col].astype(np.float16)
                elif c_min > np.finfo(np.float32).min and c_max < np.finfo(np.float32).max:
                    df[col] = df[col].astype(np.float32)
                else:
                    df[col] = df[col].astype(np.float64)
        else:
            df[col] = df[col].astype('category')

    end_mem = df.memory_usage().sum()
    print('Memory usage after optimization is: {:.2f} MB'.format(end_mem))
    print('Decreased by {:.1f}%'.format(100 * (start_mem - end_mem) / start_mem))
    return df   

2、线性回归 & 五折交叉验证 & 模拟真实业务情况

sample_feature = sample_feature.dropna().replace('-', 0).reset_index(drop=True)
sample_feature['notRepairedDamage'] = sample_feature['notRepairedDamage'].astype(np.float32)
train = sample_feature[continuous_feature_names + ['price']]

train_X = train[continuous_feature_names]
train_y = train['price']

五折交叉验证
在使用训练集对参数进行训练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人们通常会将一整个训练集分为三个部分(比如mnist手写训练集)。一般分为:训练集(train_set),评估集(valid_set),测试集(test_set)这三个部分。这其实是为了保证训练效果而特意设置的。其中测试集很好理解,其实就是完全不参与训练的数据,仅仅用来观测测试效果的数据。而训练集和评估集则牵涉到下面的知识了。

因为在实际的训练中,训练的结果对于训练集的拟合程度通常还是挺好的(初始条件敏感),但是对于训练集之外的数据的拟合程度通常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因此我们通常并不会把所有的数据集都拿来训练,而是分出一部分来(这一部分不参加训练)对训练集生成的参数进行测试,相对客观的判断这些参数对训练集之外的数据的符合程度。这种思想就称为交叉验证(Cross Validation)

模拟真实业务情况
但在事实上,由于我们并不具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五折交叉验证在某些与时间相关的数据集上反而反映了不真实的情况。通过2018年的二手车价格预测2017年的二手车价格,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还可以采用时间顺序对数据集进行分隔。在本例中,我们选用靠前时间的4/5样本当作训练集,靠后时间的1/5当作验证集,最终结果与五折交叉验证差距不大
绘制学习率曲线与验证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