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经常在后台被问到,猴哥猴哥,硬改真的可以实现无限注册APP吗?
答:硬改让1台手机当10台,50台,100台,无限数台机子复用(理论是可以的)。大大降低设备成本的投入,非常适合低成本轻资产创业赛道。我想这就是硬改的魅力所在了吧!
硬改使用背景和原理:如果设备手机被第三方APP服务器标记为风控设备,导致无法正常注册该APP,更别想一机当多机用了。通过修改MEID,IMEI,SN,WIFI地址 ,蓝牙地址等这些参数达到改新机的目的。
问:猴哥,你还没有回答我,是否可以实现注册APP成功呢?
答:随着各大APP风控系统的不断升级与加强,以前靠修改几个参数就能不断成功注册APP的招数,对于现在的大部分APP早就过时了。现在的检测机制早就不局限于硬件参数了,还包括系统文件特征,用户使用行为等多维度检测机制(风控稽查的维度包括且不限于:设备IMEI码、Android_ID、序列号、SIM卡号、SSID值、Mac地址、IP地址、通话记录、通讯录、手机系统日志、屏幕分辨率和像素密度)。
比如很多人注册新号成功了,但没多久,就死号了。即使号没死,也是要死不活的,被限流严重,很多正常功能也用不了。问题就出在号码质量,网络IP环境。(更有一些大的APP平台会对基站,手机系统分区进行标记)。
在我接到咨询的朋友中,很多人一过来就问,你能否保证APP过环境一个月?我只能说:"这些人还停留在过去的风控环境思维定式中,幻想还有什么一键过环境的神器,把大厂几千上万工程师当草包,可笑至极"。结论:成功注册APP需具体应用具体测试
问:猴哥,除了硬改,经常听到别人说软改?
答:如果是5年前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选择保留一点或者干脆直接带过,作为众多引流工作室的技术顾问,最最最重要事情就是给团队在某一段时间确定一整套稳定的引流技术方案,而不是某一个技术细节,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其中改机是整个环节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从2015开始,软改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1、安卓模拟器:多数安卓模拟器都支持修改IMEI,机型等设备参数,因此可以伪造出多台设备。不过只要能检测出模拟器环境,这种改机便不攻自破。
2、改机工具:这类工具运行在真实设备上,基于Xposed、Substrate等框架,注入指定应用,并Hook getDeviceID、getMacAddress等函数,返回伪造的设备信息。针对这种改机,检测Hook框架,多种方式获取并比对设备信息等,都是识别改机的可行方案。
3、应用多开/分身:通过VirtualApp等技术在真实设备上模拟出多个沙盒环境,然后在沙盒环境中运行应用。由于每个沙盒环境的设备参数都是可控的,所以也可以达到改机的效果。不过由于沙盒环境和真实环境始终存在差异,因此可以检测沙盒环境来识别此类改机。
4、定制ROM改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修改Android系统源代码,在底层直接修改并返回设备参数。这种修改是全局的,即可以对所有的应用进程和shell进程都生效。
问:猴哥,听你这样说我都纠结了,到底是硬改好,还是软改好啊?
答:软改可以伪装修改的参数比硬改多,这是它的优势。但同时,因为软改需要一些环境前置条件和软件支撑,动作过多,被检测到的风险点难免也会随之变多,比如ROOT和XP框架环境,模拟器,虚拟机等都有比较明显的运行特征。这些特征是比较容易被APP风控系统检测到的。
硬改是真正的改,但是改的参数范围很有限,每一个手机品牌修改参数都是有讲究和规律遵循的,不是所有手机都是一个标准,一通乱改,而这种情况其实蛮普遍的。一般对MEID-IMEI-SN-WIFI地址-蓝牙地址等参数进行修改,但是对其他参数就没有像软改那样全面。加上有些稽查团队,会对基站,手机系统分区进行标记,造成设备黑,秒S。结论:至于选择硬改还是软改,还是硬改与软件组合都是可以选择的方案,根据自身实际运行项目特点来设计。原文来自 手机硬改突破设备异常,揭秘硬改VS软改技术特征一篇足够 - 哔哩哔哩
以下为OPPO手机硬改工具
总结一下: 很多朋友因使用硬改或软改,没有达到过环境的目的,就认为硬改无用,软改无用的结论,这是不可取的,本质是没有理解里面的逻辑关系。
硬改软改不是没用,它只是一个工具或一个组合方案,使用它的还是人。风控系统只会越来越难,所以,新号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真的大牛会越来越牛,而不学无术的终将面临淘汰,活到老学到老,共勉。
如果想深入研究手机硬改可以私信@猴哥顽机,本人会不定期查看后台,看到一般都会回复大家。讨论范围不限于---硬改写串工具||苹果安卓华为||工厂包端口解密||写参数规则||参数自动生成等等,收藏此教程,防止找不到! 手机硬改突破设备异常,揭秘硬改VS软改技术特征一篇足够 - 哔哩哔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