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IM-SM(SSM)
前面我们学习了PIM-SM(ASM)模型的基本原理,ASM模式是选举出RP,然后成员端DR到RP生成RPT,源端DR到RP生成SPT,两段式生成树架构,最终形成组播源-SPT-RPT-组播组成员的路径。
SSM模型针对特定源和组的绑定数据流提供服务,接收者主机在加入组播组时,可以指定只接收哪些源的数据或指定拒绝接收来自哪些源的数据。加入组播组以后,主机只会收到指定源发送到该组的数据。
SSM模型对组地址不再要求全网唯一,只需要每个组播源保持唯一。这里的"唯一"指的是同一个源上不同的组播应用必须使用不同的SSM地址来区分。不同的源之间可以使用相同的组地址,因为SSM模型中针对每一个(源,组)信息都会生成表项。这样一方面节省了组播组地址,另一方面也不会造成网络拥塞。

二、基本概述
由于SSM提前定义了组播的源地址,所以PIM-SM(SSM)可以在成员端DR上基于组播源地址直接反向建立SPT。
PIM-SM(SSM)无需维护RP、无需构建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