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软件测试基础(第二部分)测试策略、测试原则、测试模型

四、测试策略

(一)概念

  • 测试策略指在一定软件测试标准、测试规范的指导下,依据测试项目的特定环境而规定测试原则和方法的一个集合

(二)方法

  • 基于分析的策略
  • 基于模型的策略
  • 基于标准规范的策略
  • 基于自动化的回归测试策略

(三)策略的输入

  • 测试所需软硬件资源的详细说明
  • 需要的人力资源的角色和职责
  • 测试方法、测试标准完成标准
  • 目标系统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技术指标

(四)策略的输出

  • 已批准或审核的测试策略文档、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
  • 需要解决方案的测试项目

(五)制定测试策略过程

1、确定测试需求

  • 需求必须可观测、可测评
  • 软件需求、测试需求和测试用例不是一对一关系
  • 需求来源许多

2、评估风险并确定优先级

3、确定测试策略

  • 有测试策略文档
  • 文档中包含实施的测试类型、测试目标、测试阶段、采用的测试技术、评估测试结果的标准、测试过程中特殊的影响因素

五、软件测试原则

1、溯源性原则

测试要追溯到用户需求。

2、工程性原则

测试贯穿于软件工程各个阶段,以工程性思想组织落实测试工作,按计划进行测试,预防缺陷。

3、独立性原则

测试人员应该是完全独立的,不应该受到软件开发人员的任何影响。

4、合理性原则

时间和资源有限,测试是测试不完的,要设定测试的终止条件,在测试强度和质量要求之间寻找平衡点,避免测试不足和测试过度。

5、不完全性原则

测试是测试不完的,总会有缺陷的存在。要尽可能发现更多错误,软测后的评价只能是未发现错误而非没有错误。

6、相关性原则

一个软件或模块暴露的缺陷越多,那么该软件或模块遗留的缺陷也越多,要加强对暴露错误多的模块的测试。

7、可接受性原则

基于修复缺陷的风险等原因,发现缺陷后,由恰当的人决策,可以允许某些缺陷遗留在软件中

8、风险性原则

六、软件测试模型

(一)V模型

V模型

  • 测试在编码之后接入
  • V模型是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变种,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描述了测试阶段与开发过程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 和瀑布模型类似,其最大的局限在于没有明确说明早期测试,不能体现"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的原则

(二)W模型

W模型

  • 一个V指软件开发,另一个V指软件测试。
  • 根据 W 模型要求,一旦有文档提供,就要及时确定测试条件、编写测试用例
  • W模型指出当需求被提交后,就需要确定高级别的测试用例来测试这些需求,当详细设计编写完成后,就需要确定测试条件来查找该阶段的设计缺陷。
  • 双V验证,将缺陷修复的代价降到最低。
  • 没有把软件测试完全独立,仍然依赖于软件开发

(三)H模型

H模型

  • 软件测试工作从软件开发中完全独立
  • 软件测试:测试准备、测试就绪点、测试执行。
  • H模型强调的是测试准备与测试实施的分离,而不是紧密结合。
  • H模型比W模型来讲,兼顾了测试的效率和联合性,适用于各种规模的软件测试。

(四)敏捷测试模型

  • 测试模型
    测试模型
  • 敏捷测试过程
    测试过程
  • 敏捷开发方法强调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进行快速持续有意义的交付,涉及频繁沟通和迭代。
  • 对测试人员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测试人员紧密协助其他团队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