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什么是 SNMP ?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 TCP/IP 网络的网络管理标准协议。 它通过轮询机制,帮助网络管理系统(NMS)监测网络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SNMP 以 UDP 作为传输层协议,具有简单、高效、易于实现的特点,适合小型、快速、低成本的网络环境。
二、为什么需要 SNMP?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复杂度增加,网络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 设备数量激增:网络设备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管理难度大幅提升。
- 设备种类繁多:不同厂商的设备管理接口各异,增加了管理复杂性。
- 地域覆盖广泛: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实时监控和故障排查难度增加。
SNMP 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
- 统一管理:通过标准化协议,实现对不同设备的统一管理和监控。
- 提高效率:网络管理员可以在任意节点查询、修改设备信息,快速定位故障。
- 降低成本:设计简单,运行代价低,对设备性能影响小。
三、SNMP的基本组件
SNMP 基本组件包括网络管理系统 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代理进程(Agent)、被管对象(Managed Object)和管理信息库 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如图所示他们共同构成 SNMP 的管理模型,在 SNMP 的体系结构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网络管理系统(NMS)
NMS 是网络的管理者,运行在网络管理服务器上。- NMS 可以向设备上的 Agent 发出请求,查询或修改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参数值。
- NMS 可以接收设备上的 Agent 主动发送的 Trap 信息,以获知被管理设备当前的状态。
- 代理进程(Agent)
Agent 是运行在网络设备上的代理程序。- Agent 接收到 NMS 的请求信息后,通过 MIB 表完成相应指令后,并把操作结果响应给 NMS。
- 当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其它事件时,设备会通过 Agent 主动发送信息给 NMS,向 NMS 报告设备当前的状态变化。
- 被管对象(Managed Object)
被管对象是设备中可被管理的实体,如硬件组件、软件配置等。 - 管理信息库(MIB)
MIB 是一个虚拟的数据库,存储了设备的管理信息。它采用树状结构,每个节点对应一个对象标识符(OID),用于唯一标识管理对象。
MIB 在数据库中定义了被管理设备的一系列属性:对象的名称、对象的状态、对象的访问权限和对象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