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一些不值得推荐的书,刚巧1-5月还有10本书值得各位再读一读。
1.《冲浪板上的公司:巴塔哥尼亚的创业哲学》
巴塔哥尼亚Patagonia 素有“户外Gucci”之称。
不同于户外三爸:“一鸟二象三鼠”(1989年创立于加拿大温哥华的始祖鸟ARCTERYX,拥有超过160年品牌历史的猛犸象Mammut,1975年成立的攀山鼠Klättermusen),也不同于新的“中产三件套”:On昂跑以及Lululemon、始祖鸟。巴塔哥尼亚,更像是这个行业的贵族,不是那么的快时尚。
一个成功的企业含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巴塔哥尼亚的运气就不错。从侧面看,看似装X 的巴塔哥尼亚“教义”,其实从一开始就找到了自己的垂直受众,这是一个企业必然的开始。
但是,他却也没有着急做大。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很多人控制不住,是一种欲望,也是一种无力的对抗。
当然,我们还是要以成败论英雄。巴塔哥尼亚也一定走了很多弯路,虽然这本传记里讲的并不多。跟其他传统的投资模式所形成的企业一样,比如Nike、沃尔玛,在很多年不赚钱的背景下,要求创业者一如既往的努力,不然就是 noting。这样的故事并不新鲜,有趣的是当巴塔哥尼亚度过了这一关之后的选择,仍然非常的谨慎、不贪、不妄。
因为巴塔哥尼亚最初的产品都是关系到使用者的性命的,所以,这也必然成就了这家公司的价值观和使命。只是所有的选择并非绝对,我们仍然习惯于从后视镜里观察世界,憧憬未来。
总之,这是继Nike老板之后,又一位把创业、工作和产品当做哲学和禅学去思考的创始人和企业传记。读一读,大为受用。也可以权当对户外一哥的基本了解,也是不错的选择。
2.《人类群星闪耀时》
2024年第2本书读完。推荐。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火了很久的网红书,看个人阅读记录,竟然读了3年。不是说这本书不好读,而是之前缺了一些心境。
这是一本可以让心境变好的书。
书中一共有14个故事,茨维格选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14个瞬间,说是瞬间,是因为最短可以到几秒、1分钟,而这个短暂的须臾,足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人类群星闪耀的14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有时候,改变世界的、伟大的变化,可能看似不起眼、可能跟自己似乎无关紧要,其实每个人都没有必要妄自菲薄,都应该竭尽全力,为未来世界的美好做一些准备。繁星陨落,星光不灭!
书中的故事分为几类:探险类、政治类、艺术类,有拿破仑的滑铁卢、有西塞罗的十字架原罪、有亨德尔死灰复燃的奇迹…… 但是我个人最喜欢斯科特的南极登顶(虽然是世界第二)。明明知道挪威人已经先自己一步,但是仍然冒着最终死亡的结局完成了登顶的承诺,给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加上了最后一个感叹号!至此,人类再无奇迹可挑战,但这个小小的5人探险团队不也是奇迹吗?
事物的两面性告诉我们,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我之蜜糖,汝之砒霜。行文过分华丽(当然茨威格天才似乎是挡不住的),但是这些故事由于夹杂了太多作者的情绪在里面,一些历史的客观性需要辩证看待。总之,非常的耐读。
2024.1.9
3.《基业长青》
2024年第四本书。
核心理念:一个伟大的想法和愿景是卓越公司的价值底层、成功关键。简而言之,要有伟大的追求,并且要实事求是,以期达到“系统级的和谐流转”,就是通过制度让公司自由运转,代代传承。
另外,书中的理念很契合易经和阳明心学,知行合一、万物归一,从一而终、一元复始。
这也是一本常年霸榜的畅销书,书的行文逻辑是对当时年代的一些活了超过50年的企业做了一些“合并同类项”的分析和调研,从而得出来“优秀企业的一些共性特征”,其实从现代的数据分析学来讲,是有失偏颇的,但是有些玄学的东西,也只能信其有,否则很多东西便无法解释,人类该多么可悲、创业者该如何安放那一份“面子”和自尊心。
4.《毛泽东的诗路和心路》
豪!
书写的一般。就是把毛泽东的成长经历和写的诗词做了对应。但是词写的真不错。
5.《关乎天下》
2024年第6。
短小精悍,直击灵魂,阿里创始团队太猛了,尤其是马、关、蔡。领袖的力量,优秀价值观的价值。
虽然阿里已经今非昔比,走到了企业发展的艰难爬坡阶段,但是如果把历史的指针倒回去,当时的创始团队可以吊打太多team,放到现在仍然是赢面巨大的。创业难,找到好的团队更难,这又是一个搞不好的死循环。
6.《HBO的内容战略》
从美国的有线电视开始讲,HBO 从一个小baby 成长为一个行业巨擘。大学年代看了很多HBO 的作品,可以说简直是青春期的加油站,哈哈哈哈。
言归正传。尽管HBO 的创始团队很值得尊敬,但是其成功还远在后边。我们能够看到是一辈辈创业者的坚持和努力,从上帝视角反观一个事实,你会怎么选?
书的可读性一般,比较口水化。
7.《京华烟云》
2024、第9本书。推荐!
冲着民国版《红楼梦》去看的,实话说,《红楼梦》确实伟大!但是这本也不错:乱世中的大家族、才子佳人、大冲突、小矛盾、历史的一粒尘埃,个人的一座高山,历史未曾改变,故事并不新鲜,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是小说的巧思,情节的跌宕,仍然让人浏览往返!
读小说,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角色,年轻的木兰一定是大部分人喜爱的对象,豪门中的机灵鬼、有貌有才,但是就像射雕中的黄蓉一样,成家的木兰也没有那么可爱了,但这或许才是“真实的人”吧!不像《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个个有特色,《京华烟云》更多的是“烟云”,老庄的气息布满全书,这或许跟作者的性格相关。
总体横跨50年左右,从八国联军进京、到日军南京大屠杀、淞沪失守,沧海横流、沧海一粟,从一个大家庭这个“小家”的变迁,让我们看到了、感到了家国天下的联系,以及战争的残酷,人性的丑恶和光辉同在!真像或许已经不再重要❗️理想却从未离场!
一代人终将老去,而我们还正年轻!
8.《读史观心:从心读〈资治通鉴〉》
2024、第10本。
读历史,观内心:以己心,观历史人物的内心。
对怎么读历史书,有了新的理解和解释。
建议多读历史书。
9.《定价致胜》
2024年、第11本书。
作为定价专家,作者汇总了主流核心的定价策略,受益匪浅!
但是,有两个问题:
1、企业中似乎没有如此专业的定价部门,从理念到落地,都是需要很多说服工作;
2、怎么证明有用?这点可以通过测试,不断优化结论。
所以,总体的价值在于,跟营销部门、企业老板灌输一种“定价策略”的理念。这条路,在国内会比较长,但是终究会到达吧。
10.《双重时间:与世界对谈》
许多年来其实都不太喜欢读“纯文学”的书籍,但是这本书还是给了自己很多惊艳。
书中集中了10几位“诺奖级别”的作家,通过作者这个介质,让我们可以读到这些“老人家”的内心独白。主题围绕“二战后”、“冷战后”这个时间阶段和时代大背景,我们看到了一些“参与者”和“思考者”,从而形成了“局内人的局外思考”。
这本书解决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什么是文化?
其实在很长时间内我认为文化是虚无的,因此也拒绝去“阅读虚无”,但是读完这本书,我们会被其深深吸引的恰恰是这种“虚无感”,如同老子所说,玄而又玄谓之道。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二战后德国战败,德国民众的内心是怎样的,在为期半个世纪的长周期内,到底有多少人关心过这些人,他们的不自信是怎样传达的?他们的愧疚感是怎样延展的?这一切确实离我们太远了。但是,每一个人在一个大的历史穹庐之下,其实都不得不遭遇类似的“思想牢笼”,尽管很多都是不自知的,但是无感知并非不存在、没发生。这或许才是一种更为“虚无的悲哀”吧。
是的,这本书可以让我们读到“悲哀”。
但是,读懂悲哀,学会体谅他者,世界便又充满了希望。让我们过好每个人的《双重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