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姆 华莱士|248个笔记
2025/02/19 认为好看
一切管理的终极策略,都是哲学。也可以说是玄学。
我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思考如何为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才搭建合作的桥梁。
成功的领导者还必须承认自己的管理模式存在错误或漏洞。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我们才有希望去填补这些空缺。
迪士尼是创新专家,他将从未出现过的艺术和科技成果带进我们的世界。爱因斯坦则是阐释既存事物的大师,他解开了世界上最大的谜题,并在解谜的过程中,颠覆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CONTENTS
一、皮克斯的诞生
二、有了目标,才有一切,以终为始
三、锤炼企业的个性,皮克斯的竞争内核
四、皮克斯自我反省的文化
五、权衡与平衡:饥饿的野兽与丑陋的婴儿
六、变化是必然,也是机会
一、皮克斯的诞生
1、启程,美国马林县
在卢卡斯影业,最先与我碰面的是一位叫作鲍勃·金迪的男士,此人专门负责乔治的私人建设项目。选择这样一个人来负责计算机部门主管的招聘工作,真让人有些意外。他张口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觉得卢卡斯影业的这个职位还有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他所指的当然就是我所面试的职位。我想都没想就说出了几个人的名字,这些人都是在相关技术领域业绩斐然的人才。我如此乐意推荐他人,是出于我在学校里形成的世界观,即一个难题应该由众多头脑聪颖的人同心戮力地解决。
在我为他工作期间,乔治告诉我,他雇用我是因为他看中了我的诚实、“清晰的远见”以及对计算机潜力的坚定信心。
卢卡斯影业总部设在硅谷北部的马林县,距离硅谷有一小时车程,乘飞机到好莱坞也要花一小时。选择这个地点并不是无意之举,乔治认为自己的身份首先是一位电影人,因此硅谷并不适合他,但他也不想靠洛杉矶太近,因为他总觉得这样有点儿“近亲繁殖”的意味。因此,他创建了自己的乐园,一个热衷于电影和电脑科技,却不对这两种主流文化俯首因循的大家庭。他所营造的氛围像学院一样,充斥着避风港的感觉,而我也将这种理念收于心底,在之后建设皮克斯的企业文化时加以借鉴。我们虽然很重视实验和尝试,但赚取利润的紧迫感却实实在在地压在我们的肩上。换言之,我们的研究都是有目的而为之。
为什么要叫“皮克斯”(Pixar)呢?这个名字是阿尔维和另一位名叫洛伦·卡彭特的同事反复“拉锯”的结果。阿尔维大部分的童年时光都在得克萨斯和新墨西哥度过,对西班牙语感觉很亲切,因此对形似西班牙语的英文单词也颇有兴趣,比如“laser”(激光)这个词。因此,他自己造出“Pixer”一词,这个词既可以冒充西班牙语,又带有“制图”的意味在里面。而洛伦则推举了“Radar”(雷达)一词,因为他觉得这个词听上去更有高科技的范儿。这么一来,两人意识到,Pixer和Radar可以合成为“Pixar”。这个名字就这么诞生了。
尤达大师会说出诸如“要么做,要么不做,没有所谓的试一试”。
2、怪异的人掌握真理
他(卢卡斯)完全没有要求加薪,而是要求保留《星球大战》的续集所有权和周边产品销售权。影片的发行公司20世纪福克斯觉得这只是蝇头小利,便一口答应了乔治的要求。后来系列IP授权,大赚!
我仍然记得他(乔布斯)转向我,平静地告诉我他想让我把职位交给他时的情景。他解释说,一旦他顶替了我,我就能从他身上获益良多,这样一来,我只需要两年时间就可以具备独立管理公司的能力了
待乔布斯走后,比尔转脸对我说:“天啊,这人可真够自大的。” 又过了一会儿,乔布斯回到我们的展位,对着我评价起比尔来:“老天啊,这人可真够自大的。”
两个泰坦巨神交战的时刻让我至今难忘。两人都能看到彼此的傲慢,却觉察不出自身的强势,真是挺有趣的。
3、技术可以加分,故事才是根本
原来,影片的情感带动了观众,让他们忽视了图像的缺陷。
通常来说,无论你对视觉工艺有多么重视,无论视觉上的润色有多无可挑剔,都没有讲一个好故事重要。
二、有了目标,才有一切,以终为始
1.什么是一个好的管理者?怎么管理?
为了成为一个更好、更高效的管理者,我阅读了大量类似的书籍。我发现,这些书籍给读者的慰藉和保证大多都经不起推敲。这种将事物过于简单化的鼓吹是带有危险性的。书中满是朗朗上口的口号,比如:“敢于失败!”“跟随大众,大众才会跟随你!”“专注,专注,再专注!”(其中最后一句口号算是最受欢迎的一条伪建议
如果想要销售这款产品,我们就得让产品在全美范围内曝光。我和阿尔维虽然不知该从何入手,但还是很欣赏他的远见。
降价和涨价哪个容易,这并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如何迎合消费者的期望,如何持续投资软件开发,以确保购买我们产品的用户能更好地对产品加以利用,这些关键性的问题才是我们应该花精力去解决的。现在回想起来,当我向这些经验丰富的友人们寻求答案时,我其实只是在为难题寻找“这样做,别那样做”这种简单的答案罢了。
2、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我在皮克斯任职初期获得的经验中最宝贵的一条。而这一经验居然是我在日本制造业历史中碰巧发现的。没有人会觉得装配生产线是个迸发创意的地方,我之前也一直这样认为。生产与效率关系紧密,和创意则基本不沾边。但很快我发现,日本企业将生产打造成了调动员工全情投入的创意工作,这在当时是一种既超前又有违常理的理念。而在如何营造创意氛围的问题上,日本人的确让我受益良多。
在1947年,一位在日本工作的美国人却将这个理念完全颠覆了。此人名叫爱德华兹·戴明,是一位统计学家,以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贡献闻名。应
比如“即时生产”或是“全面质量管理”等。这些方法的核心理念是:发掘和解决问题的责任应分配给每一位员工,上到高级经理下到生产线上职位最低的员工。戴明认为,任何级别的员工只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都有权力(也有责任)中止流水线的生产。
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修复了漏洞所带来的自豪感是最重要的收获。
由于员工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日企生产线的产品质量也越来越过硬。这为全球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一场革新。
丰田虽是一家有层级结构的企业,但企业的核心指导原则却是民主的:员工们不必征得上级同意就可以自主承担责任。
三、锤炼企业的个性,皮克斯的竞争内核
1、两条法则
一条法则是“故事为王”。也就是说,我们不会允许诸如科技或商业的任何因素影响故事的发展。
另一条法则是“信赖过程”。之所以信奉这一法则,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安全感:困难和失误是任何复杂的创意事业都不可避免的,而我们往往会在工作过程中摸索出道路。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条法则和所有乐观向上的格言并无区别(比如“亲爱的,挺住啊!”)。但由于皮克斯的制片过程与其他电影工作室迥然不同,所以在我们看来,这一法则的效力是实实在在的。皮克斯赋予艺术家自由徜徉的空间,将掌控大权交付导演手中,也相信员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新人
就像李·昂克里奇所言:“我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有人都告诉我们不行,但我们竟然做到了,还完成得很出色。这种意志力将永远在我们体内熊熊燃烧。”
一个优秀的团队是由配合默契的人员组成的,找到配合默契的合适的人才,要比想出高明的点子更加重要。这一原则看似显而易见,但在我看来却一点儿也不简单。
我们也有一个创意部门,主要负责寻找有潜力制作成电影的创意,并为这些创意润色。这样的部门设置在我看来很不合理。从今往后,创意部门不应再负责润色剧本,而应该去物色优秀的人才,满足人才的需求,以人才的天资、禀赋为基础合理分配任务,确保人才之间的默契合作。我们至今仍在不停地对这一模式进行调整,但我们物色、提升和支持优秀人才的大方向始终保持不变。这样一来,人才才会转而去寻找、酝酿和收获优秀的点子。
3、休养生息,提高员工福利
电影制作一完成,我们就将重心转移到那些身心俱疲的员工身上,推行了各种举措,以求员工因时间紧迫而被压力压垮的状况不再发生。我们按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了办公空间,还开设了瑜伽课,提供理疗项目,我们的举措远不只这些。我们还将《玩具总动员2》项目视作一项个案来研究,一群劲头十足、废寝忘食的员工聚集在一起,为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工作而拼命,这本是我们的一项优势,但若任这种方式继续发展,便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具备长远眼光是管理者的一种义务,即使我们的员工心甘情愿地为追求卓越而不惜一切代价,我也应该及时出面干预和制止,如果坐视不管,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一个反面教材,哈哈哈】
记得洛杉矶有一家游戏公司,曾宣布要将每年的人员流动率保持在15%的水平上。之所以实施这种政策,是因为该公司想要聘用头脑灵光、渴望立身扬名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靠压榨他们的精力来提升公司效率。
4、减少口号,过重过程
2024/12/16 发表想法
观点转变为-套话
原文:仅仅把理念挂在嘴边念叨,什么用都没有。唯有坚信理念并实践理念才有效果。
仅仅把理念挂在嘴边念叨,什么用都没有。唯有坚信理念并实践理念才有效果。
一旦意识到把手和箱子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其实俯拾皆是。人们往往通过语言和故事来理解世界,而它们不过是真实行动和真实意义的投影。
管理者们从书籍杂志中四处搜罗,本想获取更实用的方法,无奈只学到了新的术语,还妄想这些新鲜词汇能引领他们向目标迈进。
避免口号与实际意义脱节,这是优秀领导者应当承担的责任。
2000年,导演布拉德·伯德加盟皮克斯家族,他的一句口头禅是:“过程既可成人也可毁人。”我比较赞同布拉德的看法,因为他既看到了过程的威力,又考虑了人在过程中的主动性。
相较于“信赖”过程,她觉得“引导”过程更加合理:审视进程,找出漏洞所在,然后猛烈出击,保证问题一次得到解决。在这里,掌握主动权的是人,而非过程本身。或者我们也可以说,只要你能不忘箱子,那么就算你选择只提把手也未尝不可。
在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想和大家探讨皮克斯自我反省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些问题一直考验着我们,直至今天。
Collection:[世界500强和1本书]
1.第208篇 |《可口可乐传:一部浩荡的品牌发展史诗》| 读书笔记<15000字>
2.29000字 读书笔记 山姆会员店和折扣促销鼻祖经营方略 |《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 | 第209篇
3.第210篇 |《鞋狗: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亲笔自传》| 读书笔记<21000字>
4.读书笔记 notes-凭什么《只放一只羊》:干掉沃尔玛10个亿并将其逼出德国的“平民超市”品牌阿尔迪
5.读书笔记 notes-《富甲美国》:顾客至上,极致性价比
6.第211篇 | 大创业家:麦当劳之父雷·克洛克自传:细节和原则 16000字
7.第212篇:《美捷步的经营策略》,英年早逝的天才老板与乌托邦公司文化!14260字
8.冲浪板上的公司:户外“GUCCI”巴塔哥尼亚(Patagonia)的创业哲学-12500字
9.219 | 《茑屋经营哲学》:茑屋书店和它背后的母公司CCC集团及T积分,每个细腻品牌都要逐条学一遍(9793字)
10.221|《一胜九败:优衣库全球热卖的秘密》15000字浓缩精华+评注!
11.229 | 《解密Instagram:一款拍照软件如何改变社交》*(2850字 )
12.#236 |《乐高传》:6大维度理解一家创意企业为什么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