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来源

11 篇文章 0 订阅
10 篇文章 0 订阅

黑林错觉

   应用:

       服装图案改变审美的感性认知,是较为直观的表达方式之一。在服饰图案中,条纹图案极常见。条纹的美不仅在于它的简洁、理性、规律和秩序,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可重组性。 [2]  在众多形式的条纹当中,横竖线条纹是最常用且最为消费者及研究者津津乐道的,因为似乎通过这种“简单的”修饰图案便可以在视觉上带来“显瘦”及美观的双重效果。在心理学中,横竖线条的视错觉可以被统称为“分割视错觉”,这种错觉带来的心理效应,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在19世纪末,赫尔姆霍兹(1856)便认为横线条分割较竖线条分割显得高和窄。英国约克大学心理学系彼得·汤普森博士(2008)通过实验证明着横条服装比着竖条服装的人更显苗条。国内研究者周正浩曾用近似于正方形廓形的T恤验证赫尔姆霍兹的理论,发现条纹数量与间距与显瘦的心理可以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并不是竖条纹就一定显瘦,当竖条纹的数量大于6条,反而会在视觉上被认为显胖。关于条纹图案的研究多着重于分割视错觉领域上,而忽略条纹既是线条,可以从线视错觉上着手,将探究缪勒·莱依尔错觉、菲克视错觉、佐尔拉错觉、黑林错觉、冯特错觉等线视错觉原理运用到条纹设计中。让条纹设计有据可依,充分运用线视错觉来达到修饰形体,改善审美认知的目的。

    (设计超感觉的迷幻情景)

黄油猫悖论

   反驳墨菲定律

戴森球(人造天体理论)

[1]  “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种理论。所谓“戴森球”其实就是直径2亿km不等,用来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的人造天体。这是一个利用恒星做动力源的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堆。

戴森球 [2]  是一种设想中的巨型人造结构,由弗里曼·戴森先生提出。这样一个“球体”是由环绕太阳的卫星所构成,完全包围恒星并且获得其绝大多数或全部的能量输出。戴森认为这样的结构是在宇宙中长期存在并且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的文明的逻辑必然,并且他建议搜寻这样的人造天体结构以便找到外星超级文明。 [2] 

从那时起,各种各样的设计,包括建造人工天体或一系列这样的结构以便包围太阳,便不断地由一些狂想的工程学家或科幻小说所提出,并冠以“戴森球”之名。这些后续的设想没有仅仅在从太阳能收集站上止步——许多工程设计还包括建设人类殖民地和工业基地。

 

根达亚文明

 

超正方体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