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Flink随笔:一个关于SnapShot机制的算法

在Flink中提供了一种基于点检查(Check Point)机制和SnapShot的容错回复机制。这个机制的提出与应用是因为考虑到现实应用中因为追求低时延性而发生的丢包,或者是单点故障恢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Flink会动态地去保存各个算子和相应时间下的状态量,以备在发生故障时进行恢复。所谓SnapShot算法,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在某一个时刻对全局的算子和事件进行一次拍照以储存相应的状态量。...

2020-03-26 14:09:55 760

原创 格子玻尔兹曼机(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系列6:LBM多相流实例之HCZ模型

He-Chen-Zhang模型HCZ模型比上一篇文章中的Shan-Chen模型的一大亮点就是可以自己手动设置接触角,而且相对来说可以模拟的密度比也会大上许多,甚至有文献中可以达到100:1。但是HCZ模型的算法就相对来说要复杂上不少了。HCZ模型中引入了两个不同的分布函数 f 和 g,具体的算法如下:其中,a = 12RT, b = 4.流场宏观量的计算如下:表面张力的...

2020-02-23 19:47:22 4554 15

原创 格子玻尔兹曼机(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系列5:LBM多相流实例之Shan-Chen模型

Shan-Chen模型在各自玻尔兹曼方法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多相流动的算法,其中Shan-Chen模型是最为人熟知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因为这是所有多相流模型中最简单的一个。LBM用于模拟多相流动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简单。如果研究过FVM的多相流动的话,捕捉界面是永远无法壁免的。Diffuse Interface方法,或者是对界面存在拓扑损失问题的Level-Set方法,等等,绝对是FVM...

2020-02-23 18:27:29 10220 24

原创 格子玻尔兹曼机(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系列4:LBM实例之方腔驱动流

问题描述在一个正方形的空腔中,顶盖以U的速度被突然启动,导致产生了一个在边角处会有小的漩涡出现的流场。左、右、下边界使用了回弹性边界条件,而上边界使用了上一篇文章中的Von Neumann速度边界条件。下面贴出来具体的代码,环境是:VS2013 + OpenMP +OpenGL。如果使用VS的话,不用另外下载任何东西,只需要简单的几步设置就可以配置出OpenMP,具体打开开关的步骤直接百度...

2020-02-23 17:30:27 3862 6

原创 格子玻尔兹曼机(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系列3:LBM在不可压缩流动下的边界条件算法

这篇文章主要整理了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中4个十分重要的边界条件。1.回弹性边界条件回弹性边界条件是格子玻尔兹曼算法中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边界条件,用于模拟固壁。适用于这个边界条件的粒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将这个边界点列看作固体。比如,如果在模拟过程中认为第一列是固体点,使用了回弹性边界条件,第二列是流体点,使用了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核心算法,那么实际上的固体边界是在第1.5列。第二...

2020-02-23 16:48:18 6054 2

原创 格子玻尔兹曼机(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系列2:LBM在不可压缩流动下的核心算法

教材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大概出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流体领域的普及大概也就只是在00年前后才开始,算是一门很新的研究方向。尽管出现得晚,但是到现在已经可以听到“LBM/SPH已死”类似的说法,“LBM已死”这样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也侧面反应了除传统有限体积法以外,其他新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器的局限性都是对于应用普及化的一个很大限制。尤其是SPH算法,CFD领域的工作实在是极其稀少,因为拥有算得...

2020-02-23 03:55:35 5718

原创 格子玻尔兹曼机(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系列1:LBM用于流体模拟的基本原理

1.从粒子碰撞模型到玻尔兹曼方程首先引入一个分布函数f:LBM在推理过程中的思想实际上跟分子动力学模拟(MD)或是SPH算法很类似,只是推导的过程会相对地十分繁琐,且方向不同导致模型在尺度上的适用性也相差十分大。这些模型中的粒子都规定了一个速度空间和位置空间,以及相应的时间。区别在于,SPH或是MD中,规定的粒子都是可以移动的。而格子玻尔兹曼算法中,粒子被束缚在相应的网格点上,粒子的移动依赖...

2020-02-22 20:59:17 6655 2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