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结构概述
包含两个方面:编码时的分层处理架构和编码后码流的语法架构。
为支持视频编码标准的通用性,标准只规定码流的语法语义。
高级语法:片头及其以上的语法架构。
VVC编码码流包含一个或多个编码视频序列(CVS),每个CVS以帧内随机接入点(IRAP)图像或逐渐解码刷新(GDR)图像开始。
编码视频序列
CVS是时域独立可解码的基本单元。每个包含一个或多个按解码顺序排列的访问单元(AU),每个AU包含一个或多个同一时刻的图像单元(PU)(一副编码图像)。所以AU中的不同PU被归属为不同的层(Layer),一个CVS中所有同层的PU组成了编码视频序列层(CLVS)。
每个PU包含一个多多个片(slice),每个slice由相同的树形编码单元(CTU)组成,每个CTU包含亮度树形编码块(CTB)和两个色度分量树形编码块。每个CTU按照二、三、四叉树划分为不同的矩形编码单元(CU)。
为了保证视频编码层的灵活使用,VVC也采用了视频编码层(VCL)和网络适配层(NAL)的双层架构。编码视频流被封装成NAL单元,并且对视频流进行标识,一遍适配网络传输或存储。
参数集
参数集是一个独立的数据单元,包含视频不同层级编码单元的共用信息。包括
- 视频参数集(V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