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由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和芦苇沼泽,以及湖滨草甸沼泽和河谷沼泽地带,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
黑颈鹤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1989
黑颈鹤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生效年代:1996
黑颈鹤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1997。
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易危(VU)。
2020年7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黑颈鹤从受胁物种名录中移除,濒危等级由“易危(VU)”调整为“近危(NT)”
在我国,黑颈鹤繁殖区与越冬区跨越7个省区,包括新疆、西藏、云南、四川、贵州、甘肃、青海,一部分黑颈鹤在不丹越冬。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等因素,使得黑颈鹤数量一度减少,为加强对黑颈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在多个地区设立多个自然保护区,以下信息来源、汇总于百度百科。:
一、云南省
1.会泽黑颈鹤保护区(国家级)
设立时间:
1990年,1994年升级成为省级保护区,2006年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入《中国重要湿地》。
地理位置:
位于会泽县大桥乡的大桥海子流域,距县城42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2'06"~103°22'02",北纬26°38'00"~26°44'24;长海子片区位于会泽县者海镇的长海子流域内距县城52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3'36"~103°39'00",北纬26°34'08"~26°39'36"。
面积:
保护区总面积12910.64公顷,其中大桥片区面积9076.28公顷,长海子片区面积3834.36公顷。核心区面积3930.79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30.45%;缓冲区面积4313.20公顷,占33.40%;试验区面4666.65公顷,占36.15%。
主要保护对象:
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的湿地的生态环境,此外还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及其他鸟类102种。
2.云南昭通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国家级)
设立时间:
1990年设立,1994年升级为升级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2005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地理位置:
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昭阳区西部的大山包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4′55″~103°23′49″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