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2.1 算法解释
顾名思义,贪心算法或贪心思想采用贪心的策略,保证每次操作都是局部最优的,从而使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全局最优的。
2.2 分配问题
455. 分发饼干 (简单)
-
题解
因为饥饿度最小的孩子最容易吃饱,所以我们先考虑这个孩子。为了尽量使得剩下的饼干可以满足饥饿度更大的孩子,所以我们应该把大于等于这个孩子饥饿度的、且大小最小的饼干给这个孩子。满足了这个孩子之后,我们采取同样的策略,考虑剩下孩子里饥饿度最小的孩子,直到没有满足条件的饼干存在。
简而言之,这里的贪心策略是,给剩余孩子里最小饥饿度的孩子分配最小的能饱腹的饼干。
至于具体实现,因为我们需要获得大小关系,一个便捷的方法就是把孩子和饼干分别排序。这样我们就可以从饥饿度最小的孩子和大小最小的饼干出发,计算有多少个对子可以满足条件。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indContentChildren(vector<int>& g, vector<int>& s) { int ans = 0; sort(g.begin(), g.end()); sort(s.begin(), s.end()); int i = 0; for(int biscuit : s){ if(i < g.size() && biscuit >= g[i]){ ans ++; i ++; } } return ans; } };
135. 分发糖果 (困难)
-
题解
做完了题目455,你会不会认为存在比较关系的贪心策略一定需要排序或是选择?虽然这一道题也是运用贪心策略,但我们只需要简单的两次遍历即可︰
- 把所有孩子的糖果数初始化为1;
- 先从左往右遍历一遍,如果右边孩子的评分比左边的高,则右边孩子的糖果数更新为左边孩子的糖果数加 1 ;
- 再从右往左遍历一遍,如果左边孩子的评分比右边的高,且左边孩子当前的糖果数不大于右边孩子的糖果数,则左边孩子的糖果数更新为右边孩子的糖果教加1。
- 通过两次遍历分配的糖果就可以满足题目要求了。这里的贪心策略即为,在每次遍历中,只考虑并更新相邻一侧的大小关系。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andy(vector<int>& ratings) { int n = ratings.size(); vector ans(n, 1); // 从左往右遍历 for(int i=0; i<n-1; ++i){ if(ratings[i+1] > ratings[i]){ ans[i+1] = ans[i] + 1; } } // 从右往左遍历 for(int i=n-1; i>0; --i){ // 左边孩子评分比右边孩子高 且 左边孩子糖果数不大于右边孩子 if(ratings[i-1] > ratings[i] && ans[i-1] <= ans[i]){ ans[i-1] = ans[i] + 1; } } for(int i=0; i<n; ++i){ cout<<ans[i]<<" "; } int sum = accumulate(ans.begin(), ans.end(), 0); return sum; } };
-
收获
- 复习了
accumulate(ans.begin(), ans.end(), 0);
- 复习了
2.3 区间问题
435. 无重叠区间(中等)
-
题解
- 求最少的移除区间个数,等价于尽量多保留不重叠的区间。在选择要保留区间时,区间的结尾十分重要:选择的区间结尾越小,余留给其它区间的空间就越大,就越能保留更多的区间。因此,我们采取的贪心策略为,优先保留结尾小且不相交的区间。
- 具体实现方法为,先把区间按照结尾的大小进行增序排序,每次选择结尾最小且和前一个选择的区间不重叠的区间。我们这里使用C++的Lambda,结合std : :sort()函数进行自定义排序。
- 在样例中,排序后的数组为[[1.2],[1.3],[2.4]]。按照我们的贪心策略,首先初始化为区间[1.2];由于[1,3]与[1,2]相交,我们跳过该区间;由于[2.4]与[1,2]不相交,我们将其保留。因此最终保留的区间为[[1,2],[2,4]]。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eraseOverlapIntervals(vector<vector<int>>& intervals) { sort(intervals.begin(), intervals.end(), [](vector<int>&a, vector<int>&b){return a[1]<b[1];}); int ans = 0; int prev = intervals[0][1]; for(int i=1; i<intervals.size(); ++i){ if(intervals[i][0] < prev){ ans ++; } else{ prev = intervals[i][1]; } } return ans; } };
-
收获
- 复习了对二维数组的第二个维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sort(intervals.begin(), intervals.end(), [](vector<int>&a, vector<int>&b){return a[1]<b[1];});
- 复习了对二维数组的第二个维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2.4 练习
605. 种花问题(简单)
-
题解
- 为了判断能否在不打破规则的情况下种入 n 朵花,从贪心的角度考虑,应该在不打破规则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种花,然后判断种入的花是否大于等于 n。
- 为了方便后续判断,可以先设置边界条件,当 i 为 0 的时候,将 prev 设置为 0;当 i 为 1 的时候,将 later 设置为 0;
- 遍历数组的时候,如果当前遍历到的值为 0 , 说明可能可以种花,此时继续判断它的 prev 和 later 是否也都是 0,如果符合条件,那么说明此处可以种下一朵花, n – ;如果当前遍历到的值为 1 ,说明这个地方和下一个位置都不能种花, 那就直接跳过两个位置,i++ ,for 循环里会再自加一次,因此一共自加了两次。
- 最后判断 n 是否小于等于 0 ,表示能够在不打破规则的情况下种入 n 多花,否则表示不能, 返回 false。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canPlaceFlowers(vector<int>& flowerbed, int n) { int len = flowerbed.size(); for(int i=0; i<len; ++i){ int prev = i == 0? 0 : flowerbed[i-1]; int later = i == len-1? 0 : flowerbed[i+1]; if(flowerbed[i] == 0){ if(!prev && !later){ n-- ; flowerbed[i] = 1; } } if(flowerbed[i] == 1) ++i; } return n<=0; } };
-
收获
- 能够模仿着前几天的题设置边界条件。
452. 用最少数量的箭引爆气球(中等)
-
题解
- 这道题和 435 类似,但是这道题需要按照区间开头排序。
- 重叠的区间用一支箭就可以引爆,不重叠的区间需要单独用一根箭引爆。求最小的弓箭数,等价于求尽可能多的区间重叠个数。
- 选择区间左端升序排序,然后判断当前区间是否和上一个区间有重叠
if(points[i][0] <= prev)
,需要满足当前区间的左边界 <= 上一区间的右边界。- 如果存在重叠,说明这两个区间用一支箭就可以引爆。由于加入了新的区间,此时需要更新更新右边界,
prev = min(prev, points[i][1]);
。 - 如果不存在重叠,那么当前区间和上一区间需要用不同的箭引爆,因此箭的数量 ans ++,更新上一个区间的右边界
prev = points[i][1];
。
- 如果存在重叠,说明这两个区间用一支箭就可以引爆。由于加入了新的区间,此时需要更新更新右边界,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indMinArrowShots(vector<vector<int>>& points) { int ans = 1; sort(points.begin(), points.end()); int prev = points[0][1]; for(int i=1; i<points.size(); ++i){ if(points[i][0] <= prev){ prev = min(prev, points[i][1]); } else{ ans ++; prev = points[i][1]; } } return ans; } };
-
收获
- 这道题我用了左端升序排序,但是题解很多用右端升序排序。不过思路都是类似的,就不多做记录了。
763. 划分字母区间(中等)
-
题解
- 划分字符串,要得到尽可能多的片段,并且同一字母只能出现在一个片段中。因此每个片段要尽可能小,也就是说一个片段中包含尽可能少的字母,那么就能得到尽可能多的片段。
- 考虑某个字符 ch ,使用函数
s.find_first_of(ch)
找到该字符第一次出现的位置,记为 begin ,使用函数s.find_last_of(ch)
找到该字符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 记为 end ,这样就划分出了一个片段。 - 接着考虑 [begin, end] ,判断其中包含的字符是否仅出现在这个片段 ,通过
pos = s.find_last_of(ch)
来确定该字符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并与 end 做比较,如果end < pos, 说明该字符在该片段后还有出现,此时需要更新 end ,扩大片段范围 ,end = max((int)s.find_last_of(s[i]), end);
。 - 在扩大片段范围的过程中,为了不重复判断同一字符,我使用了哈希表
cnt
来记录字符是否出现过。 - 当一次 for 循环结束, 说明我们找到了当前可划分的最小片段,此时我们计算该片段的长度,并存入答案数组 ans 中。如果当前已经把整个字符串 s 都遍历了,那么直接返回答案数组;否则更新下一个片段的第一个字符
ch = s[end + 1];
。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partitionLabels(string s) { vector<int> ans; vector<int> cnt(26); char ch = s[0]; cnt[ch - 'a'] = 1; while(1){ int start = s.find_first_of(ch); int end = s.find_last_of(ch); for(int i=start+1; i<=end; ++i){ if(!cnt[s[i] - 'a']){ // 说明还未遍历 end = max((int)s.find_last_of(s[i]), end); // int newEnd = s.find_last_of(s[i]); // if(newEnd > end) end = newEnd; cnt[s[i] - 'a'] = 1; } } ans.push_back(end - start + 1); if(end == s.size() - 1) return ans; ch = s[end + 1]; } } };
-
收获
- 这道题学习了 string.find() 的变形,也就是
s.find_first_of()
和s.find_last_of()
,但是它们的返回类型为size_type ,并不是完全等同于 int ,因此在判断是否更新 end 的时候,需要将返回值强制转换成 int ,才可以使用 max 函数。
- 这道题学习了 string.find() 的变形,也就是
122. 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II (中等)
-
题解
- 如果要使得利润最大,那么就要使能够产生利润的两个天数差距越小,也就是卖出的时间尽可能接近购买的时间,为后续利润增加留出更多的空间。
- 这里我用 prev 记录前一天的价格,如果当天价格 prices[i] 大于 prev ,说明这时候卖出去会产生利润,因此更新当前的利润值,并更新 prev ,
prev = prices[i];
,注意 ,由于题目中提到在当天抛售完这支股票后可以再次买入,因此无论当天是否售出股票,都要更新 prev 为当天的价格。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Profit(vector<int>& prices) { int ans = 0; int n = prices.size(); int prev = prices[0]; for(int i=1; i<n; ++i){ if(prices[i] > prev){ ans += prices[i] - prev; } prev = prices[i]; } return ans; } };
-
收获
- 这题一开始我还复杂化了,想着要去排序,然后使用字典记录价格和对应的时间,事实上简单很多。
- 看了一下题解,有一个值得理清的点,利润增加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
单独交易日,当天买入,隔天售出:
profit = prices[i] - prices[i-1];
-
连续上涨交易日,当天买了,隔几天才售出,
profit = prices[i] - prices[j] = (prices[i] -prices[i-1]) + (prices[i-1] - prices[i-2]) + ... + (prices[j+1] - prices[j])
这个公式佐证了我的题解的正确性。
-
406. 根据身高重建队列(中等)
-
题解
- 题目的意思不难理解,面对有两个维度的贪心问题,通常有个诀窍:其中一个维度按照升序排序,另外一个维度按照降序排序。
- 这道题可以选择按照 h 降序排序, 按照 k 升序排序。
- 按照 h 降序排序,可以保证后面加入的元素都不会影响当前元素的位置;
- 按照 k 升序排序,既减少了插入的次数,也保证了正确性。比如 [5,2] , [5,3] ,如果我们按照 k 降序排序的话,即 [5,3], [5,2],先将 [5,3] 插入在 idx = 3 的位置上,再将 [5,2] 插入在 idx = 2 的位置上,此时 [5,3] 前面就有 4 个大于或等于它的元素,和 自身位置矛盾。
- 对于答案数组,如果当前元素的 k 大于或等于 ans 的长度,说明前面元素的个数还没有超过当前元素的 k,所以该元素可以直接插入到 ans 的末尾;否则 ans 插入到 index = k 的位置上。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reconstructQueue(vector<vector<int>>& people) { // 按照第一维度 h 降序,第二维度 k 升序 sort(people.begin(), people.end(), [](const vector<int> &a, const vector<int> &b){ if(a[0] == b[0]) return a[1] < b[1]; return a[0] > b[0]; }); vector<vector<int>> ans; for(auto p : people){ if(p[1] < ans.size()){ // 插入 ans.insert(ans.begin() + p[1], p); } else ans.push_back(p); } return ans; } };
-
收获
- 学会了二维数组的贪心处理诀窍,对两个维度都要排序;
- insert 函数的使用 :
ans.insert(ans.begin() + p[1], p);
; - 二维数组也是可以直接插入它的元素,无需再转换成一维数组,上次我可能是混淆了,比如 for(auto p : people) ,p 已经是一维数组了。
665. 非递减数列(中等)
-
题解
- 非递减数列,其实就是不严格的单调递增序列,只需要满足
nums[i] <= nums[i+1]
即可。 对于这道题,其实就是求出将该数组变成非递减数列所需要的最小次数,那么为了使得元素的改变次数最小,对于不满足题目要求的元素,如nums[i] > nums[i+1]
,我们就将其改为nums[i] = nums[i+1]
。 - 对于
nums[i] > nums[i+1]
这种情况,我们既可以改变nums[i]
,也可以改变 nums[i+1] 。因此我们分成两种情况考虑:- 从前往后遍历, 改变
nums[i+1]
; - 从后往前遍历, 改变
nums[i]
。
- 从前往后遍历, 改变
- 最后取两种遍历情况改变元素的最小值,判断它是否 >= 1 。
- 非递减数列,其实就是不严格的单调递增序列,只需要满足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checkPossibility(vector<int>& nums) { int cnt1 = 0, cnt2 = 0; int n = nums.size(); vector<int> copy(n); copy = nums; for(int i=0; i<n-1; ++i){ if(nums[i] > nums[i+1]){ ++ cnt1; nums[i+1] = nums[i]; } } for(int i = n-1; i>0; --i){ if(copy[i] < copy[i-1]){ ++ cnt2; copy[i-1] = copy[i]; } } return min(cnt1, cnt2) <= 1; } };
-
收获
- 看了题解的另外一种思考方法,每次考虑 连续的 3 个元素,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 需要尽可能不放大nums[i + 1],这样会让后续非递减更困难;
- 如果缩小nums[i],但不破坏前面的子序列的非递减性;
if (nums[i] > nums[i + 1]) // 出现递减 { if (flag) // 如果还有修改机会,进行修改 { if (nums[i + 1] >= nums[ i - 1])// 修改方案1 nums[i] = nums[i + 1]; else // 修改方案2 nums[i + 1] = nums[i]; flag = false; // 用掉唯一的修改机会 } else // 没有修改机会,直接结束 return false;
- 看了题解的另外一种思考方法,每次考虑 连续的 3 个元素,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2.5 总结
用了三天才把贪心算法学完,确实不太难,而且代码也相对简练,练习题中只有 406 我是看了题解才明白,不过 655 的另外一种思路也很值得我借鉴。
总的来说有三种题型:
- 一维数组的简单排序;
- 区间问题,一般选择其中一个维度进行排序;
- 二维数组,通常是其中一个维度升序,另外一个维度降序。